第428章 礼贤下士……个锤子!
秦景珩并非不重享受,但在此等敏感时刻,如此招摇恐惹非议。
徐慎之连忙躬身:“殿下息怒,这些食材皆是四位客人送达府上,言明特意献给殿下尝鲜。”
坐在左手第一位的那位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闻言,微笑着拱手接口:
“殿下莫要怪罪徐先生,是在下几人唐突了。
我等别无他好,唯独有些口腹之欲,家中恰好养着个凤京来的厨子。
便想着借此机会,请殿下品鉴一番,看看这南地做出的京都风味,是否还算地道。”
秦景珩依言尝了几口,不禁点头:
“确实极为地道,更是难得。”
他心中却已凛然,看来这四人能耐不小,至少掌握着一条极其高效且隐秘的的运输渠道。
宴席开始,并无京中宴会上常见的丝竹歌舞助兴,气氛算不得热络,只是不温不火地闲聊着,品评菜肴。
秦景珩原本存着几分应付之心,然而很快,心中对这四人的印象便发生了极大的改观。
因为无论他将话题引向风土人情、诗词歌赋,甚至偶尔试探性地提及一两句南疆政务或边防军务,这四人皆能从容接话。
见解独到,言辞精辟,却无半分炫耀卖弄之态,每每点到即止,显露出极深的学识底蕴与开阔的眼界。
这绝非寻常商贾,分明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饱学之士,甚至隐隐有经世之才的气度。
秦景珩向来以礼贤下士自诩,见此情景,心中那点轻视早已烟消云散,不由得生出几分真正结交之意。
他主动举杯相邀,语气也真诚了许多:
“与四位先生相谈,受益匪浅,尚未请教四位高姓大名?”
四人同时举杯,仪态优雅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后,仍是左手第一位那儒雅男子率先开口:
“在下王昀。”
“崔尚。”
“冯止。”
“李恪。”
王、崔、冯、李?
秦景珩执杯的手猛地一僵,杯中酒液微微晃动。
这四个姓氏如同惊雷般在他脑中炸开!
眸中瞬间掠过一丝极度危险的光芒,脸上那点刚刚升起的温和顷刻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审视与警惕。
他缓缓放下酒杯,目光如刀锋般刺向一旁的徐慎之,声音压得极低,已然带上了寒意:
“他们……出自四大世家?”
徐慎之面对殿下锐利的目光,依旧拱手,语气不变:
“殿下明鉴,四位先生确实出身四大世家。
他们此次前来也正是代表各自的家族,欲与殿下谈一笔关乎未来的大买卖。”
“胡闹!”
秦景珩当即勃然变色,猛地站起身来,衣袖带翻了案几上的酒杯,佳酿倾泻而出。
一股被冒犯的怒火直冲头顶,面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胸膛因怒意而微微起伏。
母皇对世家门阀的态度,他心中早已有数,那是欲除之而后快的决绝。
眼看着储位之争即将摆上台面,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却私下与这些世家之人接触,岂不是主动将把柄送到对手刀下?
“徐慎之,”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你越界了。”
然而,一向在他面前表现得恭顺谦卑、言听计从的徐慎之,此刻却并未流露出丝毫惶恐之色。
他甚至颇为从容地为自己重新斟满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
“殿下何必如此着急动怒。”徐慎之放下酒杯,语气平静得令人心头发冷,
“不妨先耐心听听四位先生想要与殿下做的是何等生意,再行决定也不迟。
或许,是一桩殿下无法拒绝的大买卖呢?”
秦景珩死死盯着他,心中那股强烈的不安感如同毒藤般疯狂蔓延,几乎要攫住他的心脏。
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处处谨小慎微的幕僚吗?
徐慎之却在此时缓缓站起身来,不紧不慢地从怀中取出了一卷明黄色的布帛。
那刺目的颜色,唯有圣旨或极其重要的皇家文书方可使用,他竟淡然将那布帛递到了秦景珩面前,
“殿下,左右不过耗费片刻工夫,您要不还是先亲眼看看?”
秦景珩强压着翻腾的怒火与惊疑,一把将那明黄布帛抢过,猛地展开。
目光快速扫过其上字句,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并非圣旨,而是一篇笔锋凌厉、字字诛心的檄文!
其内容从一个“忧国忧民”的皇子视角出发,极尽所能地批驳女帝掌权以来的种种“罪状”。
斥其牝鸡司晨,颠倒乾坤,祸乱朝纲……
文末竟公然煽动,欲拥立他在朱雀南道自立为王,宣称要重振大乾正统,清君侧,靖国难。
“混账!”秦景珩的手剧烈颤抖起来。
仿佛那布帛烫手一般,猛地将其狠狠摔在地上。
他犹不解恨,一脚踹翻了面前的紫檀木案几。
霎时间,杯盘狼藉。
精美的瓷盘碎裂成片,佳肴美酒泼洒一地,汁水横流,场面混乱不堪。
“大胆!徐慎之,还有你们!”
秦景珩目眦欲裂,指向那安然就坐的四人,
“尔等竟敢谋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