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视角

当晚,康熙就来了承乾宫。

林玲对此没有丝毫的意外。

先不说这承乾宫里就有康熙的人,就说胤祚来一趟也并没有遮遮掩掩,反而还是大喇喇地就跑来了。

虽然她与胤祚说话时,屏退了众人,但林玲在胤祚走后特意在康熙的人面前,表现出一副很为难的模样。

结合最近的事来看,能让她为难的事,已经呼之欲出了。

康熙得到消息后,自然而然就会来承乾宫。

“胤祚他来找你求情了?”康熙侧倚在榻上,一边慢悠悠地翻着书籍,一边像是不经意间说起。

林玲内心毫无波澜,但面上却有些挣扎,随后便强装镇定道:“皇上神机妙算!”

“那也不是朕神机妙算,这事在后宫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不少妃嫔来求朕,反而你没什么动静。”康熙缓缓翻过一页,淡淡地说道。

“臣妾能说什么,”林玲摩挲着荷包的花纹,“家族做错了事,皇上责罚也是应该的。”

康熙放下书,目光落在林玲身上,“难得你如此明理。不过,朕也并非不讲情面之人。”

几乎是暗示她可以求情了。

林玲的直觉告诉她,这里面绝对有诈。

她摸不准康熙接下来的动作,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万一把自己赔进去,她都不知道上哪说理去。

林玲一副没听懂康熙的话的模样,或者说她装自己根本没听。

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然后开始自怨自艾:“说来也是臣妾这个做额娘的不争气,胤祚那孩子一向重感情。觉禅家族是臣妾母族,又是他的外家,所以胤祚才......”

她欲言又止。

林玲面上也一片黯然,像是为自己连累了孩子,而感到愧疚。

康熙无奈地瞥了一眼不知为何突然开始自怨自艾的林玲。

他怎么觉得皇贵妃看胤祚的视角,与他未免有些出入。

胤祚能拉拢那么多势力,还稳住了各方不同的利益需求,就说明他能力不俗。

这样的孩子,要真“爱屋及乌”,想捞觉禅家族,也不会专门对他一向柔善,甚至可以说是软弱的额娘打个招呼吧?

他看皇贵妃就是被胤祚那孩子给诓了。

不过胤祚也是,本来他额娘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

这孩子还生怕他额娘不知道,非要来提一嘴。

康熙瞧着用绣帕轻轻擦拭眼眶周围的林玲,叹了口气。

皇贵妃也就是为了不让他为难,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后宫妃嫔中,估计就只有皇贵妃一人,宁愿放着家族不管,也要向着他了。

其余的,各有各的心思。

皇贵妃不按他的想法走,康熙是有些不悦。

但见皇贵妃到底是一心向他,康熙心中的不悦也消散了许。

“好了,”康熙坐直身子,拉住林玲的手,“你莫要责怪自己了!这事讲来,你没有一点过错。再说了,胤祚也不是那等嫌弃你出身的孩子。”

“就是因为这样,臣妾才惭愧!”林玲轻声道。

康熙微不可察地挑了挑眉,他觉得皇贵妃看事情还是太表面了。

子以母贵。

胤祚若是后宫随便哪个满洲大族妃嫔所生,现在的日子过得能有那么滋润吗?

现在大家都捧着他,还不都是看在皇贵妃简在帝心。

真要比较起来,钮祜禄贵妃所出的胤?,日子过得都没他滋润呢!

不过这些话,康熙也没打算和皇贵妃说。

“他不都过继到荣亲王一脉了吗?算起来,董鄂家族是他的外家,你还不如让他和董鄂家族走得近一点。”康熙慢条斯理地说道。

“皇上?”林玲诧异。

“和觉禅家族相比,董鄂家族到底是大族,人才济济。”

康熙这几乎是明着暗示林玲了。

似乎觉得话还不够,他摩挲着林玲的手,接着说道:“就比如说孝献皇后的弟弟费扬古,还算得用。”

得用,你还把人家给贬了?

这句话,林玲没有说出口。

她只是点了点头,“皇上觉得得用,那自然是极好的!”

“不过,胤祚向来董鄂家族那边没什么牵扯,贸然上去套近乎也不好。”林玲委婉道。

“爱妃不必担心,”康熙把玩着林玲的手,“胤祚这孩子怎么说也是能扯上关系的。”

林玲心里一紧,却面不改色,“荣亲王故去多年......”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康熙笑了出声。林玲及时止住了话,面带疑惑地看向康熙。

只见康熙饶有兴趣地盯着她,“爱妃,你未免也太小瞧胤祚了。”

“皇上这话是何意?”林玲茫然地看着康熙,但手指却不由自主地蜷缩起来,“胤祚难道还有什么臣妾不知道的本事?”

系统怎么听,都觉得康熙这话未免有些太意味深长了。

它不由得惊呼道:“胤祚这孩子又做了什么!”

林玲没管系统,反而专注地看着康熙,想从康熙的神色中看出些端倪。

但很可惜,康熙做皇帝多年,若是能被林玲看出什么端倪,他这个皇帝就该林玲做了。

“爱妃,别紧张!”

发觉林玲的手不自觉得握了起来,康熙慢慢地将林玲的手缓缓展开,“胤祚可是个聪明孩子,朕对他甚是看重。你作为胤祚的额娘,该为他感到高兴才是。”

他原本以为胤祚会被身后那么多复杂的势力给联手挤下去,甚至还打算出手替胤祚稳住他那条站了太多势力,导致有些拥挤不堪的“船”。

不曾想,胤祚居然凭一己之力稳住了。

胤祚现在连上书房都没出,可玩弄权术的水平就已经和其他兄弟不在同一水平了。

要知道胤褆和长生之前都被这些事搞得焦头烂额。如果不是他出手,胤褆和长生早就“翻船”了。

就连他一手教养到大的胤礽都在上面吃过一点亏,胤祚居然能不吃亏就将局面稳下来。

这确实出乎了康熙的意料。

也许有些人就是生来对这种东西的敏锐度就不一般。

说起来,要不是佟佳家族野心太大,胤禛因此直接咬死不接佟佳家族递过去的台阶,决心要做个“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