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封锁秦关

李俊的话刚落,这两个九头身,一梨型身材的大高个,就仿佛是犯了大错的样子。

“郎君,臣妾还没有选好人,臣妾打算回到老窝,然后从老窝常姓家生子妇人中选。”

李俊见憨憨的常幼娘紧张的不行,便乐呵呵的说:“你呀,没选好就没选好呗。本郎君现在先去洗澡,你和今天晚上值班的姬武将中你们常姓妇人侍浴。”

这个时候侍剑白七娘轻声说:“郎君,你交待的任务臣妾已经完成了,侍妾是白小虹那一房的一个堂姐,今年二十岁了,身材比不虹还好。三个通房丫头是从新加入我们白姓第九房的苏氏中选的,现在召唤她们侍浴可好?”

李俊轻嗯一声,快步朝浴池而去……

等李俊在一堆人的侍候下躺在床榻的时候,两具温润的身体便八爪鱼一样的缠了上来,他双手无意识的抓捏气球玩耍,很快就沉沉的睡着了……

这个时候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左武卫大营外,几个左武卫斥候总觉得到处都是杀气,巡逻的士卒也都是拔出半截横刀,紧张的看着大营外黑暗的地方。

都是南征北战,尸山血海爬出来的英雄好汉,他们虽然不知道危险来自哪里,但无数次死里逃生的直觉告诉他们,这黑暗的四野,绝对藏着吞噬一切的危险。

尤其是一队队斥候派出去,就只回来了这几个身上插着箭矢的幸存者。

尉迟恭看着手里的箭矢,心里顿时就一惊。

这样的箭头,天下间只有一个地方能批量的制造。

他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李氏壮奴竟然对自已的大营进行包围。

但是他知道,自已还是乖乖的留在大营才是最优解,人家已经表明了态度,如果不听,这里两万多人,恐怕最后都会被人家吃个干干净净。

“传令下去,加强戒备,但是天彻底亮了之前,任何人不许出大营。”

尉迟恭知道自已的人只要不出大营就没有危险,毕竟自已这里还有长安城里最顶级的一群二代,许多人还是他李大郎的狐朋狗友,再怎么样,他李大郎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和所有的世家为敌。

人家隋炀帝够暴烈了吧,参与杨玄感造反的世家子弟,不也没有一口气给全砍了吧?

“大帅,他这是要……”

“闭嘴吧你,你胆敢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圣上也保不住你的九族,本帅第一个就砍了你的脑袋。”

五?司马话才出口,尉迟恭就暴喝出声打断了他,看这个五?司马就像是看白痴。

额贼贼,全天下都知道永乐王嚣张跋扈,连当今天子都不放在眼里,正常的情况下早就该把他给治罪了。

问题是你得有这个实力,皇帝砍他的脑袋,还是他砍皇帝的脑袋,这个还真的说不好。

就人家现在亮出来的实力,很大的可能是他砍皇帝的脑袋。

人家进到皇宫,连皇帝都避而不见,就希望这个瘟神早点离开长安城,否则皇帝睡觉都要睁一只眼,一晚上都不知道要吓醒多少次。

永乐王只要没有扯旗,任何人敢逼反他,皇帝第一个就会用你九族的脑袋给永乐王消气。

人家永乐王有这个实力,还他娘的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现在人家只是把自已这两万多人困在大营,就是不想自已这支大军坏事。

如果自已不识趣,尉迟恭相信自已这支大军,会被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突厥骑兵”杀个干干净净。

就算是全天下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又怎么样?皇帝如果不想和永乐王拼个你死我活,就必须捏着鼻子认了。

到时候李氏壮奴一定会把大营里面的纨绔子弟救下来,保证不会让这些纨绔子弟伤一根毫毛……

虽然已经快天亮了,尉迟恭的中军大帐里的众将领都安静的站着,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话,都在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尉迟恭也是看着军事地图不说话,他在猜测李俊这又是在干什么东东……

原州七关……

现在已经是尸山血海,许多人到死也没有想明白,十几二十多年的袍泽兄弟,为什么会对自已下手?

除了一直由李氏控制的三个关隘,李氏壮奴把百骑司探子枭首外,其他的四个关隘,两盏茶功夫就已经死了一半的人,还都是自相残杀。

一个五蠡司马大喊大叫:“永乐王这是要造反吗?”

他平日里一个十分要好的校尉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和被堵在箭楼里的几十个袍泽兄弟,沉声说:“说那么多有什么用,我们郎君是不是造反,不是你说了算的。

先前人家来通知大家,交出城关就行了,为什么要砍了信使?

知不知道,就凭这个,你全族老小都死定了。”

这个五蠡司马脸色苍白,握着横刀的手也开始抖个不停。

他现在无比的后悔,显然已经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好一会儿,他沙哑着嗓子大声喊道:“命令是我下的,和弟兄们无关,我让他们放下武器装备,你能不能放他们离开?

周不天,大家十几年的袍泽兄弟,一个锅里抡马勺的生死兄弟,我的人头你拿去,求你放过这些弟兄。”

弹从筝峡关的这个校尉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沉声说:“你说你这又是何必呢?一开始就痛痛快快的带着想离开的弟兄离开不好吗?

至于拼个你死我活后才甘心?你也不想想,我们李氏想要强攻下来这几个关隘,都不要两盏茶功夫。

一下子就死了那么多人,还是自已人杀自已人,真他娘的操淡。

你们的死活我做不了住,你死定了,神仙也救不了你了。

其他的弟兄放下武器吧,再顽抗下去,逃不了乱刀分尸,不要给自已的家人招祸。”

片刻后箭阁里响起了五蠡司马下令缴械投降的命令,随后便响起来了利刃切肉的滋啦声……

几十个脱掉了甲胄的士卒,举手排队从箭阁里出来,十分有序的面对城墙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