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征途开始了

李俊站在关墙前,哈哈大笑着和几小只互动,鼻间传来淡淡的血腥味和尸臭味,他也已经习惯了。

来到这个时代生活了十几年了,李俊见过的死人都不比活人少了,他竟然习惯了这个时代命如草芥的事实了。

大房族长和二房族长从后面来到了这里的时候,叼着烟递给李俊一支。

两人见李俊的心情特别的好,颇有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意思。

二房族长划着火柴给李俊点上烟,哈哈大笑着说:“小阿弟,我就说嘛,你住在长安城外有什么好的?

从今天你跨过这关隘,老窝以西,以北,以东这万里土地上,你将会是唯一的主宰。

只要不服从你命令的人,族人们都会用手里的铁枪,让他们跪在你面前,献上他们的母亲妻女供你玩乐。

长安城外有什么好的,除了繁华一点点,你还要和那些老狐狸,大狐狸,小狐狸们勾心斗角,还要防着别人对你不利。”

李俊觉得自已还是有一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

他觉得二兄说的还是有点道理的,老窝过去的大地上,部族林立,讲的就是弱肉强食,强者为尊。

李俊觉得这样就很好嘛,李氏族人就喜欢和人干仗,那大家就抡刀子论对错呗。

梭哈,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李俊一下子就调动陇西李氏集团上千年的积累,抽调能够调动的所有力量,抢地盘,抢粮,抢牛羊,抢钱,抢娘们……

这需要胆魄,智慧,要有果决的决心(还要有脑袋进水的疯狂)。咳咳……反正不是一般的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李俊: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他觉得是时候体验一下铁木真的快乐了……

你别说……

你还真别说……

怪让人期待的!(铁木真名言平台不让写,诸君可自行搜索一下,便可知道李俊为什么会小期待。

只能说换你是主角,你也会和他一样的有点儿期待……)

。。。。。。。。。。

李氏族人静立在自已的位置,眼睛里满是藏不住的兴奋,渴望的看着三个家主。

建功立业的机会就要到来,他们都想知道今天大族长会念什么样的诗?

是念《诗经》里面的诗?

还是大族长自已写的诗?

大族长从泾阳庄子出发的时候,念了首《侠客行》,让关中男儿热血沸腾。

而李俊这个时候看着雄壮的李氏壮奴刷刷刷的肩扛背挑,马驮车载的有序经过关墙,脸上的笑容怎么也压不下去。

这个时代打仗,不怕对面人马多,人均项羽,就怕敌人的粮草比自已多。

正常的情况下,这个时代十万人打仗,后勤,医疗,辅兵,伙夫等,最少要有十万人,甚至是二十万到三十万人运输粮草。

一万石粮食运到前线,能剩下一千石粮食就算是好的,因为十万军队打仗,吃饭的人最少也二十万人。

然而战马所需要的粮草,是一个士卒的三倍以上。

历史上因为缺粮而崩溃的军队数不胜数,这也就衬托的霍去病没有后勤就杀入草原几千里的难得。

而陇西李氏集团很不一样,李氏族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人高马大,比外面的人高大健壮太多了。

李氏族人征战,那真的是男女老少齐动员,各项分工明确,李氏妇人并不比男人差,许多工作其实妇人做更合适,就不要说李氏妇人提起铁枪也是一个合格的战士。

都是从小就习武训练,听得懂号角,看的明白旗语,进退有度,聚散有法。

所以李氏壮奴行军,根本就不需要辅兵,民夫运粮辅助。

陇西李氏集团根本就不缺粮食,这五年来李俊花了天量的钱财,屯积了最少五百万石粮食。

更丧心病狂的就是,李俊还开办了工坊专门做高油高盐的方便面,炒面,馕饼,各种各样的罐头。

不但如此,李俊还屯积了无数的牛,羊,猪,马,各种各样的咸鱼干。

加上李俊弄出来的煤炉和煤球,使得李氏壮奴在运输方面,轻便,快捷了太多太多了。

最丧心病狂的就是李俊让墨家和公输家族制造的四轮马车,加上橡胶轮胎,这种专门运输的四轮马车,一辆可以顶老式马车,牛车,鸡公车十倍以上的运量。

为了这次抢地盘的战争,李俊在许多地方还建立了大型物流仓库,方便和异族人贸易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就在各地藏了许多兵马,建立起来了发达的情报系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句话几千年来出现在了各种各样的兵书战策上,也被历朝历代的将帅奉为圭臬。

许多因为粮草输掉战争,甚至是亡国的例子,最近的就是刘黑闼,往前就是杨广征伐高句丽,活生生的就摆在眼前,这些都是李俊亲眼目睹,怎么可能不吸取教训,不重视起来?

现在陇西李氏集团倾尽所有的军事力量抢地盘,这些分布在各重要位置的物资库房,加上按照路程设置的兵站,粮战,各节点的李氏服务站,就成了完美的粮食运输供给系统。

加上李氏壮奴行军时押运的粮食,李俊根本就不担心敌人切断自已的运输线。

打这么富裕的仗,李俊觉得还不保险,招募了几十万河北流民不说,还请了几十万遭了兵灾的长安城外的流民运输粮草。

李俊想到苏定方任李氏粮草督运大管事的这五年的安排,为李氏的粮食运输做出来了巨大的贡献,于是对大总管罗七娘说:

“娘子,你赏赐苏罗氏,苏于氏全套头面各一套,金手镯七副,金簪七支,银簪十三支。云锦五匹,云缎五匹,丝绸十匹,粮百担,钱三百贯。

苏定方这五年来在粮草督运任上,任劳任怨,居功至伟。

他这五年来建立的运输系统,分段运输法,给我们陇西李氏省下了许多花费,这些是赏赐他之前的功劳,并通传上下六房族人。

对了,苏定方是我们三房禁军白姓第九房的小房头家长,大管事,一应待遇要安排好。

他现在是二路军行军大管事兼前锋官,大管事需要配备的二个一等侍女,四个二等侍女,八个三等侍女,十六个没有品级的丫头,婆子,三十二个跑腿,立马就给安排好,供苏罗氏,苏于氏调遣先。”

“喏!”

李俊始终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才不会像后世的那些妖艳贱货一样,巴不得员工付费上班。

就他给出的这些赏赐,一般的中型地主全家的财产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但是李俊觉得给出去一点也不心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