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七月锦鲤

第266章 昏厥

金吾卫原本只是皇城侍卫,在皇宫大内站执掌仪鸾的。,x-i¨a`o¨s,h~u?o/c-m_s,.-o+r!g!

但自前几朝开始,金吾卫管的事情越发宽了,时常插手京师刑狱。

这倒不是金吾卫历代指挥使多事,而是在京师之中不得不如此。

毕竟金吾卫宿位皇城,乃是万岁爷亲近倚重的人。

天子脚下最重大的刑案,只有交给金吾卫抓捕审讯才能安心。

况且京师里官民人口复杂,勋贵子弟皇亲外戚这么多。

这些世家儿郎平白闹事犯案,承天府与兵马司的差役兵丁也管不了。

而金吾卫可不一样,他们挂着大内牙牌,除了万岁爷谁的面子都不理。

更厉害的是,金吾卫在京师内城,有个单独的诏狱。

凡是金吾卫抓了犯人,都是直接押送到诏狱审讯。

别说是京师承天府与兵马司,就连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都插不进手去。

诏狱里头水火不入,满是瘴疠之气,刑法更是及其恐怖。

普通衙门审案子,都是打板子、拶指头,最大的刑具不过就是夹棍。!墈`书¢屋. !首.发\

可诏狱里头的刑法,都是些剥皮、拔舌头、断骨、扎心、穿琵琶骨之类。

听闻人家说,凡是进去里头的人,断然没有囫囵个出来的。

当然了,这诏狱也不是普通人能进去的。

平民百姓就算翻了杀人放火明火执掌抢劫的大罪,也进不去诏狱。

能进诏狱的人要么是正经朝廷命官,要么就是犯了谋反大逆的重罪。

京师里头流言蜚语传的快,金吾卫抓了谁进诏狱,过不了几天都传开。

可是在老百姓的记性里,诏狱好像空了得有十年了。

以至于梨月她们这些小东西,根本不懂得这事是什么意思。

何夫人是被丫鬟婆子架着走的,原本伶俐的一张嘴,如同被拔了舌头。

临走时两条腿都是绵软的,被人搀出鹤寿堂时,鞋掉了一只都没察觉。

“你胡说些什么?行院坊子里闹酒打人,这般芝麻大小的案子,怎会落到金吾卫衙门里头去?”

宁老太君大吃一惊,一把推开了身边的丫鬟。

她老人家原本是歪在软榻上的,猛的就坐起身来,脸色从涨红瞬间白了。?l?a,x!s^w¢.*c¨o,m^

就算是元宵节出了条人命,又何至于闹到金吾卫出面?

何况金吾卫可不是小衙门,并不是拿来缉捕盗匪的。

何大公子就是个连虚职都没有的世家子弟,值得万岁爷从宫里派人过问?

宁老太君满脸的不信,伸手就把宁二小姐拉在塌边。

宁夫人自进屋就冷着脸色,冷淡的看着人将何夫人搀扶出去。

缓步走到宁老太君榻前,眼神扫过哭闹不休,抵死不肯走的宁二小姐。

“回禀母亲,元宵节当街杀伤人命,喝令奴仆纵火行凶,这可不是个小案子。京畿重地天子脚下,何家大郎这桩事,已闹得民怨沸腾。媳妇今日来,就是要劝一劝母亲,这桩案子宁家管不了。不但咱家不管,就连二丫头的婚事,也该如何家夫人所说,早早退了才是。”

宁夫人的话还不曾落地,宁老太君就急红了眼睛。

临江侯府是老太太的娘家,那可是她至亲至近的亲人。

“混账话!任凭何家大郎犯了什么事,也断没有杀头的过错!我们宁家世代勋贵人家,怎能做出退婚的事来?为了这点子事情,就不要亲戚了,若是传扬了出去,宁家的体面还要不要?二丫头的名声还要不要,往后如何攀亲?”

在老太太的眼里,这世间没什么比亲戚情分与婚约名誉更重的事。

宁国公府也好临江侯府也罢,都是百年的勋贵,从没把人命案放在眼里。

她老人家打从心里不能相信,宫里会让金吾卫来查这个案子。

临江侯府是堂堂的外戚,五皇子的亲娘舅家,万岁爷真会不给脸面。

其实何大公子元宵佳节打死人的案子,所有言语都是谣言来的。

内宅只有宁夫人派了人跟去兵部衙门,正正经经打听了消息回来。

正是因为知道的清楚,宁夫人心里才笃定,何家这次有大麻烦。

“那何家大郎吃醉酒与人争妓,并不是直接将人打死的。他是指使了小厮恶奴,当众将那人吊死在街巷牌楼上,才引得百姓路人奔走惊惶。打死了人他还不知畏惧,竟然当场烧了西坊灯市花楼。巡街的差役过去阻拦的时候,他更是当街叫嚣,自称是贵妃娘娘侄儿,东宫太子的亲眷。”

话说到此处的时候,鹤寿堂上下的人都惊了。

宁老太君满脸怒容变作不可思议,宁二小姐的哭声也憋了回去。

早先听说何大公子荒唐,也不过就是眠花宿柳而已。

却是不知他竟能做出草菅人命这般无法

无天的事情来。

宁夫人摇头叹了口气,苦口婆心劝告着宁老太君。

“母亲,您老人家细想,何大郎不是丧心病狂是什么?早先不知他的心性也还罢了,如今知道他是这种人,若是还不退婚,那才是误了二丫头的终身。二丫头虽不是我生的,到底在我跟前长大,我总要对得起她死去的父亲!”

“二小姐!二小姐!”

耳边听得咕咚一声,宁二小姐就直挺挺昏了过去。

还不等宁老太君说出话来,鹤寿堂的丫鬟婆子,又是一阵大乱。

好容易将她抱了出去,命丫鬟们好生服侍,唤府医去院里诊脉安顿。

宁老太君一口气上不来,手指着宁夫人,顿时老泪纵横。

“你……你……还不快快派人进宫,寻了何昭仪娘娘与五皇子,去万岁爷跟前求情啊!临江侯府没有嫡子,何家大郎是庶长子,将来可是要做世子的!他若是进了金吾卫诏狱,有个三长两短的,我怎么对得起他祖父,我怎么对得起何家的祖宗啊!”

“母亲……”

宁夫人上前两步坐在塌边,低头紧紧握住了老太太的手。

“何昭仪已去御书房脱簪谢罪,自认娘家无德,请万岁爷万万不要姑息,一定从重处置何家。母亲,到底是昭仪娘娘贤德懂事,不但不包庇侄儿,还亲口恳求万岁爷,要判何大郎死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