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七月锦鲤

第372章 攀扯

特别是那种香气,老远就能闻见,真是冲鼻的柑香。

如今梨月可算是半个行家了,对时令鲜果,那是颇有研究。

这种金橘不是江西的也不是岭南的,一闻就知道是沅州的品种。

那边产的金橘个小味香,但吃起来略有苦涩,极少会卖到北方来。

还是去年腊八的时候,府里曾收过几大篓子沅州金橘节礼。

那些都是从秋天存到冬天的,品相还不及眼前这几篓子。

由于吃起来味道苦涩,做糖渍蜜煎都不合适,就连做咸酸果子都难。

因此各房都是摆在果盘或熏笼上面,拿着熏房间用了。

若是梨月没记错,只有沈二姐夫家魏探花祖籍沅州,是他们送来的无疑。

这两大篓子沅州金橘,应该是秋日新下的果子,魏家捡新鲜的分送亲朋。

他们家也还真不见外,明知道这金橘不好入口,还一个劲儿的送。

梨月眼瞧着他们要往外丢,心里就觉得有些可惜。

若是大伙儿不爱吃,其实留着做熏香也好。

听说这些柑味的果子,混上香料后能做熏香,她正想试试呢。u天′\禧?$¥小/`:说u网?# `已±?发¢布3最?新?章£&节d#

“这个若是不要了,我能不能拿一点?”

梨月向来是节省惯了,着实见不得暴殄天物,凑过去想抓两把。

“啧,别拿!管事房娘子们都说,这个晦气的要命,让早早丢出去!”

平安抬着篓子,连忙背身让过梨月去,回头朝她又是挤眼又是努嘴。

看着他们几个抬筐子的脸色,梨月已发觉不对劲儿,连忙让在了旁边。

宁国府与魏家虽然来往的少,但好歹也算是远房姻亲。

人家是清寒不算富贵,偶尔送来家乡土产,也是客气的好意。

宁国府的管事房娘子们,接那些亲戚朋友的礼物,向来都是八面玲珑。

偶尔刻薄亲戚家里穷酸,也得在背后暗暗的说,晦气二字是骂得太重了。

难道是魏家怎么得罪了宁国府,或是沈氏大奶奶作妖,把亲戚也连累上?

梨月边走边疑惑,等着平安他们出去丢了金橘筐回来。

拿些零钱请小厮们喝茶吃点心,嘱咐他们明早在角门接南货店的金橘树。

平安把钱丢给旁边的人,支着他出去买熟肉和甜酒。

等着影壁墙左近人少,这才扯着梨月衣袖,龇牙利嘴的跺脚告诉。

“亏你在外头开了买卖,还见天早晚往街上跑呢,敢情是个又聋又瞎的!刚刚二顺哥赶回府来报信儿,那魏家的探花郎让三法司抓了,你都不知晓?”

“沈二姑娘的丈夫,翰林院的小魏探花?他能出什么事?”

梨月不由得发愣,这可真是要命,宁国府人多亲多,怎么总有亲戚出事?

今年怎么这样不顺,总是出这样的事?

小魏探花是三年前上一科的探花郎,在翰林院当了几年编修。

去年年底开始,他又给五皇子做侍讲,便从编修升了侍讲学士。

虽然才是六品的文官,但年轻稳重出身好,从来不曾出过岔子。

这官职只是读书讲学而已,既不管事又不管钱,怎么可能出大事?

见梨月这个不相信的样子,平安连忙压低声音,把事情说了一遍。

听到事情原委,梨月真是吓到一身冷汗。

小魏探花倒霉出事,就是被三房那位表舅老爷牵扯出来的。

三甲倒数第二名的表舅老爷要做户部的官职,是宁三太太托沈氏办的。

沈氏写信回娘家,请父亲沈阁老多提拔这位亲戚。

但沈阁老这一榜的门生太多,把倒数第二的先安排了,着实太招风惹眼。

因此让女婿小魏探花以翰林侍讲学士的名义,写奏折推荐了一番。

本朝翰林院里的官员,早晚是六部九卿的苗子,大多能进内阁。

因此凡是翰林们保举的人才,六部内阁还有司礼监,都要给几分颜面。

虽说三房这位表舅老爷为当户部提举官,也打点了不少银子。

可归根结底还是要感谢小魏探花的保举,否则拿着钱也不知打点谁去。

这两位虽然年纪辈分差着,科举也不算同榜,但好歹都是科甲出身。

从宁国府上论起来,两家还算是远亲,因此就当做亲戚走动起来。

这阵子两下里走动十分殷勤,不是诗会茶会就是饮酒听曲,真成了至交的好朋友了。

如今表舅老爷在三法司监禁,每日三顿大刑,逼问他与谁有联络。

他老人家是四十多岁眼见半百的人,如何能够扛得住这样的刑罚?

三法司的刑罚虽然比不上金吾卫诏狱残暴,那也不是人能受的。

于是扛了没几天,他就招认下来,说是平日宴饮时,曾对小魏探花抱怨过,万岁爷国库内帑不分。

还说小魏探花也是忠臣热血,酒酣耳热时,就怨过万岁爷过分宠爱妾婢。

小魏探花是五皇子的侍讲学士,自是站在何昭仪一边的。

对万岁爷把国库银钱,都花在安婕妤九皇子身上,打从心里不满意。

朋友间喝多了酒,胡乱说些私密话,却没想到被三法司抓着了。

三法司折腾的许多天,都不曾再抓着一个活人,如今可算是得意了。

别的话不必提,小魏探花这句“万岁爷宠爱妾婢”,正巧是揭帖原话。

于是金吾卫与刑部捕头,如狼似虎硬闯进了魏家,把小魏探花直接抓去了刑部大狱,刑车刚刚路过御街,显然是凶多吉少。

梨月不由得恍然大悟,伸手往后指了两下,捂着嘴才没啊出声来。

“我刚刚回来时遇见刑车了!只是外头有黑布罩着,看不见里头的人!”

平安悄么声左右看看,在耳边悄声又告诉。

“方才二顺哥回来,就是告诉府里这桩事来。凡是魏家送的礼物,无论是否贵重,要连同礼单都毁了。如今这么一看,三法司就不是人待的地方。不管是三房的表舅老爷,还是沈家女婿小魏探花,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一顿大刑下来,指不定要攀扯出谁来呢!”

城墙上贴了几张纸,这桩破事闹起来没完没了,真是太要命了。

三房表舅老爷算不上近亲,宁国府还可以不理会。

可是小魏探花身份不同,他与国公爷可是正经连襟,那是扯不断的亲戚!

梨月正要往院里跑,平安还在后头嘱咐。

“小月姐可不能乱传话!国公爷特意嘱咐,谁要是把信儿传进凤澜院,就要割谁的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