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李铜
就在此时,一道无比激动的声音,通过广播响彻了整个实验基地。
“同志们!同志们!请暂时停下手里的工作!请暂时停下手里的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收听,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紧急插播的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同志们!同志们!请暂时……”
当广播里那道无比激动的声音还在继续通知时,张扬“嘭”的一下将手掌拍到了桌子上。
成功了!一定是邱小姐成功爆炸了!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张扬聚精会神的听起了广播。
“龙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紧急插播一条重要消息:10月16日下午15时,龙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在罗布泊试验成功!
西方帝国主义,xx修正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彻底破产了!他们封锁破坏我龙国人民掌握核武器的罪恶企图,被我们英勇的龙国人民彻底粉碎了!……”
“啊!!!!!!!”
“新龙国万岁!”
“伟人万岁!”
……
伴随着这则消息的播报,整个实验基地立即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巨大欢呼声。
1964年10月16日,今天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日子。
今天晚上,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睡不着觉。
而这些睡不着觉的人中,又不知道有多少是因为高兴,有多少是因为生气。
……
1964年12月13日,周末。
南锣鼓巷98号院。
正房里,李娟在教小朝阳数数,张扬则在一旁殷勤的给李钰按摩。
上个月李钰发现月事没来,结果去医院一检查,果然是怀孕了。
这可是把张扬和李钰都高兴得不行。
现如今还没有计划生育这一说,所以哪两口子都是可劲儿生,张扬和李钰也是不例外。
毕竟伟人说过,人多力量大嘛。
不过生命本就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任何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可以说一个奇迹,强求不得。
按理说,张扬和李钰的身体都很好,他们也没有刻意避孕,所以他们生孩子应该跟下蛋一样简单。
但没想到的是,张扬和李钰努力了这么久,才终于怀上了二胎。
“小钰,你和娟姐在房间里陪阳阳玩吧,我去做饭。”临近中午,张扬主动朝两人开口道。
闻言,李娟急忙站起说道:“小扬,哪能让你去做饭啊,你平时上班本就辛苦得紧,这难得周末,你就好好的休息一下,我去做饭。”
张扬摆了摆手:“娟姐,你就不要跟我客气了,你平时帮我照顾老婆孩子辛苦了,今天既然我难得在家一次,你就稍微休息一下吧!”
李娟还想拒绝,但这时李钰也开口朝她劝道:“娟姐,扬哥说得对,你平时帮我们看孩子辛苦了,难得今天扬哥在家,你就让他展示一下厨艺吧。”
在张扬两口子的坚持下,李娟也只能是无奈的又坐了下去。
厨房里,张扬用剪刀对着一盆子的对虾,认真的去着虾线。
这些对虾得个头极大,每一个体长都至少有20厘米,但美中不足的是,这虾都是死的,不是活的。
张扬昨天跟李钰说这些对虾是某位大领导送的,但实际上却是他从万能生活物资机里买的。
根据资料介绍,这些对虾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虾青素,最适合李钰这样的孕妇补身体了。
“砰砰砰!”张扬刚将虾蒸上锅,外面就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于是他走出厨房有些不耐烦的朝门外吼道:“谁啊?有什么事吗?”
“同志您好!请问这里是李钰和张扬同志的家吗?”就在张扬朝门口走去的时候,一道让他感到有些陌生的男声从门外传来。
虽然没能听出对方的声音,但对方既然能说出自己和李钰的名字,那就说明对方肯定不是走错了。
张扬快步打开门后,只见一个脸上有道疤,看上去约莫三四十岁的男人,穿着军装,背着行李,精神的站在他们家门前。
张扬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人,虽然他确信自己以前没见过这个男人,但不知为何,这个男人总给他一种十分眼熟的感觉。
“同志你好!请问这里是李钰和张扬同志的家吗”男人给张扬敬了一个军礼后,继续礼貌的问道。
张扬点了点头,疑惑道:“我就是张扬,请问同志你是?”
闻言,李铜立即兴奋的拍了拍张扬的肩膀,激动道:“你就是小妹的爱人啊,果然是一表人才!
小扬,我是小钰的三哥李铜啊!”
“你就是三哥李铜?”这一瞬间张扬总是知道自己刚刚对他的眼熟感是从哪里来的了,那可不就是这人有点像自己的老岳父嘛!
“三哥!快请进!快请进!”张扬一边热情的去帮李铜拿行李,一边大声朝正房吼道。
“小钰!娟姐!你们快带着阳阳出来!三哥回来了!三哥上咱家来了!”
院子里,李钰看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三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三哥!是三哥!三哥你终于回来了!呜呜呜!”李钰哭着就朝李铜扑了过去。
兄妹俩抱头痛哭了好一会儿后,才在张扬和李娟的提醒下进到了正房。
中午吃饭时,张扬有些不好意思的朝李铜开口道:“三哥,我今天也不知道你要来,所以没准备什么菜。
今天中午咱们就简单吃一点,晚上我再好好的给三哥接风洗尘。”
李铜指了指桌子上的菜,一脸认真的说道:“小扬,你可千万别这样说,这一大桌子菜已经很丰盛了。
我说句不怕你们笑话的话,像这么大的虾,我别说是吃了,见我都没见过。
还有些这些腊肉,炒鸡蛋,我也是好久没见过这么大盘的了。”
见李铜好像有些伤感,李钰赶紧转移话题道:“三哥,这些年你都哪里去了啊!二哥还好,每年都会给家里写信,我们也知道他是在新省的生产建设兵团安家了。
可是三哥你,我们已经有好些年没有收到你的信了。
要不是你从高丽回国时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的,爸和妈都要以为你死在战场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