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凝香露
第432章 凝香露
第四百三十二章 凝香露
宰相沈正坐在席间,听着窗外的议论,对勋国公笑道:“老国公,这九王爷今天是吧’威’立明白了,您看这些官员都坐在外边,每一个敢有怨言。?s/s¨x¢i~a,o^s/h·u!o\._c′o~m¢”
勋国公抚着胡须,眼底带着笑意:“他呀,是吃准了这些官员的心思,锦衣卫的权柄悬在头上,老夫这张老脸摆在这儿,谁敢不来?谁又敢摆架子?”
他顿了顿,看向陈平安,“不过能让百官心甘情愿坐室外,还得是你九王爷的分量够重。”
陈平安正望着楼下的场景,闻言笑道:“不过是借了国公爷和诸位大人的光。”他
心里却清楚,这场“反差”正是他要的效果,让所有人都看到,烟雨楼的面子,比官阶更值钱;他陈平安的威慑,能让高高在上的官员低头。
开席前的喧嚣尚未散尽,陈平安忽然起身,对着楼下朗声道:“诸位按在静。”
喧闹的席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三楼露台,官员们放下酒杯,百姓们停止交谈,连丝竹声都悄然停歇谁都好奇,这位镇北王又要做什么
陈平安拍了拍手,只见十余名身着素色长裙的姑娘从屏风后走出,每人手中都捧着个描金托盘,托盘上的青瓷小瓶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y^o?u!s,h/u/l\o^u`./c~o\m/
“今日承蒙诸位赏脸,烟雨楼蓬荜生辉。”陈平安的声音传向各处,“本王无以为报,略备薄礼,这是北境新制的‘凝香露’,留香持久,气味雅致,今日到场的每位大人,都可领一瓶回去,赠予家中夫人。”
话音刚落,他示意姑娘们打开瓷瓶。姑娘们依言拔开瓶塞,用指尖蘸取少许凝香露,轻轻涂抹在手腕处。刹那间,清冽的香气如流水般散开,远比京城常见的香料好闻百倍。
“好香!”楼下立刻响起惊叹,“这味道……比西域进贡的香料还好闻!”
“我一进门就闻见姑娘们身上的香味,还以为是楼里燃了奇香,原来是这凝香露!”礼部侍郎忍不住高声赞叹,脸上带着几分痴迷,他夫人最喜这些香物,这凝香露若是送回去,定能讨她欢心。
陈平安望着众人惊艳的神色,眼底闪过一丝笑意:“这凝香露是北境军户的家眷所制,用的都是北境特产的花草香料,如今北境刚平,军户们日子艰难,本王便想着把这东西引入京城,帮他们谋条生计。”
他语气诚恳,带着几分自嘲:“说起来,本王一个带兵打仗的王爷,如今却要靠推销香露谋生,实在是拉低了皇家颜面,还望诸位大人莫要见怪。§/优e`品?;小?.}说?网? ?已{发¥布-最[e.新-%?章ˉ¤节??”
“王爷言重了!”户部尚书率先拱手,“为国分忧,为军户谋利,这是美事!哪谈得上拉低颜面?”
“就是!这凝香露如此绝妙,定能风靡京城,王爷这是给咱们送商机来了!”兵部尚书也跟着附和,眼神早已黏在姑娘们手中的瓷瓶上,他家女儿下月生辰,这凝香露正是上好的贺礼。
陈平安顺势笑道:“商机谈不上,只是想让北境的弟兄们能安稳度日。这凝香露刚入京城,尚无销路,若是有哪位大人有意合作,或是想帮忙牵线铺货,今日宴席结束后,可来找本王详谈。”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掀起一阵低低的骚动,官员们看着姑娘们手腕上那抹晶莹的香露,闻着空气中久久不散的香气,心里都打起了算盘,这凝香露气味独特,又是北境特产,定能引得京中贵妇追捧,若是能拿到代理权,怕是要赚得盆满钵满。
“王爷,这凝香露当真只在北境有?京城没有第二家?”一位专营绸缎庄的富商出身的官员连忙追问,眼中已闪起金光。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陈平安点头,“目前只供烟雨楼和诸位大人,往后是否扩大销路,还要看北境的产能。”
“那我要合作!”工部侍郎立刻举手,“我家有三间香料铺,定能帮王爷把凝香露铺开!”
“我府中女眷多,认识不少勋贵夫人,我来牵线最合适!”吏部的一位郎中也不甘示弱。
连一直端坐雅间的宰相都饶有兴致地看着瓷瓶:“这凝香露制法独特,倒真是桩好营生。九王爷有心了。”
勋国公看着眼前的景象,对陈平安笑道:“你这哪是送薄礼,分明是撒鱼饵。这些老狐狸,闻着腥味就上钩了。”
陈平安心中暗道:“鱼饵撒得好,才能钓到大鱼。让他们掺和进来,既是帮北境谋利,也是把他们和烟雨楼绑得更紧,往后谁想动这楼,得先掂量掂量断了多少人的财路。”
“各位安静。”陈平安摆手示意,“现在不说这些,等宴席散去,有想法的可以来找本王聊聊,现在开始发凝香露开席!”
露台上,姑娘们已开始按官员品级分发凝香露。拿到瓷瓶的官员们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生怕错过了这桩好生意。
百姓们看着这一幕,越发觉得烟雨楼深不可测——连镇北王
都亲自推销的香露,定是千金难买的宝贝。有相熟的官员路过,百姓们便凑上去打听:“大人,这凝香露真有那么好?”
官员们得意地扬了扬下巴:“何止是好!往后京中贵妇若是没这凝香露,都不好意思出门!”
“王爷,外面都坐满了,百姓们还在往这儿涌呢!”赵成匆匆来报。
陈平安走到门口,望着黑压压的百姓,朗声道:“诸位乡邻,今日烟雨楼开业,蒙陛下恩典,特备流水宴!凡来道贺者,无论男女老少,均可入席,吃饱喝足,分文不取!这是替父皇给京城百姓谋的福利,谢陛下圣恩!”
话音刚落,百姓中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陛下万岁!镇北王千岁!”
早有伙计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上桌,红烧肉、炖肘子、白面馒头……都是实打实的硬菜。百姓们排着队入席,吃得满嘴流油,席间满是对文德帝和陈平安的夸赞。
雅间内,宰相看着窗外欢呼的百姓,对陈平安笑道:“九王爷这招收买人心,倒是高明。借陛下的名义,既讨了圣心,又得了民心。”
陈平安笑了笑:“大人说笑了,不过是借开业之便,做点实事罢了。”他心里清楚,宰相的到来绝非偶然,或许是文德帝的默许,或许是宰相自己的判断,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对他的一种认可。
五皇子喝着烈酒对二皇子道:“咱这九弟,文韬武略不必我们差,但论笼络人心,也有几分真本事。”
二皇子望着楼下热闹的景象,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是啊,连宰相都来了,这烟雨楼,怕是要在京城站稳脚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