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五月初,神都。\微¢趣`小*说.王· ~已?发′布-蕞`欣′章+截-

晨光熹微,朱雀大街上已有零星行人。忽闻马蹄声如急雨般自远而近,一名军士打扮的人纵马飞驰而过,掠起的尘土惊得道旁小贩连忙遮拦货摊,早起的老者蹙眉掩袖,连连后退。

有人被惊得一个踉跄,篮子里的鸡蛋碎了一地,登时怒火中烧,抬头便要喝骂,却被身旁的人急忙拉住。

“慎言!那是塘骑,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信使!”

那人闻言,脸上怒色霎时转为惊惶,喃喃道。

“这般匆忙,莫非是边关……”

一时间,长街寂然。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皇宫方向,一种无声的紧张在晨曦中弥漫开来。/珊¢叶/屋- ~免\沸_跃/毒/

太平日子才过了几年?

难道烽烟又起?

这份不祥的预感很快便被证实。

西麓军发来的紧急军报被火速送入紫宸殿。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裴玠便急传召康王、奉国公以及兵部尚书等一众重臣入宫议事。

宫城内气氛肃杀。

重臣们的车轿一前一后疾行过宫道,在殿前戛然停下。

诸位大人下轿时皆面色沉凝,彼此仅颔首致意,并未多言,便匆匆步入殿内。

两个时辰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缓慢流逝,当殿门再度开启时,走出的重臣们眉头紧锁,面色比来时更为沉重,康王甚至一边快步下阶,一边低声与奉国公急促地交谈着什么,语气中透露出罕见的焦虑。*兰,兰·闻·血! ?追,蕞,薪?蟑,洁_

无需任何宣告,一种出大事了的预感,已如阴云般迅速笼罩了整个宫城,并随之向外蔓延。

果然,当日午时未过,裴玠便连下数道旨意。

敕令北部边境的神武军等,即刻抽调五万精锐,火速驰援西麓郡。

命兵部、户部竭尽全力,协同督办粮草军械,限日内集结发往西线。

坏消息终究纸包不住火,很快便通过各种渠道扩散开来。

北狄竟毫无征兆地大举南下,猛攻西麓郡防线。

西麓军仓促应战,因措手不及,主帅秦赫身负重伤,麾下将士亦折损惨重。

且北狄这次明显不是过往小打小闹的态度。

北狄此番来势汹汹,与二十多年前那般,似要与大昱血战到底。

消息所至,神都震动。

朝野上下为之震惊,茶楼酒肆间,百姓交头接耳,无不忧心忡忡。

谢翟安还未如何,倒是奉国公在一次朝会之时主动于御前谏言。

“靖远公久镇边关,与北狄作战经验丰富,且深谙西麓军情。如今秦将军重伤,军中群龙无首,若长久虚悬帅位,恐给北狄可乘之机。不若让靖远公重掌帅印,戴罪立功,为陛下分忧,为社稷建功?”

说白了,颐光殿的事明面上谢翟安是被摘了出来的,如今他身上背着的,也就是帮杭宣谨周旋罪名这一桩。

可谢翟安功劳赫赫,且潜逃的“杭宣谨”最终也是被他带回了神都,这桩罪名便显得有些无关紧要了。

况且,谢翟安可是没了妻子和一双儿女,在许多人看来,这惩罚也足够了。

尽管这其中关系着一位无辜将士的性命,可世事本就是不公,在许多朝臣看来,谢翟安的功绩,足以抹平这一切。

更何况如今北狄犯境,若西麓军无法有效抵御,致使敌军长驱南下,届时大昱江山都将动摇。

因而奉国公提议一出,众臣纷纷附和,战事当前,一切当以国事为重,即便不任主帅,让靖远公赴边关参谋军务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