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拜访三老
第二百九十四章 拜访三老
陈伟一大早醒来,程老的电话便打了进来。>^!卡?£卡?小@说+¤#网; a免/费?|阅?]读?.
“小陈啊,听说你今天要去老张和老许家里拜访?你先去哪一家,我跟你一块儿去!”
陈伟一时有些诧异——程老是怎么知道她打算上门拜访的?
“您从哪儿听说这事的?”他笑着问。
“你啊,就欺负我这老头不在帝都!”程老语气里带着埋怨,“黄鸳昨天打电话给老许,老许转头就打给我炫耀啦!你送我的那套书实在太珍贵了!”
他声音里透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这可是填补国内空白的宝贵资料啊!根本不能用金钱衡量。我说什么也得当面谢谢你!”
“说吧,先去哪家?”程老语气爽朗,“我现在人就在机场,马上就进城!”
陈伟心里暗想,程老的消息倒是灵通得很。
今日他确实带了几件东西,准备专程去拜访两位老先生。
他打算支持凤双双开荒屯粮,攻占大乾都城,进而征战天下,这一切,都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
光靠卖古董,绝对支撑不起如此庞大的开支。
他必须赚钱,要赚到足够支撑凤双双完成统一大业的巨资。
虽然不清楚许老和张老的具体背景,但上次古董店开业时,不少财经版上的大佬都亲自前来拜会,足见这两位老人地位非凡。
于是陈伟特意准备了一整箱礼物。
其中包括一套御制金器茶具:一个纯金镂空雕盘龙茶壶,配四只金龙纹茶杯,底下还托着一面金盘。整套茶具形制古雅、工艺精湛,不仅是罕见的古代金工精品,更是昔日皇帝御用之物,他料想对方应该会喜欢。
除茶具外,他还备下一件青铜香炉,内壁刻有古老的象形文字;又带上大乾时期一位书画名家的真迹,那时纸张尚未普及,文字多书写或刻于竹简之上,而这两幅画作则绘于牛皮纸上,填补了那个时代书画艺术的空白。
此外,箱中还有两把工艺精湛的宝剑,剑身以金线缂丝装饰,剑鞘镶嵌宝石,熠熠生辉;最后又添了两件绣金狐狸毛领的长袍。
一箱装得满满当当。
陈伟叫上刘勉,一同出门赴约。
此次出行,陈伟的几个保镖也分乘四辆车,一行人先送刘欣去学校。
陈伟自己开着宾利添越打头,后面紧随四辆黑色奔驰商务车。车队缓缓停靠在学校正门口时,顿时吸引了许多学生的目光。
虽然这所私立学校的学生大多家境优渥,平日乘坐豪车上学并不稀奇,但像这样带着四台车、八名保镖的阵仗,却几乎没人经历过。刘欣刚一下车,就瞬间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不止是因为车队的声势,更因他本身。
他背着书包正要走进校门,昨天下午遇到的那个软萌妹子高兴地跑过来,热情地朝他打招呼:
“刘欣同学,早上好呀!”
面对女孩的热情,刘欣却显得有些冷淡。他只淡淡看了她一眼,略微点头,便继续往前走。可没走几步,他又突然折返,似乎有话要说。
陈伟滑下车窗,问道:“怎么了?”
刘欣有些局促,低声说:“下午……不用来接我了,我自己坐公交回去。”
学校离陈伟租的别墅确实不近。之所以坚持接送,是因为老师曾委婉地提醒过陈伟:刘欣平时总穿几十块钱的衣服、一百块左右的鞋,不是陈伟没给他买奢侈品牌,是他坚决不穿。他一查价格,发现一件衣服能换上万斤粮食,就怎么也不肯上身。
他每天独自乘公交、穿得普通,再加上总是独来独往,很快就被学校里一些不良学生盯上。
这所贵族私立高中里不乏家世显赫的二代,甚至还有从公立学校被退学转来的问题学生。在这里,学生会不自觉被划分等级,而刘欣,被他们贴上了“最低层”的标签。
当然,陈伟并不担心刘欣会吃亏,以他的身手,该担心的是别人。但他仍然坚持接送,只是想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刘欣不是没有,只是不想炫耀。
那个软萌妹子见状也凑过来,朝陈伟挥挥手笑着说:“大哥再见!”
陈伟微笑回应:“再见。”
刘欣刚走进校门,陈伟便驾车前往许老的庄园拜访。
车缓缓驶近庄园,他不禁暗自惊叹。
帝都寸土寸金,眼前却赫然出现一座占地数十亩的豪华庄园,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价值难以估量。庄园背后倚靠一片苍翠的山林,前方还连着一大片农田,全都属于许家所有。
陈伟的车刚驶入大门,许老已在助理和管家的陪同下迎了出来。
陈伟赶忙下车,身旁的刘勉则双手捧着一只雕刻古朴的木箱。那箱子的纹样精致、气韵非常,一下子吸引了许老的目光。
陈伟还没来得及寒暄,第二辆豪车已紧随其后驶入庄园。
来的是张老,他带着助理和保镖匆匆下车,一副生怕迟到的模样。
紧接着,第三辆车也到了。
车门打开,赫然是在机场赶路都来不及换衣服、还穿着睡衣的程老。他一边下车一边念叨:“总算赶上了!再晚一点,这回怕是啥也捞不着了!”
陈伟见三位老人如此心急,连正式拜访的礼节都顾不得,不由失笑。
许老却没好气地瞪了他们一眼:“都进去吧。说好啊,你们没预约,我可没准备你们的早饭!”
程老连连摆手:“还吃什么早饭,先看东西要紧!”
许老家偌大的客厅里,刘勉刚抱着木箱进门,还没来得及放下,许老就迫不及待地亲手接了过去,径直将箱子端到客厅中央的茶几上。
箱盖一开,三位老人的目光霎时被攫住了。&??零£点\看?\?书+ 21更±新?±最??快~^?
最上面是一套金光熠熠的茶具,许老小心翼翼地将其捧出。三人几乎同时凑近,有人举起放大镜细细端详杯身的纹路,有人翻看壶底的款识,程老更是直接掀开了茶盘的底托。
“是,是!这是同时期、同国王室的御用茶具!”一声惊叹打破了寂静。
“没错,‘大同御制’——皇家专属的铭文。”
“你们看这儿,壶底还刻着‘同王御用’!”
确认无误的刹那,三人相视大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以往收藏的多是乾国的古董。乾国历史短暂,文物存世稀少,本就极为珍贵。而同期的大同国却成功从一场浩大的雪灾中延续下来,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出自大同的文物,不仅稀有,更承载着特殊的历史分量。
“大同的器物实在太难得了!我们过去所见,最多不过是墓葬出土的一些平民陶罐、零星钱币……像这样精美、保存完好的皇家器具,真是头一回见!”
程老的注意力很快从茶具移开,转而将箱中其他物件一件件请出。他双手轻轻展开一卷以牛皮纸保护的画轴,一幅色彩鲜明、笔意生动的水墨山水顷刻呈现在眼前。
“这……这是大乾时期的水墨山水?用笔如此精到,设色这般清雅,没想到乾国文化已经发展到这个高度!”
更令人震惊的是,画旁竟以工整的象形文字题有一首小诗。
“诗!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律诗了?!”
“这幅画……价值连城啊。”
随后,他们又从箱中请出了青铜剑、兽耳香炉、黄金摆件……每一件都工艺精湛。
三人愈看愈兴奋,到最后又开始为谁该收藏哪一件而大吵起来。
陈伟笑着看向他们,“其实这次来,我是想问问,如果我想做生意,做什么能最快来钱?”
话音落下,三位老者顿时停止了争夺那只青铜香炉。
许老和张老互相看了一眼,似乎隐约猜到陈伟为何要接连出售古董。他看上去非常缺钱,急需大量资金。
按理说,这几个月来他出手的古董,总价值已经超过百亿。一个年轻人,再怎么挥霍,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花光上百亿吧?
可偏偏,他确实花完了。
而且是一分不剩。
现在,他又拎来一箱古董打算变卖。
他到底做了什么?怎么能这样花钱?
就算投资了直播公司,可直播公司是有收益的,而且收益并不低。总部设在帝都,他们几个也都投了钱,这些资金足够覆盖办公大楼的租金。
他还投资了村镇农贸市场,那个项目几百万应该绰绰有余。
就算组建了车队,全新的车辆加上人工和油费,几千万也已经到顶了。
他到底做了什么?
三位老者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
而此刻,他又带来一整箱古董,再加上昨天送来的那些礼物,确实给足了诚意。
许老他们终于放下手中的器物,三人相继落座。
管家悄步上前斟茶,随后安静地退出了客厅。
许老目光如炬,直视陈伟:“你到底做了什么,这样缺钱?”
陈伟深吸一口气,语气诚恳:“我想尽快赚钱,但不是靠贩卖古董。古董终究是有数的,卖完了又该怎么办?我想做能持续赚钱的大生意!”
他稍作停顿,看向三位长辈,神情郑重:“当然,我人脉有限,不会让几位长辈白白帮忙。如果可以的话,这些东西,我都愿意送给你们!”
话音落下,三位老者陷入沉默。
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物件。许老的手指仍在细腻地摩挲那只小香炉,程老紧紧攥着两幅画作,早已将它们视若己有,他先前就已放话,谁也不许和他争抢,张老则手持一套金光熠熠的茶具。
他们都是要脸面的人。
昨日陈伟已送上厚礼,今日若再白拿,实在说不过去。只是,这年轻人所要的并非小打小闹,他是要赚大钱,真正的快钱、大钱……
程老目光转向张
老和许老,语气沉稳地开口:“老许,你见识广,说说看,有没有什么适合他做的项目?就算不能亲自操盘,投些资金进去,每年吃分红也是条路子。”
张老沉吟片刻,缓缓道:“倒是有几个项目,前景不错,就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
程老眼神一亮,急忙向陈伟使了个眼色:“还不快谢谢张老?他家族掌管的信托基金规模庞大,是国内最顶尖的投资机构之一。多少商界大佬排着队想见他一面,为约一顿饭等上一两年的大有人在,都是盼着他能投钱啊!”
细细交谈之下,陈伟才恍然大悟。
原来张老竟是国内著名投资公司的幕后掌舵人。明面上是他的儿孙辈在打理业务,实则真正的操盘手始终是这位看似低调的老人。更令人惊叹的是,张家从清朝起就经营钱庄,家业鼎盛,绵延至今。
而张老平生别无他好,不打高尔夫,不爱杯中之物,唯独痴迷收藏古董。
若陈伟今日空手而来,恐怕最多见面聊个几句就得走了。
这位老人是出了名的油盐不进,偏偏昨日他送上厚礼,今日又带来了这批让张老爱不释手的珍品。
张老内心天人交战。
倒不是他不愿意带陈伟一把,实在是因为“不走后门”这个规矩,是他几十年来说一不二的铁则。
张家能有今天,靠的就是“规矩”二字。如今要亲手打破它吗?
可他手上的这只香炉,器型端庄、包浆淳厚,内壁还刻有铭文,有字的器物,在各大博物馆哪一件不是镇馆之宝?他是真舍不得放手。
正在张老反复挣扎之际,陈伟不声不响地从箱底抽出了一柄剑。
剑鞘镶宝,贵气逼人。
“锵”的一声剑身出鞘,寒光流转,银丝缂出的纹样精致非凡。
张老再也按捺不住,一把将剑接了过来。
“忠国公配剑,同王御赐……”他喃喃念出剑身上的刻字,手指微微发颤,“这、这是同王亲赐之剑!”
他猛地抬头,之前所有犹豫一扫而空:“好!好!陈伟,你的事包在我身上!准备几十个亿,最多半年,我让你翻一倍!”
陈伟喜出望外:“多谢张老!”
一旁的许老看得心里直痒。这么好的东西,陈伟居然藏在箱底,还用两件旧披风盖着……这小子,可真能藏啊!
张老心情大好,笑着对陈伟说:“你别看老许现在闲云野鹤,他背景可比我们硬多了。我就是个有钱没权的商人,他可不一样——”他竖起大拇指,压低声说:
“退下来之前,他在部队里是这个。几个孩子更是一个比一个出色,商、政、军三界都做到了顶尖,还个个孝顺,全听他一句话。”
陈伟虽不清楚许老的具体身份,但看他能拥有这样规模的山庄,还有黄鸳这样能力超群的经理人专职打理,心中也早有揣测。
许老终于忍不住开口:“如果你还有这样的剑……”
他话还没说完,陈伟已经从箱中捧出另一柄剑。
这柄剑更长、更重,剑鞘上缂着金线,辉光熠熠,华丽非凡。
许老眼角一跳,连忙接过,“唰”地拔剑出鞘。
“源王御用!”他声音都微微变了,“这是同时期源国国君的佩剑!真正的一国之主随身之物!这、这比皇家佩剑还要珍贵啊!”
他激动得连连赞叹,再抬头时看向陈伟的目光已全是赞赏:
“好!小陈,你做事实在,老头我也绝不占你便宜。这样,我大儿子那边有些项目正在找投资人,我介绍你过去。跟他合作,绝对不会亏待你。”
“二儿子的公司马上要建几个新厂区,二十多万员工的食堂正好要招标,你找人接下来。”
“三女儿是做采购的,我让她联系你,她会给你一份长期采购清单。你先供一次货试试,不过他们单位结算周期长,前期你得自己压些资金。”
陈伟郑重点头:“没问题,只要能稳定合作,资金周期不是问题。”
最后剩个程老,陈伟之前就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他不仅仅是一位经营古董店的普通老人,更是一位在国内考古界享有盛誉的大学教授,堪称该领域的北斗级人物。
尽管程老不像张老那样拥有庞大的资源网络,但他却主动为陈伟引荐了自己的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在对外贸易领域表现极为出色,业务范围广泛:既将国内的小商品远销海外,也从国外进口矿产、牛肉、玉米和小麦等大宗商品。
程老鼓励陈伟与其合作。细询之下,陈伟发现对方提供的报价,竟比自己外贸公司的采购成本还要低。这令他心动不已,这位外贸高手,值得深交。
相比自行组织海外采购所需投入的资金与精力,直接从对方渠道下单,不仅省事,价格也更优。无论是牛肉还是小麦,这位“大佬”的报价都比陈伟自行采购要低几个百分点。别小看这几个点,一旦成集装箱、甚至整船货品交易,节省的金额极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