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多方近况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多方近况
还有一件事,段江的队伍已经失联多日。>!ˉ如t文¥#网]a °!?追¢最<新′>·章~|节??°
凤双双必须尽快出兵,与他重新建立联系。段江如今手握十数万大军,正驻扎在同国都城之外,计划拦截同王并炸死随行的一众官员。
他到底能否成功?
此前凤双双曾命他杀入大同皇宫,肃清官员府邸,全面接管都城,如今也不知进展如何。
如果他仍坚持等待同王归来、企图半路设伏,整个大军极可能反遭围剿,陷入绝境。但愿段江足够清醒,及时应变。
与此同时,拒北城传来密报。
章海鹏派出的杀手老九和十七已经顺利潜入。他们将车马藏在城外,趁夜摸入城中,并未惊动任何人,直扑徐洋旧部的营帐,一夜之间连续刺杀数人。
次日,徐洋旧部发现三名将领接连毙命,顿时军心大乱。他们指控陈广所为,但陈广方面坚决否认,双方再度爆发混战。
混乱中,又有两名将领遇刺身亡,剩余五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被针对的目标,从此再也不敢独行。
老九和十七趁势和陈广秘密会面,呈上凤双双的密函。
如今形势明朗:凤双双已下令处决徐洋系将领,目前五人已死,仅余四人。局面逐渐可控。自那以后,陈广与其部下不断借故挑衅、制造事端,而老九和十七则在暗中伺机而动。
在生死威胁之下,剩余的四名将领试图煽动麾下士兵造反。
然而凤双双的第二步计划已然奏效:她派人持续在士兵家属与百姓间散播外界饥荒惨状,强调拒北城的安宁与丰足。
日复一日的宣导之下,士兵军心渐稳,无人愿反,没有人愿意放弃温饱的生活、无尽的水源和眼前的和平。
他们逐渐脱离旧将掌控。陈广更凭凤双双密函,将部分兵力调往漠北蛮族领地,与苗宇配合肃清漠北的老巢。每清理一批将领,其麾下士兵就更易收编与管理。
还有一桩令人振奋的消息。
十三万尧国士兵已经顺利返回国内,和许伟的部队成功会合,全部整编进了他的麾下。
源同两国眼看攻打尧国胜算不大,暂时没有再出兵,但也没有撤军,而是在不远的地方驻扎下来,像盯着肥肉一样,时刻觊觎着尧国。
更离谱的是,尧国朝廷那边,国君去世后,那帮大臣居然推举一个三岁半的小孩做新君,现在朝政完全被孩子母族的人把持着。
许伟将军已经带兵八万,即将杀向皇城,决心改朝换代、重整山河。·白.:?马{&书\??院1?. (^追′最;]新
凤双双给他捎去一封信,在信里交代:攻入都城之后,要把皇亲国戚和贪官污吏的家产统统抄没、充公;等政局稳定,就由他暂时代理国事。
她还特别强调了一件大事,必须赶紧组织百姓耕种,并提前修建牢固的房屋、推广火炕。因为两年后将会有一场严重的雪灾,如果没有足够的存粮和防寒措施,尧国百姓很难熬得过去。
凤双双很清楚,许伟是真心为民的,他一定会照做。
目前几支在外征战的队伍中,最让她放心的就是许伟。其次是苗宇,他那边应该能彻底端掉蛮族的老巢。
而段江一路反而最危险,她希望段江不要错估形势,最好先稳稳拿下同国都城,好好守住。
等她处理完大乾这边的事,第一个要打的就是大同。如果能将曾经的第一大国一举拿下,对凤家军来说,无疑是鼓舞士气的绝佳开局。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远而近,一名风尘仆仆的士兵飞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报——大将军,圣旨到!”
帐中几位将领闻言纷纷起身,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一丝若有似无的疑虑。
他们进驻此地不过几天,刚把义行军尽数剿灭,今天小皇帝的圣旨就紧随而至。
莫非,这军营之中有他的眼线?
消息传得如此之快,令人不得不防。
此次前来传旨的阵仗非同小可,是宫中禁卫军统领亲自率领二百精兵,并三位内侍太监一同前来。这一行人穿过营地时,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道旁停驻的一辆辆巨型货车吸引。这些庞然大物静静矗立,虽不知装载何物,却自有一股令人侧目的威严。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田野间的景象。
只见犁地车正在土地上纵横驰骋,几个孩童兴奋地追着机械奔跑,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几个凤家军的老兵拿着小木棍作势驱赶,孩子们却调皮地吐着舌头,反而玩得更欢。整个营地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
正值晚膳时分,禁卫军和太监们看见士兵们排着长队领取餐食。
一口口大锅里翻滚着热气腾腾的面条和浓粥,每个士兵都端着一个搪瓷盆,有序地打饭。
不少人蹲在一旁,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一碗若还未饱,可以继续排队添加。
空气中弥漫着面条的麦香和肉粥的浓郁香气,让这些久未饱餐的宫廷来客不禁连连吞咽口水。
他们惊讶地发现,凤家军的伙食竟然比皇宫还要丰盛。如今京城粮草捉襟见肘,皇宫早已遣散大批宫女太监,只因实在供养不起。而这些被放出宫的人,多半难以在这乱世中生存。
那位领头的内侍太监在出城途中,就曾亲眼看见昔日共事的太监被人架在火上烤食,头颅还悬挂在木架之上。那骇人的景象至今令他心有余悸。若不是有禁卫军护送,只怕他刚出京城就已遭不测。
京城如今一片混乱。自陆文武率领守城士兵离开后,偌大的都城几乎无人防守,城门处仅有寥寥数人根本抵挡不住流民的冲击。
流民早已涌入城内。
之所以尚未攻入皇宫,全因宫中尚有两三万禁卫军驻守,他们是大乾最后的防线。
整座京城陷于水深火热,却无人料到,凤家军的营地中竟存有粮食。
而且还是香喷喷的肉粥和面条……
一众来者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几口大桶,恨不得扑上前去埋头就吃。他们已经太久没有吃饱过了!
但圣旨更为紧要。
一行人被引至凤双双面前。
内侍胡公公尖声开口:“见过凤帅,杂家乃陛下近侍,特来宣读圣旨。”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却无人下跪。
章海鹏只是展开折扇,从容道:“宣读吧。”
胡公公见他们并未跪接圣旨,面露难色,望向禁卫军统领贾正。
贾正摸了摸鼻子,压低声音说:“……为了一会儿能有口饭吃,跪不跪的,也不那么要紧。你不说,我不说……谁又知道?”
言之有理。胡公公不再坚持,展开圣旨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乾京城连日遭流民冲击,匪类横行、杀人无数,都城震荡、危如累卵。特命大将军凤双双奉旨诛剿流民,肃清京城……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