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义兄的下落

第三百章 义兄的下落

另一边,胡公公与贾统领被胡彪带至百姓用饭的空地。[比???奇?t中d÷¤文′网±¤ )&最`新{章|o节§更?.2新3¨;快′

眼前景象令他们暗自称奇。大多百姓已然吃饱歇息,每家每户都分得了帐篷,不再受露宿之苦。而收编的义行军士兵虽待遇稍逊,却也领到了毯子,铺地而眠。

饭食将尽,只剩些许残羹,却仍有一小群人捧着碗吃得正香。禁卫军们一拿到搪瓷碗,便迫不及待地将剩下的面汤一饮而尽——那一碗寻常的面条,于他们而言已是难得的美味。

胡公公与贾统领默默对视,皆从对方眼中看出复杂的情绪。在这乱世之中,谁能予人温饱,谁便得了人心。

胡公公一边吃着,一边止不住地掉眼泪,“杂家有多久……没尝过这么香的一碗米面条了!”

身旁的小太监默默把自己碗里那点碎肉都拨到了胡公公碗中,小声说:“公公,有肉……您吃,您多吃点儿。”

胡公公抬起湿润的眼睛,拍了拍他的手臂,“小凳子啊,有心了……最体贴、最孝顺的,终究还是你啊!”

三个太监和两百多名禁卫军,就那样围蹲在地上,吃着别人剩下的残羹冷炙。他们一个个瘦得颧骨凸出,吞咽时连手指都在微微发抖。

饭后收拾了碗筷,众人简单洗漱,准备歇息。而胡公公和禁卫军这几百人,却连续吃下好几碗,直到肚子终于传来久违的饱胀感,才陆续停筷。不少人直接仰面躺倒在地,用手一遍遍揉着发胀的腹部,脸上浮现出近乎恍惚的满足。

活过来了……

终于活过来了啊!

军中早有传闻,说凤家军顿顿都能吃上大白米饭。

贾正手下的一名队长凑近来,压低声音感叹道:“统领,要是我们真能一直留在凤家军大营……是不是往后每一天,都不愁吃了?”

他咽了下口水,继续道:“刚才我听几个凤家军的老兵说,今天中午他们吃的是猪肉,明天……还能继续吃!”

“将军,这么多人……居然顿顿管饱、人人有份,”另一名士兵也忍不住低声接话,“如今到处大旱,各国闹粮荒,怎么偏偏凤家军一点事都没有?难道那‘聚宝盆’的传言……是真的?”

“若真有那样的神器,”又有人悄声说道,“咱们还不如就留在这儿,别回去复命了……干脆投了凤家军!”

若在以往,贾正必定会厉声呵斥,重申忠君护国之志。可如今,他比谁都清楚:凤家军已非单纯的边军,他们不仅心存反意,更可能早已暗中布局。

眼下这片华夏大地,莫说一个大乾,就算其余几国合力,恐怕也难挡凤家军铁骑。})幻}想?3?姬?¤′ {d更3#£新¤]最-¨全′1

反?或许已不只是反了。哪怕他们要打的是整个天下……也未必拿不下来。

说到底,终究是皇上让大将军寒了心啊!

大乾皇帝心术不正,一心想要将凤家军收归己用,却遭到拒绝。

之后下旨召凤之淳回京复命,竟在半路设伏,将他害死。

年仅十九岁的凤双双,被迫接过凤家军的重担,可皇帝仍不罢休,又派人暗中行刺。

章海鹏一行人抵达拒北城,名义上是接管凤家军,实则奉命刺杀凤双双。

谁也没有料到,蛮族会突然围城。在并肩作战、共历生死之中,众将领与凤双双结下深厚情谊,终究无人忍心下手。

皇帝竟连一粒粮草都不曾拨给,意图将凤家军活活耗死在围城之中。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凤家军非但突破蛮族重围,更一举击溃同国号称“不败”的大军,将源国二十多万兵马杀得只剩一万余人,狼狈溃逃。

之后皇帝为铲除凤家军,甚至不惜勾结义行军、蛮族和尧国,结果导致大乾境内再无兵力可与凤家军抗衡。若有朝一日小皇帝自食其果,遭人反噬,那也是咎由自取。

跟随这样的君主,哪位武将能不心寒?

只不过,他仍领着朝廷俸禄,在其位,不得不谋其政。

“唉……”贾正愁容满面,叹道:“家中妻儿老小还在京城,被皇帝牢牢盯着。若我们一去不返,她们的下场……不堪设想。”

他实在做不出弃家人于不顾的事。

“罢了,先歇息吧,明日还要回京复命。”

两百人马一日之内奔波两百里,虽说都是骑兵,可战马饿得瘦骨嶙峋,根本跑不快,途中还累死了好几匹。剩下的这些,此刻还在马棚里吃着草料。

说句实在话——凤家军的战马,吃得比他们还要好。

贾正一夜未眠,等到营中两百人皆沉入梦境,他才悄无声息地起身。

他望向凤双双营帐的方向,步履沉重地朝那走去。才走出几步,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低唤:“贾统领……这深更半夜的,是要往何处去?”

贾正回头,见是胡公公站在不远处,正望着他。他顿了顿,答道:“晚膳用得有些多,走走消食。”

“那……让老奴陪您一道吧。”

二人默不作声地并肩而行,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凤家军的活动板房前。.t?a-k/a`n*s*h?u~.?c′o.m′月光洒落在板房屋顶,泛着清冷的光。

胡公公轻轻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极低:“老奴明白您的心思。既然来了,便进去吧。不过,劳烦您替我给大将军带句话——”他略作停顿,语气愈发凝重,“我知道上官锦宸被关在何处。”

贾正心头猛地一颤。

上官锦宸,那个曾被凤之淳认作义子、最得力的副将。一年多以前,皇帝以无端罪名将他扣押,实则只为胁迫凤之淳回京。自此音信全无,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早已不在人世。

“你确定……他还活着?”贾正声音干涩。

胡公公郑重地点了点头:“千真万确。”

贾正深吸一口气:“既如此,你随我一同去见大将军。”

凤双双和几位将军刚将职位安排和封地事宜拟定完毕,送走众人后,她正想传信给陈伟,却听见亲卫来报:

“将军,贾统领与胡公公求见。”

凤双双动作微顿,道:“请他们进来。”

“是。”

贾正与胡公公躬身入内。此时厅中已经没有别人,他们才真切看清这活动板房内的布置——灯火通明,两座落地扇徐徐转动,送出清凉的风,丝毫不觉闷热。

这板房外观虽简,内里却桌椅齐备、茶具俱全,还有一块巨大的黑色屏幕立于显眼之处,透出几分非同寻常的气息。

两人正要下跪行礼,凤双双抬手止住:“不必多礼。此时前来,所为何事?”

贾正与胡公公对视一眼,还是胡公公开了口。他脸上堆起皱纹,语气却极为郑重:

“大将军,老奴前来,是为告知一个消息——您那位义兄上官锦宸,至今仍在人世。若关押之处未变,老奴知晓他被囚在何处。”

凤双双神色顿时一变:“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老奴纵有十个胆子,也绝不敢欺瞒大将军啊!”

凤双手指微微颤抖,胸口一阵滚烫的热流涌上。

那个从小待她如亲妹妹一般的上官锦宸……竟然还活着!

他还活着!

他入狱根本就是无妄之灾。那年凤家军十几万人困守拒北城,朝廷粮草迟迟未至,全军几近断炊……是上官锦宸,他变卖了所有祖产——田庄、铺面、祖宅,凑出一批救命的粮草,日夜兼程押送至边关。

可消息不知被谁泄露,皇帝以“私运军粮、图谋不轨”之罪,将他投入大牢。

那时,大嫂刚过门不久。因大哥突然入狱,她娘家生怕凤家军罪牵连全族,连夜将她强行接回。不出三日,一纸休书送进凤家大门。

而她的父亲,也在赶回京城的途中遇害……

这一切,成了扎在她心头最深的一根刺。

她恨整件事背后操纵的林丞相,恨那个坐在龙椅上冷眼旁观的小皇帝。从那一刻起,她第一次萌生叛意——他们凤家为大乾拼尽性命,皇帝却只想将他们赶尽杀绝!

凤双指尖掐入掌心,指节绷得发白。她强压着几乎要冲破喉咙的情绪,声音沙哑而克制:

“来人,取米面粮食来!”

亲卫迅速抬进两袋大米、一袋面粉,一箱面条、一箱方便面,一桶清亮的食用油,十包洁白的盐,再加上两桶清水……所有物资整齐堆放在厅中。

凤双凝视着胡公公,语气沉静:

“这些,你带回去。不会让你白跑这一趟,至少能吃上一段时日。”

胡公公望着眼前这些他多年未见的粮食与净水,手指止不住地颤抖。这些东西,够他一个人吃上很久……还有油,有盐,有能活下去的希望。

胡公公激动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凤双双连连叩首,声音哽咽嘶哑:“多谢将军!多谢将军!”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迫切的光芒:“您大哥……上官大人他并没有被关押在大理寺监牢!皇宫深处……有一座隐秘的地牢,往日是用来囚禁那些犯了宫规、与人私通的后妃侍卫的,因此极少人知晓。”

“但我手下的小徒弟曾去送过饭……他亲眼见过上官大人!千真万确!”

凤双眼梢微微泛红,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现在怎么样?”

“不太好……”胡公公语气沉重,“将军您是知道的,如今天下大旱,各地粮仓早已空虚,就连后宫嫔妃的膳食中都掺着草根树皮。上官大人的饭食从两日一送,拖到三日一送,如今……怕是宫里根本想不起来还有这么个人。再这样下去,只怕是……”

一旁的贾正见状,立刻向前一步,重重叩首表忠:“大将军!我此次若能返回京城,定当竭尽全力营救上官大人!只求将来若有那一日……您能看在我今日微末之功的份上,饶过我家中老小!”

凤双目光骤然转厉,如寒刃般射向贾正。

他已断定——凤家军必反。

此刻,他是在为将来铺路。

凤双凝视着他,目光如炬,带着几乎令人窒息的威压。贾正只是将头更深地叩下去,伏在地上,大气不敢喘。

许久,堂中只闻呼吸之声。

终于,凤双的声音再次响起,清冷而威严:“起来吧。”

贾正抬起头,却依旧不敢起身。尽管眼前是一位女子,可她周身那股历经沙场、决人生死的杀伐之气,令人心胆俱寒。

他们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依附凤家军才有一线生机。

她手中握有他们最渴望,也最恐惧的东西——粮食,和净水。

那是能让他们和家人活下去的希望。

他们今日投诚,不为荣华,只求生存。

凤双的声音再次响起:“若你们能救出蓝家父母、我母亲,以及我大哥……”

她略微停顿:“本将军赏你们——万斤粮食,三百桶净水。”

贾统领与胡公公闻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万斤粮食!

三百桶净水!

这是何等庞大、何等惊人的财富!在这赤地千里、易子而食的年岁里,这已经不是赏赐,而是足以颠覆生死、主宰命运的巨富!

“当然,”凤双双的声音再度响起,“若是眼下难以将他们救出,退一步,能确保他们在宫中日日饱暖、不受饥寒之苦,亦可。”

“你们此次回去,可先带上千斤大米和吃食,以及一百桶清水。”

“其中一部分是专用于打点、确保我家人与蓝将军家人在宫内不受苛待的。至于其余米面,你们可自行斟酌分配,打点关节、打点人心……我凤双双,不会让真心办事的人白忙一场。”

两人激动得再次伏地叩首,额头触碰冰冷的地面,心中却一片滚烫。

千斤大米!不算另外吃食!还有一百桶清水!即便只从中匀出一半用于打点,剩余的部分也足够他们及其亲信度过一段时日。

贾正拱手作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将军放心!贾某此番回去,必竭尽所能,纵是刀山火海,也要设法将诸位大人安然救出!”

胡公公亦是哽咽难言。有了这一千斤粮食,他和他那几个忠心的小徒弟就再也不用在深夜被饿醒,再也不用眼睁睁看着有人活活渴死。即便宫中断粮,他们也能撑下去,撑到凤家军剿灭蛮族、挥师京城的那一天。

到那时……若是真能拿到那万斤粮食、三百桶水的赏赐……他们就能真正在这场浩劫中活下来了。

亲卫见凤双双似乎有彻夜长谈之意,搬来椅子请二人坐下。

三人一直谈到深夜。亲卫特地煮了方便面给他们作宵夜。热腾腾的面香弥漫在空气中,贾正与胡公公各自吃了三大包,一边吃一边忍不住感叹:御厨精心烹制的羹汤,竟还不如这一碗简简单单的方便面来得香浓暖胃。

临别之时,两人还有些不好意思地将剩下的几包面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得带回去,让家里人也尝尝这难得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