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五色剑典入门

“王玄!”吕静婉的叫声把王玄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王玄回过神来说:“时间不多了,还剩三个多月。我们再去一座剑峰。”

他稍微想了一下,心里就有了主意。

“五行剑峰!”

五行剑峰上有五座剑道宝地,在那儿修行,能快速提升法力。而且王玄正打算转修五色剑典,要是能在五行剑峰吸收五种剑道的力量,肯定能更快练成五色剑典。吕静婉和秦双鱼也能在五行剑峰修行,提升自己的实力。

要是时间够多,王玄甚至还想在五行剑峰凝聚五行仙骨。虽说时间紧,但哪怕能凝聚出一根仙骨,那也是好的。

……

五行剑峰,这片修行圣地,迎来了王玄、吕静婉和秦双鱼三人。

此刻,这儿格外安静,没几个修士。大部分修士还都扎堆在剑祖虚空,一门心思地争取珍贵的剑道传承呢。

五行剑峰没啥复杂的考核,就像一座敞开怀抱的宝藏山峰,谁都能自由进出。

王玄带着两位姑娘,先来到五行剑峰的木之宝地。一进去,浓郁的木之剑元能量就扑面而来,感觉就像掉进了一片由剑之生机汇聚成的汪洋,这些能量对剑修来说,可是提升修为的好东西。

吕静婉和秦双鱼找了个安静的地方,赶紧布置好阵法,接着就全身心投入到新得到的剑道典籍修炼中。

王玄也找了个角落,开始专心修炼五色剑典。这五色剑典修炼得借助五种不同能量,所以王玄没在木之宝地多待,很快就去了其他四座宝地,尽情吸收那里充足的能量。

【五色剑典经验值+1】

【五色剑典经验值+1】

【五色剑典经验值+1】

在外面,王玄要是想把五色剑典修炼入门,起码得花两个月,甚至更久。但在这儿这么好的环境下,才半个月,就已经有效果了。

半个月后,王玄所在的地方突然传来一声轰鸣。

轰!!!!

五色剑典终于成功入门了!

与此同时,他体内原本运转的凌虚剑笈法力,开始慢慢转化成五色剑典法力。有天一剑体的强大加持,这新生成的五色剑典法力显得更加精纯、更强大。

在金之宝地,王玄运转五色剑光里记载的一门秘法,还配合普化仙雷锻体术,对自己的身体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淬炼。

轰隆隆!!!

紫色的雷霆像潮水一样把他身体覆盖,疯狂地淬炼着。在雷霆的洗礼下,他体内渐渐生出丝丝缕缕的仙光,这些仙光可是用来凝聚关键的金之仙骨的。

王玄为啥先选凝聚金之仙骨呢?这可是他仔细考虑过的。金系能量一直以霸道出名,普化仙雷锻体术的力量也刚猛霸道,两者配合,凝聚金之仙骨相对容易些。

他特意选右手手指凝聚仙骨,因为五根手指分别对应五行仙骨,以后修炼五色剑光的时候,光凭手掌就能施展出这威力超强的杀伐仙术!

金之宝地里海量的能量,像奔腾的江河一样涌进他手指,和仙光以及五色剑光里记载的秘法一起淬炼。这么奇妙的淬炼方式,效果特别好。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又一个月过去了。

这时候,金之仙骨已经有淬炼成功的明显迹象了。

“再努力半个月,肯定能凝聚出金之仙骨!”王玄咬着牙,眼神特别坚定。

果然,半个月后,王玄右手食指爆发出一股惊人的锋芒气息。这股气息里,隐隐带着一缕缕神秘仙光,毫无疑问,这就是仙骨凝聚成功的铁证!

紧接着,他用这根凝聚了仙骨的食指施展剑气。

轰!!!!

一道剑气呼啸而出,一下子就把虚空撕裂了,威力大得让人害怕。

“用仙骨催动剑气,居然有这么大威力,太棒了!”王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时候,离他们必须离开剑界的时间不多了。王玄抽空去看吕静婉和秦双鱼修炼得咋样。

她们的修炼速度,肯定比不上王玄。蜃莲剑典和青木剑典对她们来说,都是特别高深的功法,想短时间入门可不容易。

到这会儿,她们虽然还没成功入门,但修炼的时候也有不少感悟,离入门已经不远了。

还好她们都领悟了剑道领域,不然,想把这两门功法修炼入门,可能真得花好几年。

就在离离开剑界还剩十五天的时候,秦双鱼终于成功把青木剑典修炼入门了。到了还剩七天的时候,吕静婉也顺利把蜃莲剑典修炼入门。

“还剩七天时间!”王玄琢磨着,觉得这最后七天可不能浪费,说不定能在这短短时间里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呢。

他仔细回想剑界的各种资料,心里慢慢有了主意。

“去葬剑峰!”

葬剑峰,在剑界里是座很特别的剑峰。整座峰上全是断剑,而且这些剑都不一般,最差也是上品灵宝级别,还有不少通天灵宝级别的断剑呢。传说在葬剑峰最深处,还藏着仙剑残片。

一般情况下,没多少人愿意去葬剑峰。

一方面,葬剑峰上没有完整的剑,而且那些剑碎片和整座峰连得紧紧的,根本拿不走。

更重要的是,葬剑峰特别危险,峰上到处都是无穷无尽的杀伐剑气。就算是化神巅峰的剑修,一进去,也很难挡住这杀伐剑气,一下子就会被撕成碎片。

可王玄却对葬剑峰很感兴趣,就因为这座峰藏着一种特别的机缘——通天灵宝的炼制方法。要是能得到这个方法,以后他就有机会炼出品级更高的通天灵宝宝剑。

天炎剑虽然已经升级成通天灵宝了,但到底只是最低级的,品级不太够。王玄当然想有更强大、品级更高的通天灵宝。

于是,王玄让两位姑娘继续留在五行剑峰修炼,自己果断地踏上了去往葬剑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