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抢书看

第二百八十四章 抢书看

老教授也不急着走,耐心的解答各种问题。

李骁跟在人群里,也被其他人对于学习的热情给打动。

他现在脑子确实好使,上课内容,看过的书,稍稍一回忆就清晰无比。

但也学着别人拿着纸笔,把教授讲的理论知识给记在了本子上。

一直到第二堂课的老师来赶人,老教授才脱身。

落后了十年,所有人对知识的渴望都太迫切了。

中午,李骁回寝室拿饭盒想去吃饭,发现寝室一个人都没有。

昨晚他跟寝室的同学简单了认识了一下,大家都还不太熟悉。

李骁只是记住了这些同学的名字,他们这个寝室都是各专业寝室排满后剩余的安排到了一起。

因此不光有物理系的,还有其他专业的。

李骁正奇怪吃饭的点人都去了哪里,这时又进来一个人。

是他们寝室年龄最大的张红旗大哥,同是物理专业:“你怎么在这儿?”

“张大哥,我回来拿饭盒,你们都吃饭了吗?”

张红旗把桌角摞的拿一摞铝饭盒全抱到了怀里,一手抱着饭盒一手拉着李骁往外走。

铝饭盒里面勺子叮当作响,李骁拿着自己的饭盒被张大哥拉出了寝室。

“大哥,去哪啊?抢饭?”

“啧,抢什么饭,抢书,咱们屋里去过去排队了,先去图书馆,然后再吃饭,饿不死。”

张红旗对李骁很是无奈,这小子,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学习不赶紧拼命学,天天就知道吃,真不知道他咋考上大学的。

被张红旗一路拽到图书馆门口,李骁都惊呆了,好家伙,图书馆门口排了老长的队。

学校藏书优先,很多教材都是油印的讲义,所以这些学生只要是有时间就往图书馆钻,如饥似渴的借阅任何能找到的资料。

李骁再一次被震撼,被张大哥拉到了队伍里。

张大哥找到了寝室其他人,把各自的饭盒都分下去,李骁看到还有人一边排队一边端着饭盒吃饭。

“你要是饿了就去打饭,我帮你排着。”张红旗发完饭盒来到李骁旁边。

“行,那我先去打饭,张大哥要我帮你一起打吗?”

“这感情好,给。)?微)趣:·小¢说}1t {?首÷发¨-”张红旗拿了饭票给李骁,李骁这才发现,他没带饭盒出来。

“给我买两个窝窝头。”

李骁点点头,结果饭票去了食堂。

食堂里吃饭的人不多,李骁感觉,图书馆人太多了,不如好好吃完饭再去。

可室友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他又不好多说,给自己打了一盒米饭,盖上两勺白菜炖猪肉,又要了一勺汤浇上,然后买了两个窝窝头放饭盒盖上端着走。

回到队伍里,张红旗拿起自己的窝窝头就啃,他看了几眼李骁打的菜。

李骁明显感觉他就是很想吃,刚要让一下,张大哥又把头转过去了。

现在国家刚恢复高考,对于他们这种第一批“改革”后的大学生,待遇十分优渥。

每人每个月有二十元的助学金,其中十八元作为伙食费能吃的很饱,还能攒下2元钱当零花钱。

没有学费,住宿费以及教材费,经济困难的学生,长假期间还可以申请车票补贴或者留校自学。

大学生每个月有34斤粮票,根本就用不完,还能用粮票来换别的。

张大哥省下粮票,估计是另有用处。

李骁属于77级,也可以算是78级,他77年参考,78年入学,属于是特殊的一代了。

也赶上了最好的时候,念大学全是国家支持。

吃着自己的饭菜,排着队,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等轮到李骁,他早就吃完了,饭盒收起来往腋下一夹,直接钻进书架格中间翻书。

才恢复教学没多久,许多书籍已经被翻的起了毛边,每天不知道被多少人借阅。

李骁看书速度快,根本不需要一边看一边思考,他只要全部记下来,回头再慢慢学就行。

因此,别人认真阅读,甚至疯狂抄写的时候,李骁一会儿一本一会儿一本。

只要有人放下书,他就过去拿起来翻看。

有同学认出李骁来,见他这样看书,觉得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不是在认真学习。

但毕竟不熟,也要抓紧时间自己恶补知识,所以只是对他的行为暗自摇头,却没有真来管闲事的。

晚上回到宿舍,几个人迫不及待的开始交流,哪怕专业不同,也有相同的课程,可以互相探讨一下。

张红旗带了《普通物理学》,招呼李骁一起学习。

这本书李骁已经翻完了,张红旗提议说一人朗读一段,李骁点点

头,给予配合。

“我之前在厂里上班的时候,经常偷偷看技术手册。”

朗读完,张红旗摸着手里的书说道:“但是那些公式,我一大半都看不懂,现在终于有机会能弄明白了。”

李骁来的最晚,所以他没有赶上刚开学时候大家的自我介绍。

于是好奇的问:“张大哥,你以前在什么厂里上班。”

“武安钢厂。”

“啊?真是太巧了,我也是钢厂员工,我在宁北钢厂。”李骁惊讶道。

“真的吗?你也是钢厂工人?”张红旗听到李骁也是钢厂工人很是激动:“小李你在厂里是哪个车间的?”

“我是技术员,搞设计研发的。”李骁回道。

张红旗一时无语,他也有些不太相信:“你,你这么年轻就是技术员了?”

李骁点点头,这倒也没什么好谦虚的。

“我是通过厂内招考进的。”

张红旗这才露出佩服的神色,他原以为李骁是接了父母班,没想到人家是自考的技术员。

得知李骁是真有知识,张红旗收起书跟李骁请教起过去在厂里弄不明白的东西。

李骁也没端架子,一一解答,并且还给他讲解了自己跟师傅一起改进的高炉结构。

同寝室的人本来都是各自学习,听了一会儿也都逐渐凑了过来。

一边看书,一边听着,有说到一些实用知识的时候,也会七嘴八舌的跟着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