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高考在即
第二百五十二章 高考在即
省内高考日期定在了12月的11、12两日举行。
因为此时没有全国统一教材,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所以教育部提议并报国务院批转的招生工作意见规定,该年高考试卷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命题,自行组织考试。
宁北市作为省内大市,市内以及周边县镇设置了六十多个考点,考生约七万人。
厂里早早就贴上了横幅,就连街道上都开始了走访报考青年家里进行思想教育。
家访的内容就是告诉所有待考生之后无论是上大学,还是上山下乡、又或是继续留在工作岗位都是光荣的,都可以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钢厂车间里也贴着“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复习。”的大字。
为革命而学习,接受祖国挑选,做到“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成了此时的口号。
报考结束后,李骁跟厂里商量,补习班就到11月结束,剩下十天自己复习,准备考试。
原本只是三百多人的补习班,结果报考的时候却有五百多人。
因为成绩不会蒙人,也许人家不来参加复习,是背后下班回家偷偷卷呢。
有了十天的休息时间,李骁是一点也不想看书看题了,他教的都有些恶心。
就算是后世的高考,提前也会有一周的放松时间,全然紧绷着没有好处。
这一次的补习,厂里给了李骁两百块钱的奖金,并且给他放了假。
也算是小发了一笔财,李骁打算考试前趁着放松的时候,去看看姥姥跟姥爷。
不过在那之前,李骁想要好好的睡上一觉。
哪怕他记忆力好,这段日子也确实没少费精力熬夜。
放假后,李骁不管不顾的在家里足足睡了一天一夜,饭都没起来吃。
大姐还以为他累病了,进屋去看了好几次,见李骁真的只是在睡觉,这才稍稍放心。
等李骁睡饱了,他的假期也已经过去了一天。
睡不够人累,睡多了人也累。
见家里没人,知道都去上班了,李骁看看时间干脆动手做了晚饭。
秋菜都买回来了,白菜又是没少买,一部分被大姐腌成了酸菜,一部分码在窗根底下。,?·比@奇o?中~文ˉ网¥t- ;?免2£费¨@阅*?读?¥
厨房边上接搭的小库房里,还存了一堆的萝卜跟土豆,这些都是要吃一个冬天的。
今年家里买秋菜他是一点忙都没帮上,昨天听大姐说,都是李振东大哥帮忙去拉回来的。
不光他们家的,大院里的刘爷爷家,还有其他几户买的多的,李振东都去帮忙。
邻居们过意不去,就自己做点吃的给他们送去。
“大姐,那人家帮咱家拉菜,你准备送点什么给振东大哥?”
晚上大姐下班回来,李骁问道。
李凤闻言,头也没抬的说道:“别人家送什么咱家就送什么呗。”
“那能跟别人家一样么?”
李凤白了他一眼,却没有接李骁的话,只自顾自的进了厨房看李骁晚上做的什么饭。
李有贵今天跟李凤一起回来的,大毛一到大院就跑去找院里其他人家的小孩玩去了。
李骁也跟进了厨房:“大姐,你歇着,饭都差不多了。”
李凤瞅了瞅,李骁做了个萝卜丝炖粉条,肉还没少搁,没贴饼子,焖了一盆的米饭。
还切了一些土豆片,看样子是想炒着吃,再一转身,一大碗的鸡蛋液,估摸着有七八个蛋,旁边还切好了葱花。
“明天你可别做饭了,照你这个做法家里的粮食够吃几天啊?”
李凤把李骁扒拉开:“你起开吧,剩下的我来做。”
李骁撇撇嘴,做饭还让人嫌弃了:“姐,那你再切点肉,炒那个土豆片啊,别干炒,不好吃。”
李凤拉开碗柜的门,瞧着里面那半斤肉现在就剩一小疙瘩了,无奈的都拿出来切了。
吃饭的时候,李骁大口炫着米饭,他不爱吃饼子,但如今家家户户都是棒子面糊糊跟贴饼子。
大锅菜连饼子一大锅就出来了,家里人口多这样好做。
“爸,明天我上我姥家去看看。”
李有贵点点头:“天冷了,你过去了看看你姥家缺啥,我又让人多买了一些煤粉,你反正休息,回头多打点煤球,要是你姥家缺,你就给他们送去一些。”
“哎,知道了。”
李凤开口道:“今年大舅过来送秋菜,我瞅着大舅可是憔悴了不少,那胡子跟头发都老长了,也不收拾。”
“你舅妈没了,谁给他收拾,这么下去也不行,你姥儿他们岁数都大了,地里活还能干多少?光指着你大舅
。”
李有贵早在心里合计了,能不能想法子给小舅子弄个工作。
他这个岁数,腰上还有旧伤,而且也不光是工作的事,要是孩子舅舅过来上班,那还得找个房子给二老也接过来。
眼下李有贵要操心的事多,之前也没想到会突然恢复高考。
原来想着等李骁说对象,看看能不能跟人再窜一下房子,到时候地方要是够大,就接了他外婆一家过来。
现在李骁要是考上了,厂里岗位倒是,可以想办法给他大舅塞车间去。
就是现在钢厂车间人员已经超额了,他大舅又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临时工倒是能行,就是拿李骁的岗位来换,也太亏了。
李骁的工资,上个月就提到68块了,这个月还拿了二百块钱奖金。
李有贵的愁事都写在脸上,李骁问他咋了,他摇摇头。
“你明天先去一趟,看看情况吧,过年问问你姥爷他们,能不能来,咱一起过个年。”
李凤闻言高兴的说这样最好:“我问大舅了,他们队上现在没活了,搞的那个砖窑天冷以后也烧不了,容易裂。”
“行,我明天劝他们来。”李骁放下饭碗接下了任务。
第二天一早,李骁骑着自行车直接去了姥姥家,他啥也没带,奔着去带人来的。
12月份,宁北冷的滴水成冰了。
李骁戴着棉帽子,穿着大棉袄大棉裤跟一双大棉捂子,顶着寒风蹬着自行车。
等到了地方,脸都冻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