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家子犟牛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家子犟牛
“振东大哥厉害啊,还会捕鱼。!g+u+g+e\y/u_e!d?u·.?c.o?m·”
李骁尝了一口,大姐做鱼也做的好吃。
“你慢点吃,有刺儿。”李凤见他大口吃饭,心里高兴。
可鲫鱼刺多,她干脆又去拿双筷子,想帮李骁挑鱼刺。
“哎呀,大姐,我这都多大了还用你挑鱼刺,你赶紧进去歇着吧。”
李凤闻言只好作罢:“那你吃的时候仔细着点啊,吃完了就放这,一会儿我收拾。”
李骁嗯了一声,见大姐说话也不耽误她缝线,目光落在大姐纳的鞋底子上。
“大姐,你怎么又做鞋?我还有鞋穿呢,再说去商店买双多省事啊,又花不了几个钱。”
李骁看那鞋底子的大小,以为大姐是给他做的,顺口说了一句。
哪知他说完看到大姐愣了一下,随后还有些慌乱的样子。
“不是给我的?那大姐你给谁做的?给咱爸?”
可是前阵子大姐才刚给爸做了两双鞋,记得老爸还说不让她做了,家里的鞋够穿。
李骁察觉到了不对劲,饭也不吃了,就盯着大姐看。uu¨看?$\书?君+? ¤最o新|~#章ud?节t¤更[新?o快-
李凤到底是老实藏不住事,解释道:“是给振东做的,他连双出门穿的鞋都没有,我瞧着太可怜了,心想着闲着也是闲着。”
“哦~”李骁抓起筷子,继续吃饭,没多说什么。
李凤心下稍稍轻松了一些,借着客厅的灯继续做鞋。
李骁一边吃饭一边不时看一眼认真做鞋子的大姐。
大姐才二十几岁,往后真就这么守着大毛过一辈子吗?
大毛也总会长大,以后上学、工作、结婚,不会一直陪着大姐的。
而他跟爸的陪伴,也总归是不一样的。
李骁又想了想李振东,虽然比大姐小了一岁,可人实在是不错。
就冲他把自己两个弟弟教的那么懂事有礼貌,人就不可能歪到哪里去。
想到这里,李骁便开口说道:“振东大哥那个人真不错,热心还实在,有什么事他是真帮忙。”
李凤也不知道李骁心里的想法,随口附和道:“是啊,是个好人。”
“哎,他一个大男人带着两个弟弟生活,还没有正式工作,也是不容易。”
“可不是,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好,你可没看他家小老三,穿着他哥的褂子好像套了个麻袋。?[优|o_品?小;·说?.?网?¢ ′最%新?d章·1%节{u~更ˉ新]??快3a”
李凤想起来之前李振西裤子露着腚就想笑,她这人母爱之心泛滥,见不得孩子受罪。
也不光是自己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她也疼,可能也是因为从小就像妈妈一样照顾自己弟弟养成了这么个性子。
“可不是嘛,也多亏了大姐你帮他们缝缝补补,他们哥三个现在才算是像点样子。”
李凤闻言有些不好意思:“也不啥大事,都是邻居。”
李骁感觉铺垫的差不多了,又状似无意的问:“大姐,你觉得振东大哥这人怎么样?”
李凤仔细想了想:“挺好啊,没啥毛病。”
李骁看着大姐认真的在那纳鞋底,有些话也就点到为止了。
因为他还不知道李振东对大姐是个什么看法,这种事,如果真有可能,那也必须得是李振东来主动。
第二天一大早,李骁推着自行车出门。
李凤抱着睡眼朦胧的大毛,叮嘱他去托儿所要听阿姨的话。
李振东今天还是带着老二李振南等在门口,老三李振西一早就自己上学去了。
“李叔、大姐、骁哥早。”李振南高声打着招呼,李振东朝他们点点头。
“早啊振东大哥。”李骁也打了个招呼,然后招呼着振南跟他一块走。
见他背着的挎包里鼓鼓囊囊的,李骁对李振东说道:“振东大哥,不用给振南带饭了,带个空饭盒就行。”
李振东今天就是因为吃饭的事来的,昨天振南跟他讲了,中午李骁给李振南买饭菜吃的事。
他觉得自己弟弟要跟李骁学习将近一个月,总不能天天吃李骁的。
所以今天他又特意在这边等着,从兜里掏出了几斤粮票跟一堆毛钱。
“振南不能白吃,这里有些粮票跟钱,你先拿着,回头我再想办法。”李振东有些不好意思的把钱票往李骁手里塞。
李振南这么大的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他不愿意自己弟弟饿着。
更不愿意让弟弟去白蹭人家的饭菜,划拉了家里,留下小弟跟自己的口粮,这也是多出来的全部了。
李骁连连推拒:“振东大哥,你这是干啥,振南管我也叫声哥,我还能饿到他?再说我们厂食堂的饭票便宜,他也吃不了多少。”
李有贵也是说用不着,让李振东收回去。
“那不行,要是这样,振南你以后到了饭点,你就回来吃。”李振东坚持,并交代了李振南。
李振南连忙跟李骁说道:“骁哥你收着吧,要不然以后我肯定不吃你的饭。”
“哎,真是一对犟牛,好,我收着。”李骁接过了李振东的钱跟票,笑道:“振东大哥,那以后振南中午吃啥,我就说了算了啊。”
李振东知道这些肯定不够,但李骁收下了,他就踏实了不少。
这几天,李振东打算再去想想办法,不光是振西的伙食费,他要是能考上大学,也得提前给他准备些东西。
看着老二跟着李叔他们一起走了,李振东也回家换了一套破衣服出了门。
今天李骁开始正式上课,针对昨天的考试情况,将水平差不多的工人安排在同一课时,这样他教起来也方便。
那个赵老七今天又来了,李骁还以为昨天下了他面子,今天这个人就不会来。
但他来了,李骁也没管他,自顾自的上课。
其中有些人之前念过了中学,但这些年也早就把学过的知识给忘了。
李骁收集来的书不够用,一些要背的就让他们抄,一些数学题就出卷子让他们做,之后下课放学后还留有作业。
有些人自然有抱怨,但正如李骁所说,想参加高考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如果不愿意做,不愿意学,他也不会勉强。
毕竟,能不能考上,他也没有额外的好处,愿意学的他尽心去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