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贪婪的老夫人
第三百五十四章 贪婪的老夫人
关逢雪气的将茶盏重重摔在地上四分五裂,又碎了许多贵重的古董花瓶,怒火才消散了一些。
一旁的嬷嬷皱着眉,“这可怎么办?咱们已经答应老夫人了,若是办不好,老夫人那边该如何交代。”
不过这件事儿的确有些不厚道。
两个孩子刚刚受伤,结果他们就把这两个名额给卖了。
是的,卖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从家中捉襟见肘之后,老夫人就一直想着赚银子的办法。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当然不愿意放弃。
于是,老夫人直接来了一场竞拍,找了许多有钱的商人把名额给卖出去。
当然了,老夫人也不是个财迷,把银子也送到关逢雪这里。
而银子都送来了,关逢雪自然要帮忙。
原以为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无需太过费心神,可谁能想到,陆瑶竟然不管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
而关逢雪也犯了难。
“你说这可怎么办?万要是办不成,祖母那边难道要把银子还回去吗?”
老夫人是天生的财迷,银子竟然已经到手了,自然不愿意射出去。`_?我$?2的-??书£?城(3/ ?}?追^£最′{?新?章?节1{?
可,如果让他去说,心里自然是不情愿。
毕竟这种事情有时颜面。
可,一想到老夫人的那些难听的话,关逢雪只能硬着头皮来到了书房。
书房内。
窦璟枭目光沉沉的,看着调查来的结果。
当年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是许多事仍然有迹可循。
当初的确是有许多的,无可奈何。
边观战时眼见着就要饿死了,万万无奈之下只能够吓死命令让户部筹集银子。
但,银子不会凭空变出来的。
当时的户部尚书,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够对商户人家动手。
挑选来挑选去,最后发现陆瑶的外祖家。
原因无他,陆瑶的外祖家实在是势力太过单薄了,历代从商却又不愿意与商户人家有过多牵扯。
所以才迎来灭顶之灾。
而这件事情看似是户部上书做的,但背地里却有许多人推波助澜。
比如说那位老王爷。
老王也表面上看起来与世无争,但看账本会发现老王爷在此事上也赚了不少银子。
户部尚书先斩后奏,是主谋此事,毋庸置疑。
但皇上后来也知道的,只不过并没有帮其含冤昭雪。
幕后的那只大手 更是背地里得到了不少好处。
当年陆瑶的外祖家可是皇上,而且还是京城首富,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明面上的财产已经归了国库,那暗中的呢?
按照调查结果陆瑶的外祖家看似平平无奇,只知道赚银子,但也是个有智慧的。
知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全面上的财产足以震慑住所有人后,他们暗地里将许多财产放在了暗处。
甚至,大多数财产全隐藏下来了。
那些财产是被人找到了,还是继续藏着呢?
种种猜测在脑海中徘徊。
突然外面脚步声传来,紧接着关逢雪温柔的声音传了进来。
“国公爷,我知道你最近有些辛苦,所以特意拿来了鸡汤。”
关逢雪是正牌夫人。
没有人阻止自然走了进来。
窦璟枭抬头,看到鸡汤却并没有急着做什么,而是淡淡的开口,“说过许多遍了,你身体虚弱就好好养着就行,不必来管我。”
自从前几日大病一场之后,关逢雪的身体更加备受关注。
窦璟枭将库房里许多名贵的药材全部拿了过去给他养身体。
关逢雪对此十分受用,笑嘻嘻的坐下,“其实今日也没什么事,就是想要问问皇家书院那两个名额……”
窦璟枭皱眉,“你是有什么想法……”
要知道这两个名额,他根本没看在眼里。
凭着他在皇上面前的面子,不要说两个名额了,10个8个的也找得到。
只是,却不愿意平白被人利用。
没有察觉到窦璟枭的不悦,关逢雪压低了声音,“这件事情我原本不想参与的,但你也知道我娘家的情况,两个弟弟没办法出人头地了,所以就想着把这两个名额用人情送给别人。”
想了想还是没说实话,委婉的说人情,并没有说银子的事。
可窦璟枭是谁,见关逢雪吞吞吐吐,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这两个名额我并没有放在心上,任你们处置便是了,如果要是想好了,我写一封书信即可。”
想
了想,窦璟枭直接大笔一挥,写了两封推荐信过去,“无论是让哪个孩子去读书,只要带着这两封推荐信即可。”
关逢雪接下书信,不敢置信。
这么容易就拿到了。
一直到回了院子关逢雪仍然觉得有些不真实。
不过也没多想,直接让人把东西拿回了娘家。
……
老夫人看到推荐信笑的合不拢嘴,“好好好,太好了,看看看看我就说了吧,国公府家大业大怎么会和咱们计较这个名额呢,你觉得咱们是不是可以再利用一下。”
他们那个名额的确是卖出去了,但谁说卖出去就不能再有所收获。
老夫人压低了声音,“他们既然能整两个名额,会不会整到更多?”
关大人嘴角抽搐了一下,不敢相信自己亲你要说的话,“您真以为皇家书院的名额是破纸吗?想要多少就有多少,那可是许多人削尖的脑袋也进不去的。”
“更何况咱们把名额卖了,这件事情已经很丢面子了,不要再给两个孩子添麻烦。”
“我知道了,就你们是好人,就我一个坏人是吧?你以为我愿意吗?银子拿回来是为谁?不还是为了你们吗。”
老夫人越想越气,满脸的委屈。
虽说卖了银子在自己手里,但是家里面衣食住行哪样不需要银子。
现在两个孙子还在家里面养着呢,总之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
关大人连忙哄着“好了好了,是儿子的错,儿子不应该如此口无遮拦母亲只有您在家我才觉得有了定海神针,放心吧,儿子叮当什么都听你的。”
“这还差不多,明天把那两个买名额的人叫来,我非要再要出点银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