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供应量大打折扣

崔娴听到蚯蚓,想到的都是它的优点。`我.地*书·城+ *蕞*辛!蟑′劫+埂`辛-快~蚯蚓能进行土壤改良,它通过挖掘地道,有助于土壤通气,使空气、水分和养分更容易渗透到植物根部。

排泄物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自己手里头有不少土壤,每次在耕种之前,都是人工进行施肥、翻耕。要是有了蚯蚓,这些工作可就不用她来完成了。

而且作物在成长过程中,蚯蚓也能提供不少助力。

崔娴凑到几个孩子身边,看看他们挖到的蚯蚓都什么样的。当看到小桶里头的蚯蚓,又大又肥的时候,顿时就让崔娴动了心。

以前看到这种软体动物,崔娴本能的抗拒,浑身一阵恶寒。

但自从进行作物耕种、动物饲养之后,只要是能为她养殖、种植大业提供助力的,都是好东西。

这等品质的蚯蚓,钓鱼实在是暴殄天物了。

看他们轻车熟路的进来,笃定自己的院子里一定有蚯蚓,崔娴可不舍得,让他们都挖走了。甚至,还想从他们手里头,换点蚯蚓来。

崔娴跟他们说,不如去其他地方挖,挖到了可以到自己这里换鸡蛋。一斤蚯蚓换两斤鸡蛋,不过要保证每条蚯蚓,都是活的。

起初孩子们还不太敢相信,蚯蚓还能换鸡蛋。

但见崔娴完全没有开玩笑的意思,顿时就心花怒放。小孩子争先恐后的从院墙翻出去,奔跑着找最好的地方,挖最大的蚯蚓。

崔娴继续收拾屋子,暂时的落脚之地,就在这里了。位置是偏僻了一些,但收拾出来可居住性还是很高的。

屋子里头长时间没住人,有些发霉发潮的味道。崔娴烧热几个大石头,直接用高温进行烘烤。敞开窗户,任由热气、霉气往外散。

等到石头的温度低了,崔娴再次进行加热。一直到屋子里头的潮气、霉气,完全闻不到之后,这才停止。

折腾了半天,崔娴有些口渴。在院子里头架上个炉子,烧了一壶热水。

泡了点买的散茶,估计是初次喝的缘故,觉得不如高碎的味道好。坐在个小椅子上,心里头琢磨张姐那边的进度,到哪一步了。

正琢磨着,忽然听到小孩子你追我赶的动静。果不其然,没一会儿的功夫,小孩子们再次翻墙进来。

她也是奇怪了,大门明明开着呢,小孩子却是喜欢翻墙。

进来之后,争先恐后的往崔娴面前挤。迫不及待的把小桶里的东西,往她眼前递,生怕她反悔了。

十多个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听的崔娴耳根子嗡嗡的。让他们排好队,一个一个的来。

崔娴回到屋子里头,拿出来一筐鸡蛋,还有一杆秤。

先称蚯蚓,再称兑换的鸡蛋。这些个孩子,效率是真高,这才多长时间,竟然就挖到了5斤半的蚯蚓,从崔娴这里换走了11斤的鸡蛋。

孩子们看着桶里头的鸡蛋,双眼亮晶晶的。如获至宝的摸着干干净净的鸡蛋,小心翼翼的抱着小桶。

崔娴看着大桶里头的,在蠕动的蚯蚓……这东西多了,放在一起,的确是不太美观。

抱着易碎的鸡蛋,可算是不翻墙离开了。有孩子临走的时候,问崔娴要是有蚯蚓了,还能不能来换鸡蛋?

“当然可以,有多少拿来多少。”崔娴乐得,多弄一点蚯蚓养着。

“除了蚯蚓,还有什么能换鸡蛋?”有个小孩子脑袋灵活,试探的问了一句。

崔娴一听,这些家伙还有好东西啊。“那你们说说,还能弄到什么东西。”她不确定,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像是野兔啊、鱼啊,自己手里头的数量惊人,肯定不需要从他们手中获取。

小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果然有人说鱼、有人说野兔。不过这些崔娴都不需要,当有人说到蜜蜂的时候,崔娴很感兴趣。

“蜜蜂可以,一窝蜜蜂换两只鸡,但一定是要整窝的。”弄一窝蜂,对小孩子来说难度比较大,崔娴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弄来。

但这回,的确是崔娴低估了这些小孩子的本事。周边野蜜蜂很多,有些小孩子跟皮猴子似的,上树下水灵活的很,听到崔娴说完,都要把孩子们的馋虫给勾出来了。

等到孩子们都离开之后,崔娴赶紧回去入住的旅社。刚进门,就见到满脸焦急的张姐:“云朵你可算是回来了,我们约到李科长了。”

没等‘杨云朵’喘息片刻,直接就被张姐拉着往外走。等到了地方,陈经理已经在包房里等着了。俩人说了几句,关于李科长的情况,没多大一会功夫,贵宾就到了。

席间,‘杨云朵’用南昌话跟李科长交流,获得了后者的好感,也愿意多吐露几分实情。

一个外地人,愿意认真学习对方的方言,那就是对他最大的敬重了。而且‘杨云朵’长相讨人喜欢,谈吐不俗,更是让李科长高兴。

再加上陈经理的酒量很不错,跟李科长你来我往的,一点都没冷场,可是把李科长哄的高兴。

张姐几次跟‘杨云朵’使眼色,觉得这局势,现在很明朗了。

等到酒局要接近尾声的时候,话题终于到了茶叶上。李科长也是很为难,但今日很尽兴,想听听他们都怎么个想法。

宁省那边,一张口就是要20吨的茶叶。李科长刚端起来的酒杯,又重新放到桌子上。

现在茶厂的供应量有限,就算是老客户,也不可能全数给。沉默片刻之后,李科长答应,只能给4吨。

就这4吨,还是看在大家的交情上,他从别人的订单中,挪出来的呢。

陈经理刚要开口,就被张姐给阻止了。有4吨,总比一点都没有强。

知道‘杨云朵’跟他们不是一起的,李科长问她,想要多少。

听她说,砖厂需要10吨,李科长摇摇头,不行,最多就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