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星汉灿烂209

最终还是文帝一锤定音,“此事当以雷霆手段镇压,再辅以安抚之策,双管齐下。”

他话锋一转,语气沉了几分,“至于那些被当地豪族裹挟的无知百姓,若能及时醒悟、自行散去,朕可既往不咎,不予追究。可若是执迷不悟,仍要跟着豪族对抗朝廷,那就休怪朝廷无情。祸首者当众斩杀以儆效尤,其全族一律迁徙至西北、辽东或岭南之地,永不得回返原籍。”

文子端冷笑一声,“父皇所言极是。西北、辽东、岭南三地地广人稀,他们若是想要多开垦些土地耕种,朝廷也不与他们计较。只当他们悔过了。”

底下的臣子变了脸色,陛下这计谋也太狠辣了,西北、岭南、辽东,这三个地方哪一个处是好相与的。

西北苦寒难耐,且还常有蛮族侵扰。

辽东之地常有边患,鲜卑、蛮族时常寇边,不说冬日苦寒,去了那边连性命都难有保障。

岭南湿热多毒瘴,还有遍地的毒蛇蚊虫,寻常人根本适应不了那样恶劣的环境。

这三地哪一处都不是能安稳度日的地方,说的好听是迁徙,其实和流放又有什么区别。

所谓的“悔过”,不过是让这些豪族全族在蛮荒之地受苦,永无翻身之机。

文帝沉声道:“诸卿,近日各州郡豪强抗令,滋扰生事,致使度田令推行受阻,百姓惶惶。此等乱象若不及时平定,恐动摇国本啊!”

文帝端坐御座,目光扫过殿内群臣,“太子,朕命你亲率大军,持节坐镇中军,总领此次平乱诸事,节制地方驻军,调度粮草军备,务必扫清各州郡抗命势力,确保度田令在天下各州郡顺利推行。此事关系江山稳固、万民福祉,不得有半分差池!”

文子端即刻起身离席,撩袍跪地,双手高举过头顶,朗声道:“儿臣接旨!定不负父皇所托,荡平各州乱势,力保度田令畅行无阻,绝不辜负父皇的托付与天下百姓的期盼!”

文帝接着又安排了平乱将领事宜。

正事议毕,文帝留下了文子端和霍不疑。

待殿内只剩三人,文帝神色稍缓,“老三,关于温慕远失踪一事,务必封锁消息,太子妃有孕,不要让她知晓知晓这个消息,她如今正是需要静养的时候,免得担忧太过,动了胎气。”

文子端面露难色,“父皇,太子妃掌管大半宫务,温家之事她的那些婢女不敢瞒她,此时她怕是已经知晓了。”

文帝叹了口气,“既如此,你今日便多费些心,好生安抚照料,莫要让她忧心过度。”

文帝又看向霍不疑,“子晟啊,此次你领兵出去平乱,战场凶险,务必记得保重自身。朕在都城等你们大捷的消息。”

温辞刚收到温家传来的密信原来,原来温祁尚未踏入琅琊郡境时,便已察觉此地暗流涌动。他提前派遣暗卫潜入查探,很快便从蛛丝马迹中推断出琅琊太守与地方豪族往来诡秘,似有勾连。

他不动声色,只装作浑然未觉,暗中却早已布下眼线,备好了应对之策。

入郡之后,温祁故作全然不知,依旧按常例处理公务,与太守、豪族周旋,实则早已摸清对方勾结的脉络与把柄。

待时机成熟,骤然发难。

设局将一众豪族族长诱至郡衙,趁其不备下令合围,一举诛杀了暗中操控地方的核心势力。

紧接着又拿出早已搜罗好的罪证,将参与勾结的数名官吏当众拿下,或罚或诛,以雷霆手段震慑得整个徐州官场。

琅琊太守狗急跳墙,数次派遣刺客刺杀温祁均以失败告终。

最终,琅琊太守和温祁亲自前去田亩之间监督官吏丈量田亩之时,派遣甲兵截杀。

温祁虽遭太守领兵围杀,虽受了些皮肉轻伤,却凭借先前部署的退路,已经脱出险境,如今已秘密辗转至东海郡的温氏别院,调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