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星汉灿烂179
温辞听说文子端出宫后,直接去了无名山,便知他是去做什么了,定是为了霍不疑操心。
她望着窗外廊下摇曳的竹影,忍不住轻哂一声。
她有时是真想撬开文子端的脑袋,看看他一天到底在想些什么鬼东西。
父皇明明把半数的奏折都拨给了他处理,他每日忙得脚不沾地,偏还能挤出心思操心旁人的事。
他是怎么做到,这么忙碌,又这般悠闲呢?
每天不是操心这个就是关心那个,他和和文帝不愧是父子俩,还真是一脉相传啊!
温辞想着,还是父皇派给他的折子太少了的缘故。
时光流转,转眼已是三年。
自文子端被立为太子后,文帝终于切实感受到,有这样一位能干的储君坐镇东宫、分理政务,是何等的省心惬意。
朝堂诸事,文子端皆能料理得井井有条,新政推行得顺畅无阻,地方吏治的弊病逐一厘清,连带着往日里总爱上门烦他、喜欢扯皮的臣子,都少了大半。
原因无他,太子殿下积威甚重、治下极严,有时只需要他的一个眼神,几句训斥,比他这个皇帝还好用。
习惯繁忙的人不能突然闲下来,一闲下来,就想找些事来做,不然心里空落落的不得劲儿不能突然闲下来,一闲下来,就想找些事来做,不然心里空落落的不得劲儿。
文帝瞧着自己如今清闲的日子,又想起家里的小辈们,渐渐生出些“闲愁”来。
他自己儿女众多,再看看他自己儿女们,一个个都是不成器的。
他数数孙辈,自己的儿女生养的孩子加起来,竟还没他一个人生的多,这怎么可以?
他也想体验一把被孙儿孙女围着喊“皇祖父”、抢着要零花钱和饴糖的热闹劲儿,可如今别说热闹了,连凑齐一群闹着要糖的孩子都难。
他越想越觉得他的这些儿女们实在无用,连生孩子的这点“优点”都没有,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
最先被文帝盯上的,是长子文子昆。
在孙氏的事情上,他一直觉得亏欠了长子,这次卯足了劲想给他挑个才貌双全、贤惠大方的新妇。
反正不管儿女,好歹膝下能有一个,也不至于晚年孤单。
可没等他把筛选出的贵女名册递到长子面前,那知,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文子昆当晚就逃出了都城,一路往二公主夫妇外出游玩的地方去了。
并给文帝留言说,他不愿成婚,更愿效仿外大父。
寻一处山深林静之地,结庐筑舍,开辟园圃,闲来种些蔬果草木。
平日里,案头煮酒、灯下读卷,偶有闲情,便携一壶薄酒、几卷旧书,寻访好友,或是沿溪而行、登山望远。
兴起时,写词作赋,弹琴赏月,自在安然。
文帝心里生气,差点就要派人将文子昆抓回来,想了想,还是算了。
长子自从辞了太子之位,这小日子过的悠闲,且在容他过几日不受管束的日子吧!
文帝眼看长子指望不上,如今他也不好说自己的长子,便将希望寄托在太子身上。
朝议结束,文帝特意留下文子端,“老三啊!阿昜也大了,阿晓都会喊‘祖父’了,你和太子妃也该再给阿昜添一个弟弟妹妹了。”
阿晓是温辞和文子端的次子,如今已经,刚过了周岁不久。
文子端正端着茶碗的手顿了顿,有些意外地看向文帝,“阿昜都有一个弟弟阿晓了,这还不够吗?太子妃和儿臣事务繁忙,哪有那么多时间照看孩子。”
“才两个孩子就够了吗?老三,你还没女儿呢!你瞧你,眉眼清隽、容貌俊朗,太子妃更是明眸皓齿、仙姿玉貌,你们俩这等好样貌,若是能生个女儿,定是个粉雕玉琢的小白玉团子。你别把你和你新妇的好容貌浪费了,女儿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