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修行无岁月
洞内正阳盘膝而坐,将神识如同细网般铺散开去,远超洞穴范围,覆盖周边数十里沙海。在几个关键的沙丘高点、潜流暗河入口以及可能的风口,他悄然布下了一枚枚以自身神念勾勒的简易示警符箓。这些符箓无形无质,一旦有超过一定强度的灵力波动或陌生气息闯入范围,便会立刻在他心湖中泛起涟漪。
接着,他取出一些空白符纸和朱砂,凝神静气,开始绘制“小挪移符”。此符虽不能远遁千里,但在关键时刻足以瞬间脱离险境,是保命的上佳手段。他深知西漠暗流涌动,自身状态未复,且带着两个重伤之人,必须做好万全准备。符笔勾勒间,空间之力微漾,一张张泛着银光的符箓在他手中成型,被他仔细收好。
做完这一切,正阳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真正定下心神。
他闭上双目,意念沉入紫府,那篇由葛玄祖师亲传的《归一道经》总纲如同金色篇章,缓缓展开。
归一道经总纲,如同宇宙初开时诞生的第一缕道纹,深深烙印在他识海深处。其内容浩瀚如星海,博大精深,远非他之前所修的任何功法可比,其中不仅涵盖结丹境功法,元婴、化神境总纲也赫然在列,正阳试着将心神投入元婴法门中,只感觉神识瞬间被海量难以理解的横竖撇勾占据,识海仿佛要被炸开一般。
正阳连忙将心神从其中撤出,如今他的神念根本无法支撑他去参悟,他把神念完全放在结丹境法门,才发觉根本不像那日苏老头教给他的心得那样简单地教导如何吸纳灵气、淬炼金丹,而是直指“天地一气,万物归元”的本源大道。
经文阐述,天地万物,无论清浊阴阳,皆源于混沌一气,分化演变而成。修行之途,并非一味掠夺外界灵气强化己身,而是感悟自身与天地本为一气的联系,以内丹为枢机,引动天地共鸣,调和内外,最终达到“天地为我,我为天地”的至高境界。
对于结丹境,经文有着颠覆正阳以往认知的阐述:“金丹者,非死物,乃先天一炁聚散之枢机,阴阳造化之雏形也。其旋动非为固守,实为沟通天地之桥;其元液非为积蓄,实为衍化万物之基……”
以往,正阳修炼,多是按部就班运转五雷掌心法,引导灵气沿特定经脉运转,炼化为元液储存于金丹,使用时再调动出来。虽因混沌金丹而元液精纯磅礴,却总觉有几分滞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今,参照《归一道经》的感悟,他内视己身,顿时豁然开朗。
他“看”到,自己丹田内的混沌金丹,其旋转并非简单的自转,每一次转动,都暗合某种玄奥的宇宙韵律,仿佛一个微型的混沌旋涡,自然而然地牵引着周身虚空中的天地元气,无需刻意运转功法,便有丝丝缕缕精纯的能量被汲取而来,融入金丹,淬炼着元液。而元液的流淌,也不再局限于以往认知的经脉路线,而是随着金丹的律动,自然而然地通达四肢百骸,甚至与穴窍、与外界天地产生着微妙的交互与共鸣。
“原来如此……以往我催动元液,是‘驱使’,是‘命令’,故而总有隔阂,有力未发尽之感。而现在,应是‘引导’,是‘共鸣’,让元液如其本性般自然流转,发挥其真正威力!”正阳心中明悟,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畅感流转全身。
他尝试着调动一丝元液,依照归一道经的法门,不再强行约束其形态,而是以神念引导其“本性”。只见指尖那缕灰蒙蒙的混沌元液,竟如同活物般轻轻扭动,内部细微如尘的造化归墟之力生灭不定,心念微动间,便可随心化作至坚至锐的枪芒,或至柔至韧的水波,甚至模拟出细微的五行特性,变幻由心,如臂指使。
他沉下心重新锤炼打磨自身的根基。神识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引导着元液一遍遍洗刷着经脉、穴窍,甚至深入金丹核心的道纹之中。
混沌金丹旋转起来,吞吐着从虚空和脚下微弱灵脉汲取来的能量。金丹表面三色混沌道纹变得更加复杂,仿佛蕴含着星辰生灭的至理。整个金丹的颜色愈发深邃内敛,趋于一种混沌如鸡子、返璞归真的暗沉色泽,但其内部蕴含的力量,却愈发磅礴恐怖。
元液的性质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在极细微处观察,可见无数比微尘更小的混沌气旋在自行运转,每一个气旋都仿佛一个独立的世界,生灭之间,衍生出无穷力量。其重量似乎未变,但每一滴元液蕴含的“道”与“力”,却沉重了数倍不止。
同时他并未放下对其他神通秘术的磨砺。
破云枪意与归元意念结合。那一点寒芒不再仅仅是锐利无匹,更带着一种“化万法为一气”的霸道。心念动处,枪意可如潜龙在渊,引而不发;亦可如星河倾泻,撕裂苍穹。他甚至尝试将一丝造化归墟之力模拟枪意形态,竟也能爆发出惊人的杀伤力,仿佛自身每一处都可化为无坚不摧的枪锋。
内五行雷力如今以归一道经总纲为指引,对五行生克、阴阳衍化的理解达到了全新高度。五脏对应五行,心念微动,肝蕴乙木雷、心蕴丙火雷、脾蕴戊土雷、肺蕴庚金雷、肾蕴壬水雷,五行雷光不再需要刻意调动,而是随金丹运转自然衍生,流转周身,淬炼体魄神魂的同时,亦可随时爆发出狂暴的毁灭之力。五雷交织,隐隐有衍化混沌神雷的趋势,威力不可同日而语。
感悟造化归墟之力那一点破灭与造化并存的真意,一指指出,不再是简单的灰芒,而是指尖前方的空间微微扭曲塌陷,形成一个极其微小的黑洞般的奇点,吞噬湮灭一切触及之物,随后又有一点极微弱的生机自奇点中诞生,仿佛完成了某种轮回。指力更加凝聚,穿透力更强,且带着一种法则层面的侵蚀力。
修炼无岁月,沙漠中的日升月落,仿佛只是洞外模糊的光影变换。
正阳完全沉浸在这种深层次的悟道与修炼之中。他的气息日益深沉,如同蛰伏的洪荒巨兽,体内奔流的元液轰鸣声渐渐低沉,转化为一种更宏大、更内敛的道音,仿佛与这片古老沙漠的地脉产生了某种共鸣。
洞穴内积累的灵气几乎被他吞噬一空,脚下的微弱灵脉更是被汲取到了枯竭的边缘。但他与外天地的沟通却愈发顺畅,即便在这灵气稀薄的西漠,也能从浩瀚虚空、从炙热沙砾、从呼啸狂风之中,提炼出丝丝缕缕远比沙漠中稀薄灵气精纯的天地灵气,从虚空中被汲取而来,融入金丹之中,淬炼着元液,滋养着道基。
他沉浸在这种玄妙的感悟中,结丹中期的修为在飞速巩固,因连番恶战和重伤留下的些许暗痕被逐一抚平,金丹愈发圆融璀璨,三色道纹交织,散发出混沌初开般的古老气息。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
这日,正阳周身气息猛地一涨,旋即又缓缓收敛,变得愈发深邃内敛。他缓缓睁开眼,眼底深处仿佛有星云生灭、混沌流转的异象一闪而逝。
结丹中期彻底稳固,他甚至清晰地触摸到了那一层通往结丹后期的无形壁垒,只要积累足够,感悟加深,突破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归一道经,果然夺天地之造化!”正阳心中震撼难平。这不仅仅是修炼速度的提升,更是对力量本质认知的颠覆。他现在调动一丝元液,其威能和使用效率,远超过去同等数量数倍!对周遭天地灵气的感知和牵引也变得更加敏锐和自如。
他缓缓抬起手,指尖一缕混沌元液浮现,不再是简单的灰蒙色,其中隐隐有细微如尘的符文生灭,心念微动,这缕元液便可随心化作攻防之态,甚至模拟出些许五行特性,变幻由心。
“以此经为基,我的造化归墟指、破云枪意,威力至少能提升三成以上!若是能结婴……”正阳眼中爆发出灼热的光彩,对未来的道途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修为精进,神识也随之大涨。他心念一动,先前布下的数十里范围内的示警符箓如同星图般呈现在心湖中,一切平静,唯有风沙的呜咽和地脉微弱的流动。
他看向依旧沉睡的龙浩然和蒙面女子,眉头又微微蹙起。
在他精心照料下,龙浩然所化的青色小蛟粗壮了不少,鳞片重新泛起暗青光泽,虽然依旧未曾醒转,只会依偎在他或者蒙面女子身边呼呼大睡,偶尔梦中活动,调皮地缠绕正阳的手腕,或用脑袋亲昵地蹭蹭那昏迷女子的脸颊,发出细微的“嘶嘶”声,似乎本能地觉得亲近。
而蒙面女子伤势也稳定下来,气息维持在结丹初期,不再恶化,但依旧昏迷不醒,容颜苍白,仿佛沉睡的玉像。
随着他对《归一道经》的领悟加深,感知变得更加敏锐入微。他隐隐察觉到,在女子丹田最深处,似乎存在着一个极其微小却极度纯净的点,其至阴至寒却黯淡无光,其道韵失去平衡,原本相融的一种力量仿佛被某种力量强行撕裂了。
“阴阳失衡……道基割裂……”正阳若有所思,“莫非与她修炼的功法,或者其本体有关……难道她是某种特殊的道体?”
他尝试着调动一丝极其微弱的、蕴含《归一道经》调和意境的元液,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个黯淡的“点”,试图调和激发其一丝活力。
然而,就在他的元液即将触及的刹那,那个“点”猛地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一股极其微弱却本质极高的排斥力涌现,将他的元液轻轻推开。
正阳立刻收手,心中骇然。好强的本质!即便主人重伤至此,其本源力量依旧不容外界轻易触碰。
“看来,寻常方法难以助她快速恢复,必须找到能调和或补充其本源之力的天地灵物,或是等待她自行苏醒后修炼恢复。”正阳暗自沉吟,“当务之急,还是先尽快提升自身实力,拥有足以保护他们、并在这西漠立足的力量。”
他看了一眼洞外昏黄的天空,重新闭上双眼。
《归一道经》的浩瀚篇章再次于识海中浮现,这一次,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巩固修为,而是开始真正深入感悟其结丹篇的奥义,向着结丹后期发起冲击。
洞穴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只有元液流淌的微弱嗡鸣,以及沙漠永恒的风声,在洞外呜咽作响。正阳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下,仿佛与这片荒芜的天地融为了一体,唯有那逐渐凝聚、愈发磅礴的气息,预示着风暴正在平静下孕育。
不知过了多久,洞穴内的寂静被一股无形却磅礴的威压骤然打破。空气仿佛凝固,细小的沙砾在石壁上簌簌滚落,那缕微弱的地脉灵机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骤然紊乱。正阳周身缭绕的混沌气息如同潮汐般涨落,三色道纹在丹田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旋转、碰撞、融合,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光芒。
结丹后期的壁垒依然坚若壁垒,一股冰冷浩瀚、带着滔天怒意的恐怖神念,如同九天银河倾泻,无视了正阳布下的所有隐匿阵法与警示符箓,轰然降临这片小小的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