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败叶秋山
果然,这时突然一声冷笑传来,只见朴熙载身后一人道:“陈状元要留清白在人间,但在下于神京所见,江南出身的士大夫为藏一画却拒赈河北饥民,南直杜氏万亩良田尽逃赋税!”
“岂若我朝鲜士子……”
“三年不食肉,俸米皆济孤;”
“白衣赴战阵,死国如归乡!”
“前不久,我朝鲜征伐对马,正为护儒道于沧海,然大梁上下,不仅不为我朝鲜欢欣鼓舞,反而遣使诘责,不知公又作何想?这清白,大梁清白了没有?与我藩属清白了没有?”
“还是仅仅停留在状元公的诗中?”
此人的话刚刚说完,周围大梁士人的脸色顿时变了。
可却无人敢站出来反驳。
关键是这人嘴太毒了,而且说得还确有其事。
他口中的江南士大夫就是前段时间给陈凡报信的那个吏部清吏司陈延庆。
前不久,河北青黄不接,百姓多有流亡,朝廷号召士绅赈济,有司找到陈延庆,陈延庆却说他家中清苦,没钱。
可转天他花了三万两白银从另一藏家手中购得《弇州山人四部稿》,一时之间,京中议论纷纷。
至于南直杜氏,自然说得就是杜朝聘他家的事情了,因为苏时秀的事情,杜家被松江士绅交章弹劾,最后曝出此事,想必这朝鲜人也是听说了,故而拿来在这里说事。
被人家揭了老底,在场之人当然没脸反驳。
不过陈凡依然脸上挂着笑容,拱手对那人道:“敢问足下是……”
那人倨傲昂首道:“我乃朝鲜科举别试,王上钦赐的探花崔孝允。”
刚刚那朴熙载都不敢在他这个宗主国状元面前自称“状元”,没想到这崔孝允却装起来了。
但作为宗主国的状元,面对藩属国的探花诘责,若是直接上前反驳或是回答,那就太失身份了,所以陈凡只是微笑不语。
好在一旁的祝咏见状,冷冷一笑:“崔探花岂不闻《论语·子张》‘君子不器’?
某官藏画丧仁,不过一‘破甑’耳!杜氏逃税背义,实为‘朽木’哉!
昔子贡问‘乡人皆好之’,夫子曰:‘未可也’——
今君只见败叶,便谤青山,
可是侏儒仰面,骂天太低?!”
实话实说,祝咏的反驳还是很有水平的,可惜对方只是一味冷笑,显然在对方看来,在丢脸的事实面前,他觉得祝咏的辩解十分苍白。
有了祝咏的铺垫,陈凡这时才开口道:“久闻咸镜崔氏乃是朝鲜首屈一指的大族,族中名将辈出,听说崔探花就是出身咸镜崔氏?”
崔孝允洋洋得意:“我崔氏忠孝传家,我崔孝允正是出自咸镜崔氏。”
陈凡既然受韩鸾所托,这段时间以来也不是什么准备工作都没做。
首先他通过苗灏的关系,查阅了大梁朝廷关于朝鲜的一些记录,比如《大梁一统志》等书,然后还跟车纯聊了聊,因为太仆寺常从朝鲜买马,所以太仆寺中不少官员对朝鲜很熟悉。
陈凡听到崔孝允那骄傲的话后,心中嗤笑一声,面上却依旧和熙道:“刚刚听崔探花那句三年不食肉,俸米皆济孤;白衣赴战阵,死国如归乡之诗,写的真好。”
崔孝允虽然表面上目空一切,但听到是大梁状元亲口褒扬,心中还是非常得意的,只见他随意拱了拱手,语气稍稍放软道:“谬赞!”
谁知陈凡话锋一转,微微一笑道:“确实是谬赞!”
围观众人全都被他这个突然掉头转向的话搞得呆愣当场,尤其是崔孝允,刚刚心里还觉得这个大梁状元知情识趣,心里正美着呢,谁知人家当场翻脸比翻书还快。
只见陈凡依旧笑道:“听闻咸镜崔氏在朝鲜强占民田十万结,何来的白衣济孤之说?”
此言一出,朝鲜三人脸色大变,尤其是崔孝允,脸红的几乎滴出血来。
这年月,因为消息传播闭塞,就算是大梁最亲近的藩属朝鲜,大梁人对其了解也少得可怜。
陈凡翻阅《大梁一统志》时,见《四夷风土记》中的记载朝鲜的部分上面说:“朝鮮人。父母死則壑葬水葬瓦葬,而崇佛喜巫。户外脱履常坐地上。白昼市井,男女携手并行,善誘,使酒。”
但经过跟太仆寺那些去过朝鲜的官员交流后,陈凡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这时候的朝鲜,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是十分重视晦庵家礼的。
也就是朱熹理学那一套。
事实上,朝鲜这个国家,对于理学有着变态的执着。
另一个时空中大明都灭了,但他依然坚持自己是华夏衣冠的传承,朝鲜使臣出使大明的记录名字叫《朝天录》,但出使清朝的记录却叫《燕行录》,燕行,也就是出差的意思,两者之间的差别由此可见。
陈凡见崔孝允等人脸色大变,知道自己收到的消息没错了,十万结,一结就是可以产二十石的土地,十万结在朝鲜就相当于990平方公里的土地,若是以后世论,相当于首尔面积的1.6倍,在这个年代,这么多土地的年产相当于朝鲜劝过税米的五分之一。
这么多田,要说全都是他崔家自己开垦出来的,鬼都不信。
陈凡都不用猜,灾荒抵押、诉讼侵占,投献为奴,大梁士绅有的手段,朝鲜这种小作坊下料只会更猛更肆无忌惮。
“对了,还有崔探花诗中的【白衣济孤】之说,我听闻,在朝鲜收容故而后一般都会签订【养子文书】,有没有这件事?”
听陈凡连《养子文书》都知道,朴熙载、金明圭二人脸上的表情更难看了。
“据说这文书规定,成年后,所谓的养子需要为崔氏服结负【也就是土地劳役】三十年?”
“哦!我还听说,这些所谓的孤儿,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孤儿,而是在你们朝廷查访时,你们逼着这些人穿上孝服,然后让佃农谎称【丧家济孤户】,然后逃避官服田赋核查的一种手段,是也不是?”
“所以,相比于我大梁的【败叶】,你们朝鲜的两班士大夫,却是【秋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