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又晕
皇帝自然不可能记得每一位臣子的籍贯,但恰好刚刚杜宪自报家门,说他是松江府人,如今松江被倭寇攻破,这家伙急火攻心,竟然直接晕厥了过去。
殿上一下子倒下去两个,这朝会也乱了,周围与孙旵、杜宪关系不错的官员,有用袖子扇风的,有猛猛掐二人人中的。
折腾了好半天,二人这才幽幽醒转过来。
杜宪刚醒过来,咕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臣家就在松江,松江城破,臣家一家老小七十余口恐怕已遭不测,求陛下重责东南五省督师苏时秀,就是他颟顸无能,才让松江阖府遭此大难。”
“是啊!”有南直隶籍贯的官员立时便走出几人来,其中一人道:“陛下,南直隶向来是我大梁的财赋重地,若那倭寇今天来,明天走,长此以往,可如何是好。”
“再说了,祖宗陵寝尚在南都,若是太祖在天之灵知晓此事,他老人家会怎么想陛下,怎么想我们这些臣子,臣万死,恳求陛下将苏时秀下狱拿问!”
“苏时秀去了东南一年,东南五省官员、钱粮任其调遣,他钱花了不少,却连个拿得出手的战绩都没有,简直无能。”
“对,无能!”
这时,殿上纵使有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马科,六科几位科长等苏时秀的同党,但面对松江府被攻破,众南直官员义愤填膺的档口,他们噤若寒蝉,谁都不敢出头触这个霉头。
而作为内阁首揆的韩鸾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大吃一惊,但他久于官场,比这还要糟糕的消息他都经历过,所以事情发生后,他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在观察弘文帝的脸色。
不过让他奇怪的是,此时的皇帝脸上并没有想象中的愤怒,当然,更不可能有喜悦,怎么说呢?给韩鸾的感觉,皇帝脸上的表情似乎是……古怪?
对。
没错。
就是古怪。
按理说这倭寇肆虐,遭殃的是陛下的子民,让朝廷好大个没脸,皇帝正应该雷霆震怒才是,可……
想到这,韩鸾突然开口道:“陛下,刚刚松江府的事情,是不是还有未尽之言?”
果然,弘文帝脸上的古怪之色更加明显了,他盯着一脸义愤填膺的杜宪,然后转头看向首辅:“没错,倭寇于五日前先以小股人马骚扰驻守松江南桥的团练,只眨眼间就攻破了泰州团练的驻地,泰州团练团丁四散而逃,就连永顺宣抚使的儿子都差点折在里面。”
杜宪闻言心中更气:“臣刚刚就曾说过,这群团练就是些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战,臣请陛下将靡费朝廷军粮赋税的陈凡等人统统下狱,严刑拷问,看他们是不是从中折了好处。”
弘文看了杜宪一眼:“朕的话还没说完。”
杜宪见皇帝脸上带有不悦之色,此刻尽管心中再也愤懑,也不敢再说。
弘文见他消停了,于是缓缓开口道:“就在泰州团练营寨被攻破的时候,海陵团练与兴化团练用火铳击伤贼酋,后又以马队将其生擒。”
弘文帝这话一处,朝堂上顿时轰然。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这团练兵就是个样子货,而被倭寇包围的永顺土司兵,那可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不然朝廷也不会千里迢迢下旨,让永顺土司彭家带土兵出湘水,来到浙直抗倭了。
可就是连永顺土兵都打不过的倭寇,竟然被陈凡组建的海陵团练打败,且生擒了倭寇头目?
若不是皇帝金口说出,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刚刚一群攻击海陵团练的官员,如杜宪、阎本之流,此刻都茫然的看着彼此,难以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
可是,皇帝的讲述还没有结束。
“骚扰团练兵的倭寇只是小部,倭寇大部约贰仟余,乘着海陵兴化团练与其小部对峙之时,乘夜越河,偷袭松江西城。”
说到这,弘文作为皇帝,自然没有义务给臣子们解释一切,而是对魏然道:“你将南京守备衙门的塘报说给诸臣工听一听。”
群臣们都傻了,不是,东南倭情,不是应该苏时秀这个东南五省督师上报吗?怎么会由南京守备衙门报告?
众人的目光“刷”的一下看向顾敞。
顾敞也傻了,我不知道啊,你们别看我。
那魏然是个口齿伶俐的小太监,皇帝让他来讲,于是他便绘声绘色说起了那夜的事情。
原来,就在陈学礼用“空城计”使得新三郎不敢在夜里轻举妄动之后。
沈彪带着何凤池马不停蹄赶往松江府。
就在松江西城墙倒塌,倭寇蜂拥冲进松江府的时候,海陵团练犹如神兵天降,在西城各巷口,使用鲁密铳击溃了最先冲进城的倭寇中的悍勇之辈。
松江丨代理知府,前工部尚书陆树声等官绅,在听到松江城破的消息后纷纷选择投缳自尽、与城偕亡,海陵兵的及时到来,救下了这两人。
“倭寇已经挖塌城墙,自然不甘心就此退走,倭首平野义弘派倭寇猛攻西门。”
“海陵兵一边借用巷道与倭寇周旋,一边用民众家中的砖石堆砌街垒。直至次日天亮,倭寇竟不得寸进。”
“天亮后,百姓得知有海陵兵进驻,信心大增,代团总沈彪派人协助皇甫知府一边安定民众,一边用陈凡故智,鼓励百姓上城据守。”
“眼看着我大梁士绅众志成城,寇首平野义弘束手无策,于是……”
说到这,魏然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杜宪。
杜宪心中“咯噔”一下,怎么?接下来还有我家的事?
“倭首平野义弘于偷袭松江府之前,抓住了提前得知消息逃走的杜学士儿子杜朝聘。”
“哗……”朝堂上顿时轰然一片。
杜宪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又是一黑,但此刻他强撑着不敢倒下,声音嘶哑,带着恐惧和祈求的目光对魏然道:“我儿朝聘怎样了?”
“杜学士之子,呃,或受倭寇要挟,竟来到城下,要求松江府打开城门,当场被陆老部堂拒绝。后倭寇又挖了杜朝聘的一只眼送入城中,要求松江府筹齐白银十万两,不然就当场要了杜公子的命。”
听到这,杜宪再也支撑不知,“啊”的一声惨叫:“我的儿啊!”
随即“咕咚”一声,再次晕倒,可这次,僚属们再怎么折腾,这杜学士也醒不来了。
弘文怜悯的看着杜宪,或许这时候装晕,也是一种幸福吧。
他挥了挥手,很快便有几个殿外的大汉将军将其拖走。
几个大汉将军都是粗人,拖拽的动作十分粗鲁,一众官员眼睁睁看着这几人拖着杜宪朝殿外走去,经过门槛时,竟也不知道抬一下。
众人心里不由生出一个古怪的念头:“刚刚还意气风发的杜学士,这时候却看着像是个丧家的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