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顾岩投靠南阳公主
第三百零四章 顾岩投靠南阳公主
南阳公主心中一惊,脱口而出道:“父皇要离京?去往何处?如今北疆虽暂平,但朝中局势紧张!”
她适时止住了话语,但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微$£?趣?>小{说=|,网?] u更2?新+[t最2§?全\?±她深知父皇近年压力特别大,而且,这种压力还是自己的夫君给的。
宁帝抬手打断了她,眼神复杂,其中混杂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渴望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叹息道:“去处你也知道,瀛洲岛之行,关乎国运,亦关乎朕之道途,非去不可。”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也更加严肃,正容道:“南阳,朕诸子女中,唯你聪慧敏达,常怀社稷,且有胆有识。朕思虑再三,决意由你来暂代朕,监理国事。”
“什么?我?”南阳公主纵然有所猜测,但亲耳听到父皇说出“监国”二字,仍是震惊万分。历朝历代,罕有公主监国的先例。
她立刻起身,屈膝道:“父皇!此事万万不可!儿臣乃一介女流,才疏学浅,如何能当此重任?朝中尚有太傅等人辅佐,哪里需要儿臣辅佐,随便找一位皇子就可以了。”
宁帝并没有隐藏自己的心思,直言赵穆对皇权的威胁。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绢帛,郑重地递向南阳公主。
“这是朕留下的密诏。朕离京后,若朝局有变,或朕……逾期未归,你便可凭此诏书,册立新君,你调动必要之力,稳定大局。尤其要确保赵穆及其麾下大军不至生乱。他对朝廷、对你,还算信重,这是关键。”
南阳公主接过那卷沉甸甸的密诏,感觉如同接过了一团炽热的火炭。她看着宁帝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托付,以及深藏其后的隐忧,瞬间明白了许多。
宁帝此行,恐怕并非简单的寻仙访道,其中必有极大隐秘和风险。他将这密诏和监国之责交予自己,近乎是在安排后路。
她的心跳得飞快,血液中既有被信任的重压,更多的是兴奋,当年的自己不就是想成为一代女帝的吗?
现在机会似乎到自己手中了。
“父皇……”她声音微颤,却清晰有力,正容道:“儿臣……领旨。)x如′·′文?网¨ ?已?1%发~:布?最.ot新u>章¨?节?ut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守护大宁江山。”
宁帝看着女儿瞬间成长起来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彤儿,记住了,这江山是属于我杨氏的,而你是杨氏女,哪怕是出嫁为妇,也应该为我杨氏考虑。”
宁帝叮嘱道。
“儿臣明白。”
南阳公主目光闪烁。
大宁固然是杨氏的,但不一定是杨氏子的,难道就不能是杨氏女的吗?我有北疆百万大军,驸马是大宁第一高手,为何不能成为一代女帝呢?
“父皇,我帮你稳定天下,你若是将皇位传给我的那些兄弟,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南阳公主握紧了圣旨,心中忽然有种将圣旨撕毁的念头。
南阳公主手持密诏,步履沉稳地走出宫门,夜风拂过她的面颊,却吹不散心头的炽热。那卷明黄绢帛在她袖中沉甸甸地坠着,仿佛不是丝帛,而是千钧江山。
马车驶回唐王府时,已是更深露重。公主却毫无睡意,即刻下令:“传青鸾、红鸾、黑鸾等人即刻来见。”
不过片刻,七位心腹女将已肃立堂前。
“父皇命我监国了。”南阳公主开门见山,声音在静夜中格外清晰。
七人俱是一怔,随即齐齐行礼道:“恭贺殿下!”
她们跟随南阳公主多年,自然知道南阳公主的雄心壮志,现在距离实现梦想又近了一步,七人自然为南阳公主而感到高兴了。
南阳公主抬手止住她们的贺喜,目光如炬,摇头说道:“此刻道贺为时过早。监国非易事,朝中虎狼环伺,驸马又远在北疆.”
她顿了顿,转向青鸾:“我要你亲自走一趟,将这封信交到驸马手中。”
她从袖中取出一封刚刚写就的信函,墨迹尚未全干,叮嘱道:“务必亲自交到他手中。”
青鸾郑重接过,正容道:“属下明白,定不辱命。”
信使离去后,南阳公主站在窗前,望着朦胧月色。红鸾轻声问道:“殿下在信中说了什么?”
“我请驸马放弃瀛洲之行,速回扈都助我。”南阳公主转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十分坚定的说道:“父皇此行凶险,朝中局势微妙,我需要他在身边。”
黑鸾忽然开口,声音低沉:“殿下是否考虑过,若驸马归来,兵权在握,会不会”
“会不会反客为主?”南阳公主指尖轻轻划过窗棂,轻笑道:“我了解赵穆,他重情义,更
重承诺。况且.”她没有说下去,但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公主何在?老臣顾岩求见。”
这个时候,一阵清风吹来,就见顾岩落在院中,神情极为恭敬。
红鸾等人连忙挡在南阳公主面前,脸上露出提防之色。
南阳公主抬眼,不动声色地将密诏卷起,十分平静的询问道:"顾先生深夜来访,所为何事?"
顾岩直起身,目光沉静如水,正容道:"顾某代表顾氏全族,特来向殿下表忠心。顾氏愿倾全族之力,助殿下坐稳这大宁江山。"
公主唇角微扬,笑意却不达眼底,幽幽的说道:"本宫很好奇,顾氏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向本宫效忠?要知道父皇可是有几个皇子的。"
"因为殿下手中握着的,不只是密诏。"顾岩向前一步,声音压低却清晰,道:"更是一个变革的契机。大宁开国三百余年,从未有女子监国。殿下若成功,将开创历史之先河。而诸位皇子,嘿嘿!"言下之意,并没有将诸王放在眼中。
他顿了顿,继续道:"顾氏不求从龙之功,但求辅佐明主,开创清平盛世。如今朝中董叔智权倾朝野,各大世家明争暗斗,北疆虽平却隐患未除。殿下需要顾氏在朝在野的人脉与资源,而顾氏看好殿下的魄力与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