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青山卫
姜寻看着眼前一台台精致的魔偶被快速生产组装,脸上满是欣慰。
借用“远古军工厂”的设备,他对魔偶城中的“魔偶流水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良。
原本只能量产“萤火”级魔偶的流水线,此时已经能以一个较快的速度批量生产“星辰级”魔偶!
看似只提升了一个等级,但实际上,对姜寻甚至对于整个青山净土都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成千上万的“萤火级”魔偶,可能连一只“皓月级”生物都围杀不了。
但上万具“星辰级”魔偶的话,在“千机领域”和诸多特性的加持下,甚至连“曦日级”都要退避三舍。
这就是差距。
当然,“霸主”除外。
想到格拉斯那戏谑的表情和意味深长的话,姜寻忍不住深深皱眉。
这位聪明到极致的霸主,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动作都值得深究。
......
常青树地下三层。
“净蚀之种”专项实验室的灯光已经连续亮了三个月。
培养舱内,透明的营养凝胶中,一株不足半尺高的植物静静生长。
它的茎秆纤细如翡翠,顶着三片淡绿色的卵形叶片,叶脉间流淌着极淡的银白微光——
那是“净蚀之种”初代培育体,研究团队暂称其为“净蚀幼株”。
此刻,舱壁外侧故意释放的微量魔尘,正如同被无形引力牵引,化作无数灰黑色的细小颗粒,缓缓贴向叶片表面。
最终在叶脉微光的包裹下,消融成一缕缕无色的气流,消散在凝胶中。
“成了!真的能净化魔尘!”负责实时监测的陈望猛地攥紧拳头,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如此激动的神情,几乎从未在他的身上出现过。
屏幕上的数据跳动着:魔尘浓度在幼株周围三米范围内,从初始的120单位/立方米,降至58单位/立方米,且仍在缓慢下降。
虽然速度远称不上迅猛,范围更是局限在极小的圈子里,但这已是蓝星求生者第一次亲手培育出能主动“吞噬”魔尘的生物。
秦老拄着散发着幽光的竹藤拐杖,凑近培养舱,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欣慰,却也藏着冷静:
“阿寻,你看这组数据——幼株每小时消耗的纯净魔力相当于三名星辰级法师的输出,净化效率却只有理论值的17%。
而且一旦切断魔力供给,它的净化能力会在十分钟内完全停滞,甚至会被残留的魔尘反噬枯萎。”
姜寻点头,指尖轻触舱壁,感知着幼株微弱却坚韧的生命波动:
“这是必然的。霜晶族留下的‘净蚀之种’本就是不成熟的版本,需要高魔尘环境和巨量魔力培育。
我们现在是在‘逆环境’催生,能长出第一代弱化体已经是突破。”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幼株最顶端那片尚未完全展开的新叶上,
“但它的意义不止于此,至少证明了魔尘并非不可对抗,只要找到稳定培育的方法,未来未必不能用它在净土中开辟“绿洲”。”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通讯器突然响起,是军备工坊的紧急汇报。
姜寻与秦老对视一眼,暂时搁置对净蚀幼株的后续优化讨论,快步走向工坊。
那边,还有他们同样期待的东西......
与此同时,净土西侧的军备工坊内,金属撞击声与齿轮转动的“咔嗒”声交织成一片激昂的节奏。
测试场内,两台刚刚完成改装的“青山卫”单兵魔动装甲,正展开激烈的对抗演练。
一声沉闷的巨响伴随着四溅的火星,其中一台“青山卫”身躯猛然震动,但加装在外的物理护甲有效分散了冲击力。
内部发条结构与魔法护盾协同运作,将大部分动能吸收化解。
装甲仅向后滑退半米便稳稳站定,胸口的魔导核心随之亮起强光,双臂搭载的微型冲击钻头瞬时弹出,发出低沉的嗡鸣。
驾驶舱内的测试员安然无恙。
“物理防御提升百分之四十!冲击稳定性优秀!核心负载处于安全阈值内!”工程师高声汇报并记录数据。
“感觉如何?”赵听涛抱着双臂,向刚完成战术动作测试的“青江卫队”队员询问道。
“报告军团长!”队员抹去汗水,难掩兴奋之情,
“这套装甲太棒了!穿上它,感觉同时对抗两只‘星辰级’魔兽都不成问题。
出刀力量和速
度也明显提升,就是散热和灵活性还有优化空间。”
“看来,基本达到预期了。”姜寻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他先向赵听涛点头致意,随后快步走近“青山卫”,仔细检查装甲的各个细节。
这三米高的金属装甲表面覆盖着一层暗银色的“秘银–魔铁”混合涂层,关节处镌刻着细密的魔导符文。
每一次挥拳或移动,符文便会流转淡金色光纹,既能在受击时缓冲冲击,还可小幅增强使用者的力量。
“测试力量!”姜寻下令。
轰然一声,另一台待命的“青山卫”重拳击向测试钢板,直接砸出碗口大的窟窿,而装甲表面仅留下浅淡白痕。
破坏力明显已经超过了普通“星辰级”魔兽。
姜寻满意地点了点头。
事实上,“青山卫”并不是什么高端魔力装备。
它是以军工厂存档中作为“炮灰”使用的“铁卫装甲”蓝本为基础,融入魔偶制造工艺改良而成。
与需依赖魔兽尸体、魔晶供能、复杂回路的传统魔偶不同。
“青山卫”完全服务于求生者群体,是纯粹的“穿戴式魔动装甲”。
其主材为经军工厂自行加工生产的“魔纹铁”,而且仅镶嵌两颗“魔力水晶”作为使用者的魔力中转站即可。
结构极度简化,成本大幅降低:
制造一台星辰级【破军】魔偶的资源,甚至可以生产15至20台“青山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