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击登闻鼓

“朕命你立刻调查北夏大烟一事,查清真相,不得有丝毫偏袒!”

景由炽眼神阴冷,恶狠狠地盯着陆国公。

“微臣遵旨。”

曾九千心中叫苦不迭,但皇命难违,他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正当大家都一样,今天的早朝就要结束时,一记鼓声响彻整个太和殿!

“轰!”

整个朝堂的文武百官只觉脑袋嗡嗡响,瞬间慌了神。

一下、两下、三下。

“咚咚咚……”鼓声再次传入众人耳中。

“何人在击登闻鼓?!”

景由炽赫然从龙椅上站起身,沉着脸色望向太和殿外。

不多时,亲军卫指挥使呈着状纸匆匆来报:“回禀皇上,宫外多名百姓联名敲鼓鸣冤,状告陆国公与多地父母官同流合污,逼迫百姓吸食大烟,害得百姓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说罢,双手摊开,直接将数米长的状纸铺在太和殿的地板上。

顷刻间,上万人的姓名和红泥手印映入文武百官的眼帘。

当看到这么多的人联名的状纸时,陆国公双腿一软,毫无影响地瘫坐在地上。

“完了……”

宋应知斜眼看过去,只见对方面色惨白如纸,额头上冷汗直下,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慌乱。

不仅是陆国公,整个朝堂都炸开了锅,两列站着的文武百官面露惊色,乱了手脚。

“登闻鼓啊……新朝建立至今,还没响过吧?”

“咱们北夏的登闻鼓可是袭承前朝,必须经过层层状告,问题得不到解决,才能到宫门前敲响登闻鼓……这么多人,是怎么做到的?”

“看来,这大烟一事,必定是有蹊跷啊!”

除了面露惊慌的人,其余官员议论纷纷,交头接耳之声不绝于耳。

景由炽站在大殿上,看着这长度快赶上太和殿的状纸,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死死盯着瘫坐在地的陆国公,眼中满是怒火!

“陆浅玄,你还有何话要说?”

皇帝的声音冰冷刺骨,吓得陆国公惊恐地抬起头,嘴唇不停地颤抖着,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一般,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其中定有冤屈,或许有人想陷害陆国公,请皇上即刻派人彻查此事,还百姓一个公道,也还陆国公一个清白。”

这个时候竟还敢站出来说风凉话?谁胆子这么大?

众官员纷纷抬眼,将目光落在出列说话之人。

当看到一身绯色官服的苏澜之后,众人又放心地把眼神收回。

是苏大人啊!是苏大人就不奇怪了。

苏澜之乃鸿胪寺卿,先皇的嫡亲师弟,不握兵权不任高职,对皇帝没有任何威胁。

有先皇的这层身份在,即便是说错话了,皇上也不会责罚于他。

果不其然,景由炽在看到苏澜之出来说话后,顺着对方的意思点了点头。

“刑部尚书、都察院史、大理寺卿!”

听到皇上点名,另外两人迅速出列,与曾九千跪在一起,齐声道:

“微臣在!”

“北夏建朝以来,第一次有人敲响登闻鼓,朕命你们速速去审理此事!若有包庇隐瞒,朕绝不轻饶!”

三人赶忙跪地领旨,心中暗自叫苦,这可是万人联名申冤,若不好好审理,给百姓一个交代,弄不好,随时发生大规模起义。

“先将陆浅玄、宋应知押入天牢,事情真相没出来之前,不许任何人去见他们!”

景由炽重新坐回龙椅上,看着这太和殿上隐隐不安的众人,心中冷笑连连。

“皇上!皇上!臣是冤枉的啊!求皇上明查,还微臣清白……我是被冤枉的啊!”

得知自己要被押入大牢,陆国公哪还坐得住,他拼命地挣扎,试图挣脱亲军卫的控制。

然而,不管是皇帝,还是文武百官,这会儿没有一个人再敢为他说一句话,他们现在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还管得了别人。

陆国公被押走后,宋应知紧随其后,看着疯疯癫癫的陆国公,他嘴角微微扬起。

陆浅玄,我为你准备的这份大礼,可还喜欢?

两人一前一后入了天牢,直至被关进牢房里,对方仍旧嘶喊着为自己叫冤。

“快放我出去!你们这群狗东西!敢关我,等我出去了,你们都得死!”

“皇上!微臣真的是被冤枉的!一定是有人想害我,求皇上明查……”

“大女儿、二女儿……我的女儿呢?我要见我女儿,快让我女儿来见我!”

趁着侍卫锁门的功夫,陆国公紧紧抓住对方的衣袖死活不放、大喊大叫。

“国公大人,皇上已经交代了,不会让你见任何人,你就别瞎喊了,省点体力吧。”

那侍卫眼见挣脱不开,只能无奈解释。

正巧此时,宋应知被侍卫带着路过,看见他,陆国公仿佛找到了发泄口一般,凶狠无比地瞪着宋应知。

“是你!一定是你!是你害了我!宋应知,我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陷害我?!”

宋应知本不想理会这个疯子,不想对方手竟这么长,一把便抓住了他身上的囚服。

“国公大人,你这话问得好,我也想知道,一个禁烟令而已,你至于这么大动干戈,押我一个守孝期的人进京审问?”

宋应知转过头,俯视着头发一团糟的陆浅玄。

“我为官也有几十载了,一直都是与你井水不犯河水,即便是知道你和当初谋反的朱讯文有关系,我也从未提过你,可你为什么要突然害我?”

“你……”

面对宋应知淡漠阴沉的眼神,陆浅玄只觉像是被一盆冰冷的水从头浇到脚,理智瞬间清醒。

他快速松开对方的衣服,回到牢房一角坐下。

“怎么?国公大人,不装了?刚才不是喊得起劲吗?”

宋应知冷哼一声,转头随着侍卫继续往前走,看来时间的确能抹掉一个人的恐惧。

一句话,也能轻易挑起本该遗忘的事。

这陆浅玄比他想象的还不经诈,当年朱讯文谋逆一事匆匆结案,宋应知就觉得过于蹊跷。

朱讯文这人有勇无谋,并不想勾结后金和夷人的最终boss,可随着朱讯文一死,他被调往南阳,这事也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