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心病

带着宋文弃在海里游了这么久,他真的很累了,可宋应知倒下,他不能跟着倒下,否则这宋小子得愧疚死。

该愧疚的人是他,要不是他放松警惕,中了敌人下的药,宋文弃也不会被抓走。

看来,年纪大的不仅宋应知,他也老了……

“宴……庄?你怎么坐地上?”

就在宴庄沉思之际,出去安排战船的田锰回来了。

赫然看到一向一丝不苟的宴大侠毫无形象地躺在地上,他……还真是很不适应。

“累了,歇歇。”宴庄回过神,简单解释两句。

“回广东的战船安排好了?”他问,

“安排好了,现在就可以走,至于宋大人身边的刘管家,让水师后面再送回来。”

在田锰眼里,宋应知的性命比谁都重要,对方要是有什么闪失,他也不用回京见天子了。

“你先走,我去海岛接刘管家。”

宴庄想了想,还是决定把刘管家接上,宋应知这么不远千里的把人带到这儿来,想必是极为信任对方。

把人带回去,也能有人照顾宋应知不是?

“随你,现在帮我一把,咱俩小把宋大人转移到船上。”

宴庄应了一声,起身和田锰一起进舱,小心翼翼地将宋应知抬到了船上。

整个过程宋应知一直紧蹙着眉,好似在做噩梦一般,面色青一阵白一阵,却无论如何也醒不过来。

之后,田锰带着部分人先护送宋应知回广东,宴庄则独自乘着小船朝着海岛驶去。

即将靠岸时,正巧见海岸上有一中年男人在海滩上来回踱步,猜想是刘管家,宴庄不由地加快速度。

彼时,刘管家正一脸焦急地朝着海面四处张望。

“三爷他们都去了这么久了,怎么还不见回来?”

听着海对面传来隐隐约约的打斗声,刘管家再也维持不住面上的冷静。

看到宴庄的船只时,他眼中一喜,总算停止了来回走的脚步。

“难道是三爷后公子回来了?!”

这般想着,刘管家再也顾不上海水,一个劲的往宴庄方向跑去。

随着两者距离越来越近,终于看清了船上的面貌,没看到两个主子的身影,刘管家一阵失望。

“宴大侠,三爷和公子他们怎么样了?”

刘管家急切地追问道。

“宋大人受了点伤,现在需要有人照顾,刘管家,你快去收拾行李,我送你回广东。”宴庄说道。

“什么?!受伤了?!”

刘管家吓了一跳,脸色瞬间煞白,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海水里。

“宴大侠,三爷他现在在哪?伤得重不重?!”

刘管家声音颤抖,强撑着力气问道。

“已经没事了,剩下的时间好好静养就能恢复,他人已经先行一步回广东了,你快收拾行李,我送你回去。”

“哎、哎……老奴这就去,这就去。”

刘管家不敢耽搁,立刻跑回岛上收拾行李,不一会儿,他就带着包袱匆匆返回。

回广东的路上,刘管家坐立不安,嘴里不停念叨着保佑三爷平安,一身衣服湿了大半仍旧毫无知觉。

等到了港口,两人马不停蹄地往驿站赶。

彼时,宋应知才从昏迷中醒来没多久。

这次身体中弹,让他彻底意识到自己老了,想想年轻的时候,他脖子中了一枪,都还能坚持到军营。

现在没伤到要害的情况下,他竟然昏迷了这么久。

“哎、老了……”

“是老了,以前可不见过你这样。”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宋应知微微抬眼,就见宴庄斜靠在门框上,要笑不笑地看着他。

原来是宴庄和刘管家赶到了。

“三爷!老奴来晚了……”见宋应知如此憔悴,刘管家一个没忍住,快步走到床边,握着宋应知的手,老泪纵横。

“……”

宋应知强撑着坐起来,拍了拍刘管家的肩膀,哭笑不得地安慰:

“刘管家,我只是受伤,又不是死了。”

怎么还来晚了……

耐着性子劝了许久,刘管家总算冷静下来,之后熬药做饭的事情,刘管家事事亲力亲为。

看着宋应知被照顾得很好,宴庄放心之余,悄然离开驿站,坐着战船回南海。

在驿站养了几天,能动之后,宋应知不忘询问宋文弃的情况。

“刘福,你去打听打听文弃的情况,他身上有伤,得仔细养着。”

“三爷,宴庄已经差人回来给老奴说过了。”

前两日,刘管家刚去码头拿药回来,还说道从水师那边拿了封信。

“担心您知道后心情激动影响胸口上的伤,老奴一直没和您说。”

刘管家把刚熬好的药放在桌上,随后去把信取回来,递给宋应知。

“文弃少爷身上的伤看着吓人,实际上都是些皮外伤,几天就能好。”

刘管家一边吹着药一边慢慢解释。

信中的确提到了宋文弃的情况,身上的伤是小事,主要是这孩子好在因为他这次受伤。

人开始畏手畏脚,凡是出海的任务,他都不敢去做,整日闷闷不乐地待在海岛上。

“唉,这孩子。”看完信中内容,宋应知轻叹一口气。

“刘福,你去一趟海岛,把这孩子接回来休息一段时间。”

“三爷,老奴前两天就给那边传信了,让宴庄带着公子回来,可公子不同意,整日就是在岛上练武,这……哎!”

心病还得心药医,公子这是心病,刘管家岂能不知道?

可公子不回来,三爷身上有伤,不能随意走动,这事,也就这么耽搁下来。

“罢了,等我伤了好了,再去海岛上看他。”

有宴庄在,宋应知并不担心孩子想不开,眼下,还是先养好伤、处理广东的事情再说。

这几日,苏澜之和广州各大官员都来看望过他。

大烟一事刻不容缓,只是见宋应知伤的如此重,也只能往后推延。

养伤期间,也曾有过吸食大烟的百姓到驿站来闹,为了保护好宋大人,广东这边直接出动水师,日夜不停地守在驿站外。

可纸终将包不住火,得知京城来处理大烟一事的宋大人躲在驿站后,百姓们越发肆意。

每日不辞辛苦地来此抗议、骚扰。

尽管他们进不来,可吵闹的声音也影响宋应知休息。

于是乎,半个月后,大夫通知他能下地后,宋应知立马带伤直奔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