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到达襄阳
宋应知靠在床头,望着王氏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在这种情况下与王氏重逢,看对方的样子显然是过得不错。
将药喝下后,宋应知感觉精神不济,遂闭上眼小憩一会儿。
午时,得知消息的宴庄匆匆赶来,看到宋应知头部、肩部以及右腿都受了伤,心中自责蔓延开来。
“大人,对不起。”
怪他对自己的身手太过自信,才会失误造成宋应知受伤。
“不怪你。”宋应知微微摇头,一个人再厉害那也是肉做的,在火铳火炮面前,谁都只是一堆肉泥。
“王氏的事,你可打听了?”
听到这个问题,宴庄身体明显一僵,宋应知见他这个反应,瞬间明白。
“你知道她在这里。”
宴庄眼中有一秒的迟疑,最后还是点头说了实话。
“镖局的兄弟见过她几回……”
宴庄清了清嗓子,把王氏到了岭南之后发生的事全盘托出。
原来,当年王氏流产后,宴庄只留下两个镖师暗中保护,自己折回南阳。
没了孩子,王氏只剩下半条命,才入岭南人就奄奄一息。
押送犯人的士兵和镖师见状,以为对方活不了了,就直接把人打晕扔毒瘴林里,潇洒回南阳交差。
天无绝人之路,王氏被山里的僮(zhuang)族人捡了回去,靠着一股不甘心的劲生生把自己熬活。
用王氏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为了逃走,步清红杀了那么多人,最后临死还替她揽下罪责,她不该就这么死去。
“所以,这里的僮人接纳了她?”
宋应知神色不明,只是淡淡一问。
“嗯。”
宴庄微微点头,解释:
“僮族人擅长织锦,王氏会很多与众不同的花色,还识字,会使刀枪,不仅在村子里教孩子们的认汉字学官话,还开了一个纺织厂,专门做本地特色的僮锦,渐渐在这里有了威望。”
汉人只活跃在平原地带,只有原住民生活在深山毒瘴之地,这里不受外界打扰,民风开放。
大家不会因为王氏是被贬之人就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她,反而会因为她有能力而受到大家得尊崇。
“这样啊,也挺好的。”
宋应知微微颔首,随后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宴庄目光复杂地盯着宋应知,心中有无数个问题要问。
他想知道,为何宋应知会对王氏那样宽容。
也想问他是否已放下王氏……
最后,宴庄张了张嘴,却只是问了一个他很早就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大人,你恨步青红吗?”
屋子里无人回答,宋应知一动不动的靠在床上休息。
就在宴庄以为等不到答案时,对方突然开口:
“恨是一回事,但这和处死他没有任何关系。”
宋应知睁开眼睛,平静的看着宴庄:“步青红杀了村民和衙役多条无辜性命,死有余辜。”
比起死去的无辜之人,他这点感情私事算得了什么?
听到这话,宴庄放下手中的剑,往前走了几步坐在木桌旁,刚想开口说话,身后的木门被打开了。
王氏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碗黑漆漆的药,然而,目光却是死死地盯着宋应知,之前的淡然全然不在。
“你恨我吗?”她问。
宋应知略微抬头,眼中没有一丝情绪。
“两清了。”
“两清?呵呵……宋大人折煞我了,你不欠我什么,你的命也是族人救的。”
“都一样。”宋应知别过目光望向窗外。
在世人眼中,王氏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但对于宋应知而言,只是一场感情到了该放下的时候。
若他没有现代社会的记忆,或许真的会处死王氏。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他没有杀人泄愤的扭曲心态,所以对王氏做的事虽愤怒,却也能放她自由。
“宴庄,咱们该走了。”
即便身上还有伤,宋应知也不想在这里多待。
“大人,马车早已备好,我这就差人进来。”
宋应知现在身上到处是伤,走是走不了,好在这里虽处密林,但地势还算平缓,有条路直通外面。
不多时,几名镖师抬着简易的担架走进屋子,在宴庄的搀扶下,宋应知缓缓躺上担架。
王氏站在一旁,默默看着这一幕,直至一行人离开,将宋应知抬上马车,她都再未开口说一句话,也未将自己端来的药送上去。
孩子没了之后,她很长这段时间都处于疯癫状态,他恨过宋应知,也为自己做的事忏悔过。
直至看到这里的人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她好似才从噩梦中清醒过来。
如今再听宋应知处死步青红的原因,她内心好像释怀了。
马车上,宋应知掀开车帘,看了王氏一眼,哑着嗓子说道:
“此次多谢你和你的族人,往后,望你一切安好。”
王氏抬眼,微微点头,轻声回:“你也是。”
随着车帘落下,宴庄与其余几名镖师驾着马车缓缓离开。
“宴庄,可有查到此次战火的原因?”
离开密林,宋应知沉下心思,总算有空回想昨日的火器袭击商船事件。
闻言,宴庄一边驾车,一边侧头看向车内的宋应知,表情严肃地回:
“大人,今儿一早,桂林府知府才将赶到现场,现在还在调查。”
宋应知眉头一皱,继续追问:“昨夜你可看清了是什么人?”
“都是中原面孔,用的火器也都是军队淘汰下来的滑膛枪,这些人应该不会与夷人有关联。”
宴庄瞥了一眼宋应知,将自己的猜想道出。
如此一来,此次战火,他是属于被殃及的无辜者。
谈判时间定在两个月后,时间太赶,宋应知等不了战火的结果,只能先走一步赶往襄阳。
历经波折,一行人终于二十天后平安到达襄阳。
这里是保康王的地界,宋应知与其有过一面之缘,当年的事,宋应知还没好好感谢过对方。
众人在驿站落下脚跟,宋应知便立刻给王府递了拜帖。
在襄阳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尽管伤势还未好全,宋应知还是杵着拐杖一瘸一瘸地登门前去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