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无牵无挂,不惧威胁

面对众人的惊讶与质疑,宋应知神色坦然,不紧不慢地解释:

“诸位大人听本官解释,想必各位大人也知道,燕京卫就是在……苏大人与下官利用西洋传来的算学才设计出来的。它的便利和实用毋庸置疑。”

话音落下,苏澜之紧随其后向皇上禀道:“皇上,微臣入京之前,曾在造船厂任职,这算学不仅速度快,也便利,能在很短的时间算出造船成本。”

苏澜之这话可算是说到新帝心坎里去了。

先皇还在时,南海战役打了数年,折损的战船不计其数,由于造船厂造一条船耗费的时间比较久。

生产的数量跟不上折损的数量,没有战船,即便北夏将士再多也去不到海上与夷人作战。

加上先皇战死在海上,这战船便一直是新帝心中的一根刺。

景由炽微微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再次把目光落在宋应知身上。

“此事,宋爱卿回头把详细的方案呈上来给朕过目,至于是否要在科举中推行,朕看过后再做定夺。”

听到皇上没有同意,文武百官内心松了一口气。

这太和殿内,基本上都有孩子参加科举,若是突然改革,自己孩子岂不是要成了牺牲品?

尽管如此,不少有先见的大人回家后,立刻花重金聘请夷人来教导孩子算学,这些暂且都是后话。

下了朝,宋应知走在出宫的路上,每每有官员经过,都要甩他一袖子,随后愤怒离去。

“宋大人,你今天,可算是将朝廷上下都得罪了。”

苏澜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宋应知转头,一脸苦笑。

“苏大人,若说整个太和殿,最了解我的人不是木大人,而是你。”

虽然宋应知很不想承认,但这就是事实,苏澜之一向敏锐,是和曾九千一类的官员。

“我要做什么,从来都是想做就做,我孤家寡人一个,没什么好留念好顾及的,即便是我犯了死罪,皇帝也会念及我之前的贡献对我的族人网开一面……所以,没什么好犹豫的。”

这也是宋应知不想结婚生子的最大原因,一旦有了至亲之人,就会有了软肋。

有过一回体验,他不想再经历,现在好了,自己过得多自在。

“可你为了这些不相干的人做这一切,值得吗?”

苏澜之满含深意的看着他,宋应知心中所想,他大概能知道。

可是,他所想的,并不是北夏士族想要的,他只会牵动他们的利益。

“孤军奋斗,迟早会吃亏。”

听到这话,宋应知又是一笑,他抬眼,见木秋正在苏澜之身后不远的距离,一脸担忧的望着他。

“呵呵……谁说的我在孤军奋斗,这不是还有你们吗?”

宋应知眯着眼,朝着木秋挑了个眉,苏澜之微微一愣,侧身看向身后缓缓而来的木秋。

深宫红墙之中,三人相视一笑。

是啊,即便文武百官抵制又如何,有他们,足矣。

出了皇宫,宋应知如往常一般回到礼部。

今日的气氛格外压抑,往日底下一众官员对他的敬意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敌意。

宋应知此举,已然将整个礼部陷入困境之中,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变革失败,与宋应知有关系的大臣都会受到牵连。

现在,他在众人眼里就是魔鬼一般,任谁见了都避之不及。

对此。宋应知只能一脸无奈,引起他人不满在所难免,但为了北夏的长远发展,这件事他一定会坚持到底。

想着皇帝还等着他的汇报,宋应知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全身心投入到夷人礼仪推行计划和科举增添算学题计划的撰写中。

没有人愿意帮忙,他就自己加班加点、挑灯夜战。

这事其实并不难,作为一个拥有现代记忆的人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是现成的。

唯一的区别就是写三千字和五千字的区别。

为了能让皇帝满意,宋应知写完粗稿后,又花了不少时间改文,终于在五天后把推行夷人礼仪和算学的文案写出来。

除了实行的好处,他还详细地阐述了每个计划的背景,目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效果。

力求让皇帝和大臣们能清晰地看到这些改革带来的益处。

为避免奏折被人做局,宋应知打算亲自把奏折呈到皇上手中。

于是乎,这天下朝后,他并未急着出宫,而是随皇上进了御书房,等着皇上处理完政务。

新皇更替,御书房却依旧是当年模样,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入御书房的场景,宋应知内心感慨万千。

当年自己第一次进来,可是到离开前都是跪着的,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在这里坐着等皇帝忙完公务。

景由炽坐在案桌前批改奏折,偶尔也会出声询问宋应知的意见。

作为内阁大学士,宋应知的职责就是皇帝的顾问,对于皇上的疑问,他自然是得用心回答。

“宋爱卿,朕这儿有一道清江都造船厂呈上来的奏折,你看看。”

景由炽说罢,将奏折合起,交由侍在身旁的太监。

太监双手接过后,很快呈到宋应知跟前。

打开奏折,宋应知一字不漏的快速将内容看完。

奏折里其实也没说什么,就是简单汇报了下今年清江督造船厂今年的造船进度、成本以及遇到的一些小问题。

其中,造船的的材料为最大的问题,奏折里提到,造船需要的杉木和松木已经供不应求,需要朝廷从西南之地运输过去。

眼下这个阶段,木材的确是船最主要的材料,可这种材料缺点也很明显,容易失火。

一旦遭受敌方攻击,发生火灾是必然,再也,木材的运输成本高昂,运输时间较长,继而加长战船完成的时间。

宋应知一番思索过后,觉得该是给战船换材料的时候了。

“皇上,这战船全是木制结构,不仅容易被敌方炮火攻击,也容易失火,微臣建议,造船的材料可以换成钢铁。”

“铁?”

听到这个意见,景由炽赫然放下手中的笔,不可思议地抬头看向宋应知。

“宋爱卿,你没与朕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