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沈离君牺牲
廉州战事一时还停不了,确定两人无碍后,隔天一早,宋应知便差人护送母子俩回桂林。
当天夜里,援兵已到的消息传到军营,江元七带着十万将士整装待发,从关口连夜南下赶往廉州城。
这次宋应知没跟着去,他得留在军营处理好粮草一事。
江将军率领将士离开后,陆续开始有百姓逃往南宁。
在宋应知下令之后,各县县令开始搭营接纳难民,并每日在城外施粥。
有了吃和住的地方,百姓们纷纷选择就在南宁边界,只能战事一停,大家即刻返回自己的家乡。
江将军离开的第十天,廉州成终于有传令兵回来。
“廉州大捷!廉州大捷!”
人还未至关口,声音先传入守城士兵耳中。
“快快快!快开城门!”
随着关口城门缓缓打开,传令兵马速未减,直接穿过城门,往军营方向扬长而去。
“廉州大捷!廉州大捷!”
随着传令兵口中不断呼喊,喜讯犹如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整个军营。
消息传到营帐时,宋应知正对着各地粮仓图纸发呆。
突然,一名布政使官吏毫无征兆冲进营帐。
“大人!廉州大捷,王爷让您速去营帐商议。”
听到这消息,他手中的毛笔“啪!”地一声掉在案桌上。
“有传令兵回来了?!”
宋应知满含激动问道。
“正是!王爷这会儿正等着您去营帐呢,大人,您快些去。”
闻言,宋应知立刻起身,大步走出营帐。
越往前走,前方的传来的欢呼声越发敞亮,整个军营都在沸腾。
宋应知心中也高兴,在士兵的引领下,很快进了王爷的营帐。
“参见王爷。”
“嗯……宋大人,你来了。”
靖江王脸色虽有所缓和,却没多大笑容,见此,宋应知面上的喜色不由淡了几分。
“王爷,怎么了?”
他问。
“这是江将军写回来的信,你看看吧……”
对于这个消息,靖江王也不知该如何开口,只好让宋应知自己来看。
接过信件,宋应知蹙着眉一目十行的将信中内容看完。
原来,攻城那日,沈离君被当做人质被英军推上城墙。
为不影响江将军夺城,沈离君义无反顾从城墙上跳下……
看到这个结果,宋应知心中一片怅然,他走了也就罢了,可礼安和宋大花怎么办?
“王爷,沈大人的尸骨呢?”
宋应知闭眼问道,不管沈离君生前如何,但他是礼安的亲生父亲,这点永远跑不掉。
让礼安来送他最后一程也好。
“回大人,为避免瘟疫。沈大人的尸骨已经火化,在送往南宁的路上,要不了两日便能到达关口。”
跪在地上的传令兵快速回道。
已经火化?
宋应知睁开眼睛,看来,父子俩最后一面也见不上了。
廉州大捷,周边下辖县陆续传来大捷,英军大势已去。
随着三十发连珠铳数量越来越多,英军被打得节节后退。
本以为海上才是英军的主战场,谁知才一个月时间,楚北凭借连珠铳的图纸及原理,对火炮进行了改良。
一款三管轻型火炮诞生并很快投入到海上战役中。
三管轻型火炮的重量是红夷大炮的一半,同时猛发出三枚炮弹,多个火炮同时进行,可对敌方战舰进行炮火覆盖!
借着新装备的优势,广西大军一路进发,将英军再次击退到南海之外。
南海大捷再次传来时,距离沈离君去世已经过去一个月。
整场战役总共持续三个月,中途由于沈离君跳城彻底激发北夏男儿血性。
整个广西大军犹如发狂的狮子一般,见到夷人就杀,遇见战舰就将其击沉,主打一个不给任何夷人留活路的想法。
没有投降,只有覆灭。
短短一个月,英军就折损了六万士兵,只剩几千名残兵逃出南海,这一战,北夏彻底在南海站稳了脚跟。
江元七成功替代了赵明阳,成为南海新一任水师总帅。
往后二十年间,只要有江元七坐镇,无人再敢挑衅广西水师。
这些尚且都是后话。
现在,宋应知正在安排难民们回廉州,还有战后留下的一堆烂摊子都要处理。
三个月时间,广西各县粮仓几乎消耗殆尽,急需新粮填补空缺。
好在广西境内并未受到战乱影响,再过几个月就是秋收,那时便能把空缺的粮仓补上。
处理好一切事务,宋应知带着沈离君的骨灰随靖江王一路赶回桂林府。
一路上愁容不断,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和宋大花沈礼安说这件事。
宋大花还好,想到那日关口沈礼安的反应,宋应知就头疼,他真怕这孩子一时想不开钻了牛角尖。
明显父子俩在分别时,沈离君说的话刺激了沈礼安,不然他也不会那样反常。
果不其然,当宋应知回到桂林府,把沈离君跳城一事说了之后,
沈礼安看到桌上放着的骨灰瞬间哭得撕心裂肺、肝胆俱裂。
“舅舅,你骗我的对不对?我父亲一向自私自利,怎么可能会不顾自己的安危选择自杀?”
沈礼安双眼布满血丝,泪水决堤般涌出。
他死死地盯着桌上的骨灰坛,目眦欲裂,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望着悲痛欲绝的外甥,宋应知心中满是心疼与无奈,只能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试图给予一些安慰。
“礼安,你父亲确实是这样的人,他一向宁死不屈,除了……”
除了面对族人时,他选择了忍让。
宋应知还未说话,就听宋大花缓缓说道。
舅甥俩转头看向一侧的宋大花,不知何时,她已经来到骨灰坛跟前,伸手轻轻抚摸了一把坛子。
嗤笑一声,双眼却不自觉流出一行清泪。
“沈离君啊沈离君,我以为一辈子只能跟你耗着了,没想到你却是以这种决绝的方式与我分开……”
失去丈夫,宋大花心中一阵轻松的同时,心脏也跟着缺失了一块。
“礼安,收拾行李,送你爹回苏州。”
闻言,沈礼安赶紧抹去泪痕,吞吞吐吐问道:
“娘,你不跟我回苏州吗?”
“不回,我要留在廉州养珍珠。”宋大花摇摇头,拒绝道。
“可你是沈家主母……”
“我现在不是了,”宋大花厉声打断。
“你是沈离君的儿子,守孝是应该的,这三年,娘不约束你,三年过后,你必须参加会试,入朝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