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拦又拦不得,简直烦死了!

事实也是如此,省城的公安机关,联系长天市公安机关,要求恒阳公安机关协助,这是公安系统内部针对刑事案件再普通不过的合作事宜了。

作为政法委书记的高树起,完全可以自已做决定。

而他之所以看似多此一举向梁书记汇报,那自然是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

“这个案子我之前听说过。大约在一个月前,甘泉市发生了一起抢劫强奸杀人案。一对母女在夜晚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两名歹徒抢劫。在搜刮了现金和首饰之后,两名歹徒见色起意,又将这对母女劫持到了僻静处实施了强奸,随后杀人灭口,弃尸郊外。”

“甘泉市公安局在发现尸体的第三天,就将犯罪嫌疑人之一费某抓获,并通过审讯查出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遂实施抓捕。”

“而这名在逃嫌疑人魏某,在逃了半个多月之后,现在已回到了恒阳的泉源乡,并于刚才向市公安局报案。”

梁惟石耐心地听着高树起的汇报,上辈子公安出身的他,立刻就注意到了对方的那个用词——‘报案’。

是的,不是‘投案’,而是‘报案’!

“魏某称,他与他的表哥费某与这起强奸案毫无关系,他们只是在当晚开着货车路过案发地点,却万万没想到会被当成抢劫强奸杀人的嫌犯。”

“他的表哥费某被抓之后,是因为承受不住刑讯逼供,被迫按刑侦人员的意思承认强奸杀人,承认他是同犯。”

“他之所以逃跑,也是害怕被屈打成招,有冤无处伸。”

高树起进一步说明了其中内情,语气里透着显而易见的纠结。

主要就是因为这个案子似乎另有隐情,而这个魏某,又是恒阳市泉源乡的居民。

当然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人找到了他。

别误会,人家不是要给谁说情,而是给他看了一些颇具可信度的采访和调查信息。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在‘我爸是秦邦’事件中,那个胆大包天想偷拍梁书记批示的刘海柱刘大记者。

“这件事,你怎么看?”梁惟石微皱着眉头问道。

“我觉得,协助省城公安局抓获嫌犯,是应该的,但是,为了保障我市居民的正当合法权益,理应对此事表达关注!”

高树起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他的意思就是,可以让魏某过去配合讯问,但是,也得留意魏某在那边的情况。

他作为一个老公安,可是太了解一些办案人员为了结案,为了成绩,为了进步,可以对所谓的犯罪嫌疑人做到什么样的逼供程度。

高树起了解的,梁惟石同样了解。

刑讯逼供肯定是违法的,是不对的,只不过在具体审问过程中,对待一些顽固不化,死鸭子嘴硬的嫌犯,有的刑侦人员为了尽快取得口供,往往会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

而其中屈打成招的案例不在少数!

因此他稍一思索,点头说道:“就按你说的办吧!”

而另一边,赵成钢刚刚返回泉源乡政府,就见大院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

急忙分开人群,进去一看,发现原来是村民魏大章的老婆正跪在地上,哭天抹泪。

束手无策的副乡长霍凯,见到赵成钢回来,仿佛看见了大救星,连忙过去解释道:“魏大章被咱们公安局交给了甘泉市的警察,他老婆求乡里帮忙,给魏大章主持公道,不然魏大章这次肯定是有去无回,凶多吉少……”

赵成钢走过去,神色严肃地说道:“魏大章到底有没有犯罪,自然有公安机关调查后做出界定,你在这里胡闹,能起到什么作用?”

“等结果出来了,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乡里一定会向市里反映,市里肯定会想办法解决,就算你不相信我,总要相信梁书记吧?”

赵成钢在乡里的威望,那是相当高的。

魏大章的老婆抹了把眼泪,从地上站了起来,声音哽咽地说道:“乡长,我信您。也信梁书记。我们家大章真的没有犯罪,他,他那方面,唉……”

欲言又止,一言难尽,一个‘唉’字,道出了多少辛酸、不满和无奈!

“乡长,您,您真的辞职了?”霍凯想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急忙问道。

旁边的工作人员和村民一听,也眼巴巴地看了过来。

“梁书记没有同意,说咱们乡正处在温泉开发的关键时刻,让我再顶一阵子。”赵成钢叹了口气说道。

他现在也反应过来了,自已大概率是被书记给‘忽悠’了!

“好,太好了!”霍凯大喜过望,心里默念了一百遍书记英明。

周围的村民,包括魏大章的老婆,听到这个结果都长松了一口气,随后喜笑颜开地鼓起掌来。

谁是任劳任怨地为乡里的发展操劳,谁是真心地为他们着想,其实大家的心里都有一杆秤,都能分得清。

……

甘泉市公安局。

办公室里,常务副局长朱高放,正在听取副支队长于本正关于五一三强奸杀人案进展情况的汇报。

“经过支队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费某与魏某的讯问,和一个月以来日以继夜地调查,终于查明了案件的真相。”

“费某与魏某,确系五一三抢劫强奸杀人案的真凶!”

“现费某与魏某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听到‘供认不讳’四个字,朱高放忍不住轻轻一拍桌子,笑着说道:“好,太好了!”

“本正啊,你不愧是咱们江南公安系统的大神探啊!”

“这么快就把案子查得水落石出,又让咱们在市委领导那里露脸了!”

一连三个感叹号,而且不吝表扬之辞,可以充分看出朱副局长的心里是多么的高兴。

不过在高兴之余,现在有两个特殊的情况,需要他费点儿心思去处理。

一个就是有个叫做刘海柱的官媒记者,有如狗皮膏药一般,一个劲儿缠着他们打听案子的详细情况,并针对物证和讯问经过,提出了一大堆的质疑。

拦又拦不得,简直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