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女会计失踪案(4)
“这暂时不知,我们还没查清楚。”李文华笑笑,没有满口大道理的跑大姐别乱说,坏人名声。
这种事讲什么大道理是没用的,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他反问道:“李杨丈夫在前面上班,大姐知道的多,有没有听过关于他的一些事,为人啊什么的。”
大姐正了下身子:“你要说以前,我还真不清楚,最近不是因为他媳妇的事嘛,倒是听说了一些。
据说他和他媳妇是介绍认识的,对他媳妇非常好,但两人经常吵架,他一邻居和他同一单位上班,说李杨长的好看,朋友多,时不时就到朋友家吃饭。”
意思是李杨丈夫不放心,甚至怀疑媳妇在外面有什么,导致经常吵架。
如果真是这样,似乎携款潜逃也不是不可能,家庭不和,日子过的压抑,产生拿着大笔钱逃离的念头,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重新生活。
人很复杂,有时一冲动,干出不合理的事很正常,或许事后会后悔,但那都是事后冷静下来后的事。
像李杨什么都没带,在拿到钱那一刻,突然很不理性的想逃离,什么都不准备也是有可能的。
在店里和大姐闲聊到即将下班,期间厨房师傅出来过,坐下和他们抽支烟,回到后面打瞌睡。
为什么知道是在打瞌睡呢,因为呼噜声李文华在外面都能听到。
告别大姐,四人在李杨丈夫单位不远处蹲着,见人下班出来就远远跟着。
发现大多数都不和李杨丈夫说话,且刻意拉开距离,有的还在后面和同伴说着什么,眼神不时瞅向前面李杨丈夫,不出意外,话题应该就是他媳妇,或者夫妻俩都有。
李杨丈夫脸色不太好,埋头赶路,似乎想快点回到家。
可以看出,妻子失踪对他造成的影响确实很大。
一路跟到他家,李文华没觉得李杨丈夫表现有什么不对。
于是在附近打听了下李杨的为人,以及夫妻俩的情况后,敲开了其家门。
在见到张志胜后,李杨丈夫并没有急切问找没找到人,而是有些麻木的让开,自已走到桌子前坐下。
这让李文华挺意外,正常情况不是见到自已等人后,迫不及待询问吗?
难道才八天,就已经死心了?
那这夫妻感情也太塑料了吧!
李杨丈夫坐下后面无表情道:“问吧。”
赵鹏飞向李文华眨眨眼,看吧,内心难受但流程熟悉。
李文华没理会他,对李杨丈夫说:“谢谢配合,我想问一下,据说你媳妇朋友很多,你都知道哪些?”
“我不知道。”
李文华皱眉,注意到李杨丈夫腮帮鼓了下,应该是咬牙气愤的表现。
“我刚谢谢你配合,你却一点都不配合,看来你并不想找到你媳妇。”
李杨丈夫猛的站起:“谁说我不想!”
李文华也不生气,淡淡道:“既然你想,那就好好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找到她,你也不用难过和继续被指责下去。”
李杨丈夫深呼吸,平稳情绪后说:“她朋友多不多我确实不知道,因为她很少和我说……”
一问一答间,李文华很无奈的停下,实在是李杨丈夫除了知道彼此的亲戚,对外面有哪些朋友知之甚少,仅能说出几个女性名字。
之所以生疑吃醋,是某次在街上偶然见到媳妇和一个男的有说有笑,回家后问男的是谁,李杨只说一个朋友。
正是因随意敷衍不愿详细解释,李杨丈夫恼怒下说了些难听的,为此吵了起来。
这事就像一根刺,李杨每次不在家吃饭,他都怀疑是和那个男的。
时间一长,两人矛盾愈发严重。
“行,今天就到这吧。”李文华结束询问。
谈完后,他心里的天平不由也向携款潜逃倾斜,家庭不和,亲戚关系一般,可能在李杨心里只有舍不得父母。
楼下,他揉揉太阳穴:“张局,这案子……算了。”
他想说这案子悬,如果李杨真跑了,如今八天过去恐怕早不知道跑哪去了。
这年头换个城市就不好查,何况不知去了哪,全国乃至境外都有可能。
不过现在下定论太不负责,所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趁着大家下班都在家,他提出去问问李杨的亲戚,和那几个女性朋友。
一番走访下来,这些人几乎都知道李杨什么时候发工资,但并不知道取钱的时间,甚至以为钱一直在厂里,而不是去银行取。
这年头把钱存银行的并不多,大家习惯把钱放家里,有这想法也正常。
这些张志胜他们以前就问过,李文华主要是想列个单子,看看李杨有没有遗漏的朋友。
事实证明张志胜他们很细心,并没有给他机会。
晚上十一点多,几人吃过饭后各自回去休息。
招待所房间内,赵鹏飞疲惫的躺在床上:“文华,这案子还能怎么查?”
“不知道。”
李文华是真不知道,一天过去,已经到了查无可查的地步。
当然,这是基于张志胜他们查过的基础上,否则排查那些亲戚朋友就够忙活一阵子的。
但赵鹏飞不信,“不是,你怎么能不知道呢?”
跟李文华一起遇到好几次案子了,还听过单独查的黄金失窃案,从没见过无从下手不知道的。
李文华侧头看向他:“你知道?”
“我怎么可能知道。”赵鹏飞回答的理直气壮,理所当然。
李文华白眼:“那不就得了,你都不知道,咱俩一起上的公安学校,你还是高中毕业,你都不知道,凭什么觉得我一定会知道。”
赵鹏飞哑然,“你这么说……好像也对。”
他嘴角上扬,看,自已还是比文华强的。
李文华躺在床上默默想着案子,不知不觉竟睡了过去。
第二天,几人吃过早餐,张志胜问:“文华同志,鹏飞同志,今天我们怎么查?”
“有李杨照片吗?带上沿着矿山机械厂到银行打听吧。”
李文华不信李杨一路到银行,就没有一个有印象的。
工作量有点大,但也是没办法的是,谁让没监控呢。
张志胜欲言又止,这事他们之前也干过,不过没拿照片,只是通过描述打听。
大多都直接摇头,有的说好像见过,但不确定,再问就一问三不知了。
这也正常,除非有什么特别,不然路人见一眼转头就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