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从尸体上看出来的,灵酒酿造好了,要明书的生平
第367章 从尸体上看出来的,灵酒酿造好了,要明书的生平
这条街道是没有人的,相邻的几条街道有着零零星星晚归的人。
然而都不像是凶手。
林凡迅速披上了黑色斗篷,飞起来。
很快到了锦衣卫衙门,拉着程怀运就走。
到了发现尸体的街道,黑衣人让程怀运看那具尸体。
程怀运看的很仔细,“胸口是被指甲,手爪之类的东西挖开的。心脏不见了,根据血迹飞溅的样子,看样子是被吃了。被吃的时候,心脏还是温热的……”
黑衣人很是敬佩程怀运,同样看一具尸体,自己就没有看出来这么多东西。
程怀运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黑衣人听,“会是什么东西呢?喜欢吃人的心脏?还有,尸体面上竟然没有多少痛苦的神色,而是巨大的恐慌的神色,为什么?什么事情让他如此恐慌,竟然连胸口被挖开的痛苦都没有?”
黑衣人更加不知道了,“我先回去了。尸体你处理吧。我会留意的,看看是什么东西,挖开了人的胸腔,还吃了人的心脏。”
程怀运点了点头,“行吧,你走吧。下来的事情,交给我们锦衣卫了。”
黑衣人离开了。
黑衣人内心是感慨的。
先是那个魔界生物,洞穴,现在又是吃人心脏的怪物,不知道还会有什么。
林凡回到家,阿紫,柳青娘,李三儿还没有休息,林凡给他们说了一声,就进入了屋子里。
闪身进入永凝石空间,就探查到了绿珠在建筑群外面徘徊。
一个闪身,出现绿珠面前。
绿珠看到林凡,就惊喜说道,“拜见主人,灵酒酿造好了。酿造了六种灵酒。”
林凡随着绿珠去看灵酒了。
三种灵果酒,三种灵谷酒:灵桃酒,灵杏酒,灵苹果酒,灵麦酒,灵稻酒,灵玉米酒。
每种灵酒酿造了一百坛子。
分别打开六种灵酒,品尝了一下。
味道都特别好。
灵桃酒香甜温润,带着一股桃子的清香。
灵杏酒酸酸甜甜,灵苹果酒甜美清香。
灵麦酒入喉火辣,味道爆裂。
灵稻酒绵软可口,后劲很大。
灵玉米酒香甜绵软,带着一股玉米的清香。
总归,都十分好喝,喝下去以后,腹中升腾起来淡淡的暖意,灵气氤氲,非常舒服。
每种酒,林凡拿走了三十坛子,让绿珠继续酿造。
绿珠应了。
看看,阿紫,柳青娘已经在做早饭了。
洗漱了,换了衣服,早饭就做好了。
吃了早饭,林凡就出门了。
到了衙门户籍房,老张已经来了。
林凡拿出三坛子酒,给了老张,一坛子灵桃酒,一坛子灵杏酒,一坛子灵玉米酒。
老张打开闻了一下,就陶醉了,“好酒。”
林凡笑着说道,“我家的美婢酿造的。”
老张羡慕极了,“你家美婢真好,会炒茶,会酿酒,真的是宝贝。”
林凡自然没有说,此美婢非彼美婢。
上衙着,自然不能喝酒,老张恋恋不舍封好口,放下了酒,准备今天晚上回去喝,让老妻给自己炒几个小菜,拌上两个凉菜,下酒。
林凡打扫了户籍房,就坐在案桌后面发愣。
实际上是翻看储物空间中的书籍,玉简。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走了进来。
这个穿着月白色的长袍,一看就是读书人。
然而,生活应该很窘迫,长袍的袖口都磨破了,长袍洗的干净,但是已经发白了。
然而,这个书生如同一杆修竹,身姿挺拔,面上神色坦然,傲然抬着头。
书生对着林凡,老张拱手行礼,“见过两位大人。小生是来办理红契和户籍文书的。”
老张捋了捋胡须,“让小林大人给你办。”
书生点点头,把一张白契放在了林凡的案桌上。
林凡拿起来看了看,是南面的一处宅子。
很小,就是一进,大约价值一百两左右,不是很贵。
那边环境很不好,街道狭窄,房屋低矮,一般只有贫困家庭的人,才会居住在那边。
书生叫做要明书。
林凡注意到要明书的左手,四个手指头竟然被削掉了。
这个要明书竟然是残疾人。
林凡没有过多注意,拿出契纸,给写契书。
一式两份,一份给这个要明书,一份衙门存档。
写好了,就让要明书签
名,按手印。
要明书的字非常好。
当要明书按下手印,要明书的生平如同走马灯一样在林凡的脑海里闪现而过。
要明书年少家贫,然而十分喜欢读书,没有银子进入学堂,就干完活,站在村子的私塾外面,听人读书。
那一年,要明书才六岁。
这一听就是四年。
四年的时间,要明书不仅学会了三百千,还背过了四书五经。
私塾的夫子看要明书勤奋,赠送了要明书一套三百千。
要明书用羊毛自己做了一杆毛笔,拿着毛笔在青石板上蘸水写字。
字竟然练的不错。
夫子发现要明书是个读书有天赋的,还勤奋,就找上了要明书的爹娘,说不要束脩,让要明书来私塾读书。
要明书的爹娘咬咬牙,最后还是送要明书去私塾读书了。
要明书又花费了不过两年时间,就下场了,考取了童生功名。
十二岁的童生,真的是震惊了不少人。
最主要的是,要明书可是只进入私塾读了两年书。
要明书成为童生以后,要氏家族也重视了起来,族长发了话,各家凑一点,送要明书读书。
一旦要明书考取了秀才,就能有五十亩地免税,一旦要明书考取了举人,就能有五百亩地免税。
一旦要明书考取了进士,那要氏家族就起来了。
私塾的夫子是老童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授要明书的了。
要氏家族凑了银钱,送要明书去三爻城的一家私塾读书。
夫子是举人。
要明书跟着这位举人读了一年书,就考取了秀才功名。
不仅考取了秀才功名,还考取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为禀生。
要氏家族沸腾了,都觉得付出没有白费。
而附近的乡绅,员外,也各个送来了贺礼,光是这些贺礼就价值三百多两银子。
要明书不仅还了要氏家族凑的银钱,还有富余,给家里买了十亩地。
剩下的四十亩地,都分配给了要氏家族的族人,让族人的田地可以免税。
一时之间,要明书意气风发,风头无两。
十三岁的秀才公啊,还是禀生。
然而,下来发生了一件事情,断了要明书的青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