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赏功罚过

陈矩略顿一顿,声音提高些许,确保殿内众人皆能听清:“此外,苏文彦还招认,顺天府尹李兆庭,不仅暗中勾结邪术师,为其提供庇护,以操控那狼妖,更早年间便私养大形山匪,以为爪牙!”

陈矩展开供状,朗声读道:“大形山匪首许猛,当年于辽州一带劫掠商队,甚至胆大包天,动及朝廷漕运物资,民怨沸腾。/小_税!宅` /冕,费.岳-读-后遭镇北军击溃,此人便削发易容,于武纪三年混入上京,最初藏身于城南破庙。”

他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若有似无地瞥了一眼许阁老的方向,继续道:“苏文彦供称,李兆庭暗中资助其白银八百两,用于打通关节、避免盘查,使其得以在京藏匿。更为其办理了一张足以乱真的僧人度牒,方便其活动!此匪化名‘李逐’,早先一直为鼓楼帮充当打手,担任坐堂宗师!前几日李家为防东窗事发,已将其诱杀灭口,尸身就埋在城南乱葬岗!”

玄帝并未伸手去接那供状,只随意地挥了挥手,语气淡漠:“将供状传于诸位阁老看看吧。即刻着黑龙卫捉拿顺天府尹李兆庭,查抄其府邸,仔细搜寻邪术法器、与妖人往来书信等罪证!?一干涉案人犯,主犯皆斩立决,悬首示众!女眷没入官奴!”

说罢,他目光微转,落在许阁老身上,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敲打之意:“许阁老,那涉事的许李氏,终究是你许家的人。?武.4*墈_书, ~首*发+?朕便不多加过问了,你须得严加管束,令其闭门思过。”?

正当众人以为此事已了,一直闭目养神的苏阁老忽然缓缓睁开眼,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提醒道:“陛下,许舟、任敖等人,奉命查探妖踪,虽行事或有莽撞,然终是拼死力战,遏制妖物,擒获主犯,于京城安稳,算是有功。”

纱幔后的玄帝沉默了片刻,仿佛才将这论功行赏之事想起,淡淡道:“嗯。拟旨:任敖,临机决断,阻遏妖患,功不可没,晋羽林军都督佥事,加授昭毅将军,赐紫金鱼袋,准其佩剑入宫禁。江听潮,协从有功,晋羽林卫指挥使,加授宣武将军,赐织金莽服一袭。经历官许舟,洞察先机,首倡其事,擢升羽林卫百户,实授昭信校尉,赐金银、绢帛各百。其余参与此次靖妖之役者,皆依功录档,升赏一级。”

就在此时,许舟忽然抬起头,声音清晰地说道:“陛下,还有许修义!”

玄帝身形微微一顿。

仁寿宫内原本稍缓的气氛瞬间再度凝滞,诸位堂官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许舟身上,心中皆道:这小子竟还敢得寸进尺?

玄帝的身影在纱幔后停住,似笑非笑的声音传来:“好胆色。当真是不怕死。不愧是能说出‘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人。”

此言一出,殿内许多人面色变得极为古怪,纷纷下意识地看向许阁老,又看向许舟。近来朝堂之上,但凡有与许阁老政见相左、争执激烈的,许阁老总爱撂下这句诗斥责对方,气势十足。

原来……这竟不是阁老的手笔?竟是出自这许家庶子之口?

许阁老站在原地,眼帘微垂,面上如同覆盖了一层薄霜,看不出丝毫情绪。

玄帝并未回头,声音恢复了淡漠:“拟旨:许修义,擅调兵马,干预靖妖公务,几致大局崩坏,杖责一百,流放岭南,遇赦不赦。其麾下扈从羽林军,一概褫夺官职,贬为普通士卒,以儆效尤。”

处置完许修义,玄帝并未立刻离开,反而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凝视着伏地的许舟,良久才道:“陈矩。”

“老奴在。”

“方才诸位大人所言,亦有道理。赏功罚过,须得分明。?你去细细查一查,今夜在场之羽林军,乃至五城兵马司、钦天监相关人员,于此妖乱之中,孰尽职,孰渎职,孰有功,孰有过。?拟个条陈上来,务求公允,莫要寒了忠勇之士之心,也莫要纵了玩忽职守之辈。”

一直缩在旁边努力减少存在感的秦王,听到此处,偷偷朝许舟的方向翘了下大拇指,脸上刚露出一丝窃笑。

却听玄帝仿佛脑后长眼般,声音陡然转冷:“秦王。”

秦王一个激灵:“儿臣在!”

“御前失仪,毫无亲王体统,罚俸三年,即日起于王府闭门思过,无朕旨意,不得出京!”

秦王脸色一苦,刚要习惯性地跪地哭诉求饶,玄帝的声音却又缓和了些,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难得进宫一次,去长春宫给你母后请个安吧。告诉她,朕晚些时候去看她。你也安分些,莫再惹是生非,让你母后忧心。”

秦王到了嘴边的话噎了回去,愣了片刻,才躬身道:“……儿臣,遵旨。”他起身,面对着御座,一步步倒退着出了仁寿宫大殿,待到跨出门槛,立刻转身,步伐越来越快,最后几乎是小跑着消失在宫道尽头,那背影,丝毫没有天家贵胄的雍容,倒像是逃学成功的顽童。

许舟伏在地上,悄悄回头瞥见这一幕,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直到此时,许阁老才仿佛刚从沉思中回神,出声提醒道:“陛下,太子殿下仍在宫外孝悌碑前长跪候旨。”

玄帝脚步停住,看向陈矩:“太子来做什么?”

陈矩躬身回道:“回禀陛下,太子殿下听闻羽林军出事,特来为您分忧,想为任敖、许舟等人求情。”

玄帝闻言,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淡然道:“让他回去吧。心意朕知道了。下次求情前,先把事情的原委、轻重缓急都弄清楚了再来。羽林军是朕的亲军,该如何处置,朕自有分寸,还轮不到他来救。”

说罢,他抬手摇响了手边的三山铃。

“叮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