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出征!
昌明四年,春,二月。
就在鸿胪寺的官员,带着已经被册封为河中郡王的波斯国王,经由唐蕃官道前往天竺,继而返回波斯之际,大唐的海军,也已经准备出征了。
大唐的海军,其实并非都堆在一个地方。
而是在扬州和广州都有一部分,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唐最重要的两个造船厂在广州与扬州二地。
海军主要倚仗的,就是新制造出来的火炮战船。
所以分成两部,其实也就很合理了,但这种现象日后还会出现变化。
因为李承乾。
已经开始让人筹措在登州修建一座造船厂。
这样一来的话,海军就有可能会被分成三部,这么干说白了,只是为了更方便训练罢了。
刘仁贵此时此刻,就站在扬州的东城楼上,远远眺望赊前方波澜壮阔的大海。
在贞观年间,扬州是靠海的。
海岸线如今,还在扬州一线,但随着长江裹挟着大量的泥沙逐渐在下游入海口堆积,海岸线也不断往东边推移,以至于使得扬州在日后逐渐远离大海。
海面上。
数十艘各式船只整齐的停靠着。
无数人正在把出海所用到的各类器械与物资,搬运上船只。
其中最大的一艘船只,就宛如一只巨兽一样匍匐在海面上,散发着深邃光芒的火炮,牢牢的架设在战船到底甲板上。
这艘战船,便是本次大军的旗舰了。
刘仁贵看了一会之后,便取出了海图,展开仔细查阅。
海图上方,详细的记录着几条不同的海路。
这都是这几年来,以姜行本等为首的开海先锋,拼命实践出来的结果。
而按照海图。
这一次刘仁轨大军将从扬州启程。
然后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航行,在经过闽地,穿过与流求岛之间的海峡后,便会抵达岭南道广州。
在广州,将会与另外一支海军合二为一,同归刘仁轨指挥。
合军之后,还会继续向前航行。
在穿过崖州北侧的海峡之后,就会转向正南,沿着海岸线一路抵达交州,继而抵达林邑国沿海!
看着海图,刘仁轨深吸一口气。
在这之前,大唐从来没有海军远征万里的先兆,他反倒是开了个先河了。
“大总管,船队已经准备好了,吉时已到,还请大总管下令出征!”
闻言。
刘仁轨将海图收好,重重颔首。
不久之后,他便持着一个火把,凑到大红色的鞭炮前,准备点燃引线。
大军出征原本时没这么多讲究的。
但自从火药普及之后,这鞭炮也逐渐演变出来了,而近些年来,为了讨个彩头,一般在出征前都会点一些鞭炮。
这个传统,还是从李承乾征讨吐蕃开始出现的……
不过无论如何。
讨个彩头,总归是没啥问题的。
“呲啦……”
“噼里啪啦……!”
鞭炮的爆炸声,在海港周遭响起。
硝烟伴随着火光迅速弥漫开来,而在烟尘散尽之后,刘仁轨大手一挥,朗声道:
“传我将令!”
“出征!”
一声令下。
旗舰上的号角声顿时响起。
继而鼓声宛如雷鸣一般,响彻四周。
高大的船帆在海军将士熟稔的操作下升起,借助风势,驶出港口,朝着茫茫大海航行而去……
与此同时。
苏英光二人,也已经带着本部兵马,离开长安南下了。
征讨林邑国,不能动用淮河以北的兵马。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因为林邑国那鬼地方的气候过于湿热,淮河以北出生的唐军将士到了那里,恐怕水土不服之下,战斗力根本剩不了多少!
因此。
甚至于长江两岸的都不行。
只能调集长江以南,最好是岭南沿海地区出身的唐军精锐将士。
所以二人只带了几百名本部精锐,而南下林邑国的大军,已经在广州聚集了,就等着他们二人抵达后,便会直接南下林邑国!
……
十日后。
经过数千里跋涉,阿木图终于回到了乌蛮领地内。
“族长呢?!”
“快,快,快带我去见族长,有大唐皇帝的重大命令,要与族长说一说!”
阿木图神情焦急。
一众蒙舍诏的乌蛮族人见状,也不敢耽搁。
不久之后,阿木图就在寨子里边的议事堂里,见到了蒙舍诏部落的当代组长阿古木果。
“见过族长。”
“族长,大唐皇帝有令,让我乌蛮一族挑选精锐勇士万人,与唐军精锐合兵一处,然后一起南下,征伐林邑国!”
“什么?!”
阿古木果直接懵了。
阿木图见状,知道这个信息的确实在是太过于突然,所以就尽量用简练的话语,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
阿古木果一时间陷入了深深地沉默之中。
“按照你的意思,我族是必须要出兵了?!”
“没错!”
“虽然大唐皇帝没有明说,但我们如果不出兵的话,就是抗旨不遵,就是对大唐不恭敬,那么…大唐指不定就要改变方向,调兵来打我们了。”
阿古木果:……
他幽幽地长叹一声,脸上带着三分无奈。
但转眼间,阿古木果就调整情绪,将这些心思暂时压下,拧着眉头思索道:
“我蒙舍诏出兵也就出兵了,我可以说的算。”
“但其他五诏部落,如果不愿意出兵的话,又该如何……?!”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六诏部落,虽然都属于乌蛮一族,但也不可能彼此之间真的相亲相爱,总归是有一些矛盾和仇怨的,而且这矛盾与仇怨还不少。
阿古木果只是蒙舍诏一部的族长,压根就不是整个乌蛮一族的首领,完全无法指挥其他五个大部落。
“这还不简单。”
“贞观十九年之前,各部落与大唐之间的关系,可算不上紧密。”
“因为那个时候吐蕃还活着。”
“所以其他五诏部落,就总是东倒西倒,来回臣服于大唐和吐蕃,这件事情,大唐君臣不可能记不住!”
“而那时,我蒙舍诏一部,可是从来没有随风摇摆过的,我们一直与大唐关系紧密!”
“因此。”
“现在这个差事,才会由我来传达。”
“那么既然这样,也就变相的意味着大唐皇帝认可我蒙舍诏,成为乌蛮一族的首领部落了!”
“借助大唐的威势,压制住其他五诏部落,还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