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回京!

天竺,曲女城。

在跋涉了十余日后,姜行本于昌明四年的四月末,终于抵达了曲女城中。

“见过姜大人!”

王玄策拱了拱手,一旁的牛进达也是敬重一礼,看着面色沧桑的姜行本赞道:

“姜尚书所作所为,当真可称大英雄也!”

牛进达这话是发自肺腑的。

有史以来,姜行本是第一个从大唐从海路,抵达天竺的人,称之为大英雄完全不为过!

姜行本摆了摆手,并没有计较这些虚名。

时至如今。

一路上经过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光是船毁人亡得险境,就经历过足足三次的他,真的已经不在乎这些虚名了。

因为他的名字,注定会铭刻在史书上。

这种万世流芳的美名,可比寻常的夸赞重要太多太多……

“不知道姜尚书,下一步想如何做?”

“到底是直接从天竺北上吐蕃,然后返回长安,还是带着船队继续向西航行,亦或者是从海路折返回大唐?!”

听见这话。

姜行本一时间也陷入思索之中。

出来一年多,他自然是想念大唐的,身体也着实已经非常疲惫了。

但……

他其实还想继续航行下去!

“尚书大人,下官以为您还是回朝吧,因为我大唐现在已经知道从天竺往西,前往波斯、大食等国的商路了!”

“哦?!”

姜行本一怔。

“对对对,我都快忘了自己出来一年多了,这一年多以来,几乎是与世隔绝。”

“快些说说,这段时间以来发生了哪些大事!”

姜行本现在,就是半个野人,对于大唐乃至于天下形势的认知,还停留在贞观二年。

所以他压根就不知道波大唐与波斯建立宗藩关系,册封河中郡王,赋税制度改革,乃至于经略林邑国,发兵攻打西突厥等众多要事。

于是。

王玄策就按照时间顺序。

把这一年多时间中,朝野内外,大堂上下,以及天下间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哦,对了,这里还有一些报纸。”

说话间。

王玄策取来一摞厚厚的报纸,交到姜行本的手上。

“因为天竺等地,与大唐相距甚远,所以这报纸都是一个月一版,而且基本上都是些重要信息。”

“姜大人不妨看看。”

“好!”

姜行本重重颔首。

“先让我看完这些报纸,然后再定下来下一步的去向吧!”

次日,午后。

姜行本走出下榻的屋舍,伸了个懒腰。

经过一整天的思索,他已经想明白自己下一步的去向了。

他本来,还想继续向西航行的。

但既然大唐在与波斯建立宗藩关系的同时,也预警探明了向西的航路,那么短期之内,自己应当就不会继续向西了。

实际上。

探明的航路,也仅仅只是到达大食国而已。

因为再往西航行的话就走不通了,只能转向南下,可姜行本还记得,当日在紫宸殿内看见的那幅地图上,大食国以南的陆地,南北距离少说也有一万五千里!

也就是说。

要继续向西,就得先南下一万余里!

就算他有充足的后勤,但船队上下已经航行一年多了,众人疲惫至极,显然无法继续航行这么远。

没办法,姜行本只能选择暂时搁置此事。

“好在天竺如今已经归我大唐了。”

“这样一来,日后出发时,就可以从唐蕃官道,经过吐蕃抵达天竺,然后再从天竺启程,一路向南航行。”

“呼……”

“日后还有机会。”

姜行本喃喃自语一句。

身心俱疲的他,已经坚持不下去了,是时候回返大唐,好好的歇一歇了。

况且。

更为重要的是,他要将此行的一切,当面告知于天子!

当然了。

姜行本也并非一走了之。

“牛大将军,王大人。”

“来走之前,我想请二位征调一些善于航海之人,先驾驶着船只,去探一探海路,也好方便于日后我大唐的船只,继续向南航行!”

“好,没问题!”

王玄策爽快的答应下来。

“按照朝中的意思,不久之后,就会在天竺设置都护府。”

“到时候即便下官与大将军回去了。”

“自然也会有大都护派人,为姜大人办成此事的!”

姜行本闻言,多少有些惊讶。

“陛下竟然不想在天竺设置州县,直接治理?!”

王玄策摇了摇头。

“山高路远,不太现实。”

“或许日后可以,因为海路随着姜大人探明之后,一定会得到开发的,届时我大唐与天竺之间人员与信息的往来,也就不会受限于冬日大雪封山了。”

“但是眼下,还不行,稳妥起见陛下还是选择了建立都护府对天竺进行羁縻统治。”

天竺自然是个好地方。

但无奈于距离大唐本土,实在是太远了。

无论陆路还是海路,都有一种鞭长莫及的感觉,所以直接统治,反倒是不如羁縻统治要好。

“原来如此……”

姜行本恍然。

“听说受封河中郡王的波斯国主,不日将抵达天竺,然后经天竺前往波斯?!”

“没错!”

姜行本脸上于是露出了淡淡笑容。

“既然这样的话,本官就且再修整几日,等送走这河中郡王之后,再启程返回长安吧!”

最终,姜行本还是选择了走陆路回去。

主要是眼下刚好是夏季。

大雪都已经彻底化干净了,是大唐与天竺之间,陆上道路最为通畅,也最为好走的一个时节。

从此地出发。

九十月份,就可以返回长安了。

而如果走海路的话,不仅刚好会碰上夏秋季节的台风潮,时间也不一定会快多少。

数日之后。

送走波斯国主之后。

姜行本也在一队唐军精锐的护送下,带着随行人员,踏上了返回大唐故土的漫漫长路。

……

七月末,他抵达原吐蕃国都逻些城。

在拜见过文成公主,重新修整了两日后就再度启程。

……

大唐昌明四年,十月廿六。

经过漫长距离的跋涉,姜行本终于在寒冬降临之前,回到了熟悉的大唐帝都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