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编写新教材

历史上。

李世民可就死在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即将到来的昌明三年。

不过嘛…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的话,李承乾确信这一回李世民这老登应该不至于这么快就没了。

光着精神奕奕的模样,再活个三五年恐怕都有可能!

时至如今。

李世民给他带来的威胁,其实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相反,因为李世民好端端的活着,偶尔还会在公开场合露个面,所以李承乾这位大唐天子仁孝无双的名声,已经在天下传遍了。

只要李世民多活一天。

李承乾就可以从他的身上薅到多一点的好处!

“承乾啊承乾。”

“你听听你说的这是人话吗?!”

“我活的好好的,这不前不久,刚刚把第一版的兵法给写出来,接下来还需要逐步修订。”

“你要是没事的话,就回长安吧。”

“要不然你杵在这里,我不舒服,你恐怕也不自在,不如别凑在一起。”

对于这话。

李承乾同样深以为然。

虽然已经过去几年了,但毕竟皇位是从这老登手里抢来的,且曾经的不好记忆,依然时常涌上李承乾的心头。

所以父子二人到现在,其实还是没有和解。

不说两看相厌吧,起码心里边也都是暗戳戳的看对方不怎么顺眼……

“这个道理,我自然知道。”

“不过寒冬腊月的跑过来,也不只是为了看看父皇身体怎么样,还是有正事要说的。”

说话间。

李承乾就缓缓落座,然后端正了一下神色继续道:

“不知道父皇可听说兵制改革一事了?!”

“废话。”

“恩,既然如此的话,那想必也知道我要在大唐各州设置六十所讲武堂。”

“问题就出在这里。”

“讲武堂在地方开设分校,除了各种各样的物资与人员需要提前准备好之外,还有一个所需的,便是教材!”

听见这话。

李世民瞬间就明白了自己这嫡长子的来意!

教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设置在长安的中央讲武堂,自然也是有教材的。

但是。

中央讲武堂的教材,并不能拿到地方讲武堂分校中使用。

原因其实也非常的简单。

就是中央讲武堂的教材,是服务于唐军精锐,甚至是唐军中下层军官而制定的。

内容非常的庞杂,且有些深奥。

主要教习的,其实是中下层军官该如何指挥手下的部队,是精锐唐军将士,该如何在面对复杂多样的战场情况时,做出最佳的判断!

这些东西,学起来是要有一个基础的。

可地方讲武堂分校招收,都是一些至多仅仅有点武艺的青年罢了。

这帮人血气方刚不假。

但同时也缺乏真正的战场厮杀二累计起来的经验。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跟一张白纸似的,需要系统性的进行教学!

如此一来。

适用于中下层军官,与唐军精锐的教材,显然就不再适用于这些人了。

“你的意思,是让我来编写教材?!”

“没错!”

李承乾笑着点点头。

“父皇有充足的时间,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这一点,是寻常人难以企及的。”

“虽然这个差事,我手下的将军们也能做。”

“但既然刚好父皇正在编写兵法,又整天看这些典籍,所以我认为这事父皇开办,应该是最为合适的!”

说白了。

李承乾就是不想让李世民闲下来。

这人闲下来啊,就容易出这出那的问题,问题倒不仅只是可能出现在身体上,也可能出现在心里边。

要是有个心病,再干出些什么事情来,那可就不太好了。

所以。

得让李世民有事忙才行!

况且编写教材一事,涉及到培养唐军将士,容不得有半点马虎。

交给别人来做,李承乾还得担心他们是否尽力。

可把这个差事交给李世民来做的话,就断然不会有这种顾虑了。

毕竟大唐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他肯定是会为了培养捍卫大唐天下的将士们,忙前忙后,尽全力编写教材的!

李世民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开始皱眉思索。

给普通将士,甚至可以说是新兵蛋子来编写教材,实际上并非一件简单之事。

因为新兵和普通将士所要学的。

和中下级军官,乃至于高级将领所需要学的,压根就不是一个东西。

他们不需要学着指挥大军。

但是要学制听懂所有代表着不同含义的鼓声,看明白不同令旗,在不同的挥舞方式的情况下,代表着的不同的意思。

除此之外。

战阵杀伐之术,更是必不可少的。

而除了杀人,还要学会自救和救人,否则如何为战友喝自己紧急处理伤口?!

这些东西,都必须要学。

学会的话就可以大大的提高自己的战斗力,且还能够提高自己在宛如磨盘一样的战场上,生存下来的几率和可能性!

以及,在绝境时,拉更多敌人垫背的能力!

总而言之。

地方讲武堂分校的学员们要学的东西有很多。

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还有在战场之外的,比如修葺兵器,再比如最简单,最基础的一项…如何磨刀……

这些东西,都要学,而且还得学好。

而学好的基础,就是要有一本足够合适的教材,所以这个差事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无比的重要。

“在兵制改革之后。”

“我大唐军中的主要兵力来源,就是这些进入各地讲武堂分校进修的学员们了。”

“他们当中拔尖的人,进入中央讲武堂进修。”

“至于大多数普通的,自然也就成普通唐军的一员了,所以这针对他们的教材,至关重要!”

“因为这,决定了我唐军日后的战力高低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