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玄都大法师代表人教,前往花果山!

“祖师,您向来顺天意而为!”

“孙悟空已经得到天道认可!”

“求您救他一救,劝一劝佛祖和玉帝吧!”

“这天上地下,只有您能搭救他了,否则,他必死无疑啊!”

嘭!

嘭!

嘭!

天蓬元帅每说一句,便重重磕一个头。

额头与青石阶撞击发出沉闷的响声,震得人心口发颤。

石阶上血迹纵横,鲜红宛如一朵又一朵妖冶盛开的红花,愈发衬得此地肃冷无情。

兜率宫巍峨高耸,宫门紧闭,漠然无声。

连往日里随侍的金童玉女,也不曾现身半分。

此刻,这座天宫圣地,宛如化作了一堵冷漠的高墙,隔绝了天蓬的呼号与恳求。

天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亦无情,众生生死,不过如蝼蚁。

这高墙大门,冷漠无情,令人窒息!

就在这绝望之际,忽有一道温润清朗的声音自虚空传来,犹如春风拂面:

“天蓬啊,起来吧,我带你去见老师。”

声音一落,天蓬猛然一怔,旋即扭头望去,只见一人缓步而来,衣袂轻扬,气度温雅。

待看清来人,天蓬瞬间大喜:竟是他的便宜师父——玄都法师!

玄都法师,乃太清圣人唯一亲传弟子,人教二代中唯一的嫡传正统,根正苗红,威望极高!

而天蓬虽为其弟子,却只是记名弟子。

若非如此,以人教底蕴,天蓬的修为岂会止步太乙金仙?

当然,天蓬在天庭神将中,他不算最弱,但离真正的高手,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谢师父!”

天蓬几乎哽咽着大叫,满心狂喜。

玄都法师微微一笑,取出一块素净丝帕,声音温吞如水:

“把额头上的血擦一擦,如此模样,实在不雅。”

“是。”

天蓬忙不迭接过帕子,将额头血迹细细拭净,又匆匆整了整破损的铠甲与衣襟。

玄都法师看在眼里,微微点头,神色满意。

随即伸手推开兜率宫厚重的宫门,一股古朴药香扑面而来。

二人一前一后,踏入宫内,径直来到太上老君的丹房。

丹炉轰鸣,炉火通天,整个丹房弥漫着缕缕金丹气息,沉重而玄奥。

“老师唤弟子前来,可是有事吩咐?”

玄都法师躬身一礼,声音恭敬而从容。

“见过祖师!”

天蓬急忙伏身跪下,额头贴在冰凉的丹房地面上,心中仍旧忐忑。

太上老君盘坐丹炉之前,须发皆白,面容却古井无波,似超然于万古之外。

那双眼缓缓落在天蓬身上,只是一瞥,便移开,又落在玄都法师身上。

老君眸光微转,唇边罕见浮起一丝笑意:

“玄都啊,你生性惫懒,却素来聪慧。你可知,为师今日唤你前来,所为何事?”

玄都法师眼底闪过一抹深意,含笑答道:

“老师此时唤弟子而来,想必是为了花果山的事情。”

听到“花果山”三个字,依旧跪着的天蓬,立刻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不错。”

太上老君点了点头,语气平淡,带着考量之意,又问道:

“既然如此,那你可知,为师想让你相助哪一方?”

玄都神色如常,缓缓回答:

“圣人道统,本应依天道而行。老师此举,自然是让我相助天道。唯有顺天道而为,我人道才能昌盛绵延!”

“哈哈哈哈哈哈!”

太上老君仰天大笑,须发颤动,笑声中带着一丝欣慰。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玄都啊,你已悟得为师七分道义!未来,人教就要靠你发扬光大了!”

玄都连忙俯首一礼,语气虔诚:

“老师谬赞了,皆因老师教诲,弟子方有今日。”

太上老君目光如炬,淡淡一笑:

“勿需谦虚。世间万事,皆讲究一个缘法。缘法到了,则一朝顿悟;缘法未至,纵然苦修万年,亦是一场空。”

“弟子受教了!”玄都再次行礼,恭声应道,所谓缘法,正是天命,顺其天命,便得缘法!

太上老君点了点头,神色又恢复了淡漠无波,挥了挥手:

“去吧,去吧。”

玄都领命,正欲退下。

而此时,跪在一旁的天蓬却早已心急如焚,听得一头雾水。

见二人对答玄妙,似有深意,却始终不曾提到孙悟空,他终于忍不住,焦急脱口而出:

“祖师!弟子求您搭救孙悟空!”

声音带着迫切与颤抖,显得有些刺耳,却满含急切之意,在丹房中久久回荡。

太上老君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悦,目光微凝,淡淡扫了玄都一眼,语气冷漠却带着三分训斥:

“你这弟子,性情果然同你一般懒散随意,可惜悟性却不及你万一。”

丹房炉火轰鸣,火光映照下,天蓬心头一紧,只觉这一句话如重锤压在肩上,羞愧难当,额头更紧贴在冰凉的地面。

然而玄都却神色不改,依旧笑意盈盈,语气从容不迫:

“老师方才不是说过,万事讲究缘法?缘法至,则一朝顿悟;缘法未至,纵是万年修行,也只是成空。”

“弟子斗胆,老师又怎知天蓬的缘法何时到呢?”

话音一落,丹炉轰鸣声似乎都低了一分。

太上老君微微一怔,本该不容置喙的圣人威严,在这一问之下,反倒多了一抹温情。

他并未动怒,反而眼中闪过一抹赞许,抚须而笑,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你二人去吧。”

“是,老师!”

“是,祖师!”

玄都与天蓬齐声应诺,起身退出丹室。

火光渐远,丹香渐淡,兜率宫门在身后缓缓阖上,仿佛一道厚重的屏障将圣人的气机隔绝。

一路上玄都沉默不语,负手而行。

天蓬心中却翻江倒海,直到走出兜率宫,迎面扑来清凉仙风,他才忍不住低声开口,满脸失落:

“师父,弟子愚笨,方才在祖师面前,怕是又让您丢脸了。”

玄都转头望了他一眼,见他神情沮丧,眼底却多了几分憨厚真挚,便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缓和,带着意味深长:

“天蓬啊,你可知,这世间有两种人?一种聪明至极,机关算尽,看似荣华富贵、高不可攀,然而内心却从未得片刻安宁!”

“还有些人,看似愚笨平凡,不事算计,却能心境安然,长久自在。”

他顿了顿,眸中闪过一丝深意:

“这两种人,其实只在一念之间,世间并无高下之分。”

天蓬听得似懂非懂,憨厚地点了点头。

忽然心头一紧,急忙追问:

“可师父,刚才祖师与您说的话,弟子一句都没听懂啊!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真与花果山有关?”

玄都闻言,目光微微一亮,含笑道:

“老师之意,正是让我前往花果山,伺机而动。以当下局势看,孙悟空危机重重,为师或许要出手,助他一臂之力。”

“什么?!”

天蓬闻言,心头顿时一震,先是惊喜,随即满脸疑惑:

“师父,师祖他老人家为何要帮孙悟空?弟子不懂!”

“师祖不是和佛门有合作吗?按理说,师祖应该偏向佛门才对啊!”

玄都望着他迷惑的眼神,忍不住笑了笑,耐心解释道:

“天蓬,这便是平衡之道,又叫相互制衡!”

“太极之道,一阴一阳,在于平衡!”

“唯有阴阳平衡,彼此相济,世间才能安定长久。”

“如今这佛门气旺,乃为阳。天妖初立,正是气盛,乃为阴!”

“阴阳平衡相济,才能生生不息,若是有一方太过旺盛,吞并了另一方,世间就会大乱。”

玄都目光遥遥,似越过苍穹,低声道:

“老师此举,正是护持阴阳平衡,不偏不倚。”

听了这话,天蓬元帅恍然大悟,他忽然想起来,当年巫妖相争,第一次巫妖大战,十二祖巫和帝俊太一全部出动,最后巫族动用十二诸天神煞大阵,大败妖族,帝俊太一重伤。

这一次,巫族本可以一鼓作气,让妖族一蹶不振的。

然而,鸿均道祖忽然出面阻止,从此妖管天,巫管地。

这也给了妖族喘息之机,为后来巫妖第二次大战埋下伏笔。

<!---->

看来天道大势,在于阴阳平衡,绝不会让一方太过强大!

若是天道未降下如此巨量气运功德给花果山,那佛门灭了花果山也无所谓,太清圣人是绝不会管的!

但是正因为有如此多的气运功德,一旦被佛门夺走!

那佛门势力,瞬间会极为壮大,这便彻底打破了阴阳平衡。

一念至此,天蓬只觉浑身血脉激荡,心中大定,立刻俯身抱拳,郑重说道:

“弟子明白了!谢师父开解!”

玄都微微颔首,神情淡然而沉静:

“懂了便好。随为师去花果山,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好嘞!”

天蓬抹去额头冷汗,咧嘴一笑,重又恢复了几分天庭元帅的爽朗之气:

“弟子遵命!”

玄都法师与天蓬元帅不再多言。

两道金光并肩而出,穿梭虚空,破碎重重天幕,直奔花果山而去!

一时间,各方势力齐聚花果山!

明争暗斗!

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与此同时,花果山上,群妖聚集,天地轰鸣,杀机已然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