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错阿雅917

第420章 李未,你今年多大

---

吐蕃的勇士大多人高马大、身形彪悍,噶尔·丹增却不同。

他身姿挺拔,却又不失儒雅,待人温文有礼,是吐蕃出了名的美男子。

卓玛·赞蒙直直望着他,欣赏的目光毫不掩饰——还真是赏心悦目。

她觉着,趁还没到大齐都城前,得多看几眼——一饱眼福。

一旦踏入大齐疆土,她便再不能如此肆无忌惮地欣赏美男子了。

听说大齐讲究什么三从四德……

噶尔·丹增被对方那肆意的目光给看得耳尖微微发烫。

从未有哪名女子,像她这般直白地注视过他。

“噶尔·丹增,你这次为何主动请缨作为和亲使臣来大齐?”卓玛·赞蒙望着他微红的耳尖,不禁有些好笑。

真是个纯情的男子,她才多看他几眼,他便显出这般模样。

如此自爱,将来必定会是个好丈夫。

“是为了祖父遗志。他毕生的心愿,就是想看到吐蕃繁荣昌盛,不受外敌侵扰。即便是在临终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此事。”噶尔·丹增回答时并未避开她的注视,反而坦然地迎上她目光。

卓玛·赞蒙心中猛地一颤,因这句话叩动了某根心弦。

一种名为钦佩的情绪迅速滋生,几乎顷刻间便蔓延开来。

这个男人说这话的时候——格外好看,眼中有星辰大海在闪烁。

他是个俯仰无愧于天地的好男儿。只可惜,她不能喜欢他。

“噶尔·丹增,谢谢你!我代表吐蕃万千子民向你道一声谢。你与你祖父一样,是个了不起、顶天立地的男儿。”卓玛·赞蒙正色说道,眼中早已不见了先前的轻浮与放肆。

噶尔·丹增闻言,脸上掠过一丝羞涩,却很快收敛,微微颔首:“公主言重了,这只是我身为吐蕃男儿应有的本分。我噶尔家的家训,便是誓死守卫吐蕃,让黎民百姓享太平安乐。”

他端起桌上的酥油茶,指尖轻触杯沿,借以掩饰方才的失态。

卓玛·赞蒙见他这般模样,忍不住轻笑:“你不必如此拘谨。如今在驿馆中,并无外人在,也不必时刻恪守君臣的本分……你,就只当我是你的朋友。对,朋友”

她把玩着腕间银镯,清脆的碰撞声在屋内回响。“说起来,我倒是好奇,听说你祖父认了一名大齐女子做孙女?此事当真?”

噶尔·丹增放下茶盏,神情变得柔和:“嗯,是真的。我此次会护送公主来和亲,也是因她将祖父的临终遗言呈报给了赞普。不然,我们还不知道祖父去了……”

提及祖父,他脸上浮现一抹哀伤。祖父是那样一个经天纬地的人,说没就没了,至今他仍觉得那不是真的。

“抱歉,我不是有意提起你的伤心事。”卓玛.赞蒙脸上露出一丝歉意,因她一句话叫噶尔·丹增伤心,心中不免有些内疚。

“无妨。无论我是否接受,祖父离去已是事实。”

“你那妹妹,是个怎样的人?我从父王那里只听来只言片语,但从他的语气中,能听出父王对她推崇备至。”

“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噶尔·丹增低声重复着这个问题。

“公主,其实具体我也说不清。我与她说来也只见过一面,在我眼中她淡泊名利,气质清冷,却极为美丽,是我见过最美的女子。”他脑海中浮现出那名唤他“哥哥”的女子,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那笑意落入卓玛·赞蒙眼中,分外刺眼。让她没来由地心里一闷,忽然就不愿继续这个话题。

她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仍点头应和:“是吗?我还真想快点见到她,看看是否真如你所说那般美好。”

她转头望向窗外,驿馆外的枯树在寒风中摇曳。

真是个呆子,怎能在一个女子面前盛赞另一个女子最美?这人实在无趣,又笨得很。

“好了,歇息吧。夜深了,明日还要赶路。”说完这句,卓玛·赞蒙便率先起身走向自己的房间。

待她到了大齐,定要亲眼见见这位被父王赞不绝口、被噶尔·丹增称为最美的女子,究竟是何模样。

此刻的她尚未意识到,这种不舒服的情绪名为嫉妒。

在她还未见到凤倾城之前,便已从心底生出对这个女人的嫉妒。

---

后宫的日子说不上有趣,可以说是索然无味。

这两日,陈素素每天都陪凤倾城待在汀兰殿,听李未讲述后宫与前朝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

譬如贤妃与先皇后林氏原是闺中密友,自先皇后去了,她便愈发低调,谨言慎行。

因此本该由她执掌的后宫之权,最终落在了静妃手中。

静妃出自安国公府,这一点凤倾城知道。她是四妃中最晚入宫的一个,当年嫁入宫中时年仅十六,而皇上已三十有余。

“听说静妃进宫前曾有一位意中人,两人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谁知圣旨一下,她便就这么入宫做了妃子。”李未压低声音,说出这段他从老宫人那里听来的传言。

“嗯,如今那人在何处?”凤倾城点点头。

她觉得这并不出奇,年少时谁没有过心仪之人?只不过这世间,两情相悦终成眷属者,终究少之又少。

“听说早已娶妻生子,在外地任职。”具体情形李未也不甚清楚,毕竟那时他还未入宫。

“李未,你今年多大?”凤倾城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到他身上。

“……”李未一时怔住,没想到凤美人会突然问起这个,一时竟忘了应答。

“多大年纪?这问题很难回答吗?”陈素素在一旁催问。

“不是……只是从未有人问过奴才这问题,一时有些不大习惯。”明明刚才还在说后妃之事,怎么转眼就问到了自己身上?

“无妨,从现在起习惯就好。李未,你今年多大?”凤倾城又重复了一遍。

“奴才今年二十四,入宫已有十六年。”李未答道。

“十六年?”凤倾城指尖轻抚茶盏边缘,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你入宫时才八岁?”

陈素素也凑近了些,眼中写满好奇:“那么小就进宫,这些年来你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都过去了。无论苦与不苦,那些都已成过往。”李未语气平静,听不出什么抱怨之意。

“家中可还有亲人在?”凤倾城暗暗颔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