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发愁员工来源

两天以后,周平带着一份销售公司的建设方案过来找刘旭商量。

“小刘啊,你先看看,我们这两天研究了一下,大概弄了个框架,这里边的人选呢,我们已经跟几个主要人员都接触过了,基本上都选出来了,只不过这个海外公司这边还需要大量的懂外语人员,这个暂时没有办法。”

“哈哈,这块不用操心了,有人帮我们想办法了。”

“什么?怎么回事儿?懂外语的人才可不多啊?”

“哈哈,我还想问你呢?你是不是把咱们缺人的事情给上边说过?”

“我...哦,还真是。”

周平突然想到他把那天的会议记录发给少山先生了,看来是少山先生帮他们把这个麻烦解决了。

“呵呵,我那天给少山先生提了一嘴。”

“我就说吗,无缘无故地教育部那边怎么突然说要给我们安排人过来呢。我听那意思还老大不愿意呢,我以为马部长想着敲我竹杠呢?”

“是吗?他怎么说的?”

“还能怎么说,说是这一届的毕业生全都已经安排好去处了,结果咱们又横插一杠子,还抱怨我不早点说?我能惯他吗?我还嫌他不想着点我们呢,要好处的时候就知道张嘴,分人了不知道给留点。”

“哈哈哈,也就是你啊,别人谁敢啊,不过他说给多少了吗?咱们可是要不少呢,那么多国家,哪个国家不得安排两、三个人啊。”

“具体倒没说,还说正在沟通,这不是他们同意就行的,还要本人同意才行。不过他说应该不会少于1百人。”

“啊?才1百人啊,那够干什么啊?”

“是啊,不过我又想了招儿,就是我们从国外带回来的那些人的家属,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来参加培训,成绩合格就可以放出去工作。”

周平眼睛一亮,面露喜色道:

“嘿,我怎么没想到呢?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啊。我一会儿就办公室给所有老外都下个通知。”

刘旭想了想又说:

“不要光给老外下,还有那些在国外就结了婚的留学生们,他们要是有家属懂外语也是可以的。”

“好好好,这事儿好说,这下问题可就解决了?”

刘旭听到后轻轻摇了摇头:

“唉......销售的问题是走出第一步了,可是我还想将售后这一块一起建设起来,要不我们的名牌建设就会打折扣了。”

“什么?你等会儿,什么是售后?”

“哦......售后也就售后服务。比如说我们的商品卖出去了,如果这件商品顾客拿到手了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候我们的服务人员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比如说家电吧,我们的服务人员就可以上门维修。”

“啊?有必要吗?卖出东西去了我们还要管啊?”

“你不能这么想?我们的产品走出去后,是在跟其他国家的商品竞争,人家的老百姓凭什么要买你的东西?我们要凭我们的商品质量、价格、服务。”

“同样的东西,我们的卖的贵,他们的便宜,可是我们贵有贵道理,我们有给人保修的服务,你说,如果国外的老百姓都形成了这种影响,别人的东西还能卖的过我们吗?”

“哎你还别说,好像是这么个理儿,那你的意思,咱们以后岂不是要把世界上的同类厂子都干趴下啊?”

“废话,我布这么大的局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嘶......你,你,你这野心也太大了吧。这能成吗?”

周平目瞪口呆的看着刘旭,他以为很了解刘旭这个小年轻了,可是越接触越感觉到刘旭的可怕。

“成不成的现在不敢断言,可是我们必须要这么去做,哪怕最后不成,我们也努力过了。”

“可就是我们现在缺人啊,这售后可是要懂专业知识的,还得懂外语。愁死我了,上哪找这么多人去啊?”

刘旭头痛的摇了摇头。

“可不是吗?你这个售后我听明白了,可这可不是两三个人就能解决的事,一个国家最少不得放几十个技术人员啊。”

“要不说发愁啊,国内我是没折了。”

“是啊,国内去哪找那么多外国人啊,除非去战俘营。”

周平也是皱着眉头想着,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旭眼睛一亮:

“你说什么?”

“啊,什,什么什么?”

“不不不,你刚才说的什么?”

“我,我没说什么呀,我说国内去哪找那么多外国人啊。”

“不对,不对你好像说除非......”

“噢,我说除非去战俘营啊,那外国人多。”

周平笑呵呵地说道,他可不认为那些人来侵略打仗的人能够为自己所用,说的时候也有点调侃的味道。

啪,刘旭猛的一拍桌子:

“对啊,战俘营,我怎么没想到啊?”

“啊?你不是吧,那是来打仗的?是来侵略我们国家的,怎么可能给我们工作?”

“哈哈哈,老周啊,你真是我的福星啊,哈哈,这回问题解决了。”

刘旭从办公桌后绕了出来,用力的拍着周平的肩膀,这画面怎么看都透着诡异,一个小年轻对一个中年大叔一副说教的样子。

“不是,小刘,你来真的?”

“为什么不呢?”

他现在可不会告诉周平,历史上在与鹰酱谈判完成之后,有22人明确拒绝再回鹰酱和约翰牛,选择了加入东大,而这边也为他们安排了工作。

历史上的战俘总共1.15万人,可是在这个位面这个数字增加了30倍,即便是留下的比例不多,那也能选出一部分人来。

刘旭相信他再增加一些手段,到时候留下来的人会更多。刘旭就不相信在这三、四十万人里自己还挑不出几千个维修人员。

刘旭想明白后,就拿起了那份方案仔细看了起来,这份方案是成立未来国际贸易集团,下设未来贸易国内公司和未来贸易海外公司。

集团总裁是原来文化机械公司的销售科长名叫蔡山林,国内分公司的经理是原来矿山机械分公司的销售科长薛勇,海外分公司的经理是原医疗机械公司的销售科长柴阳。

蔡山林和柴阳都有国外留学的经历,而且这两人在国外的时候勤工俭学就是做的销售,而且成绩还非常出色,经过同平他们的考察发现蔡山林的大局意识更突出一些。

刘旭在看这些人的简历后,就痛快的签字了。

接下来就是未来集团以后所有的销售的任务将全部放在这个贸易集团,至于办公地点,他们是想让矿山机械公司和冶金机械公司合用一栋楼,先腾出一栋楼来给销售公司办公用。

今后再看看如果还有调速不行就再盖几栋楼。而刘旭则是想着不行到时候将一部分公司迁往京城,这边也就不用再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