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筹备内城改造

刘旭从城南项目部出来后,决定去一趟少山先生那里,到里的改造也要提上日程了,他感觉还是得打声招呼。

在路上的时候,刘旭在空间里翻了翻找到了城里的规划图,这个规划图不但规划出了每一块区域的功能作用,还有这些房子的改造方案,用于当博物馆或是名人故居可以开放旅游的地方,不管内外都是奔着修旧如旧的目的去的。

而那些做为经营性服务行业的房子外观还是保持不变的,但是内部则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应和保护这些古建筑。

刘旭的车队来到了少山先生这里,他经常来,警卫也都熟悉了,例行检查之后就放他进去了。

“小刘,怎么今天过来了。”

“呵呵,少山先生,我来找您汇报个事儿。”

“好,坐下说,何谦啊,给咱们刘大老板泡杯茶来。”

刘旭坐下后,少山先生的行政秘书就端着一杯茶走了进来,放在刘旭面前后退到了一边候着。

“是这样,我刚才去了一趟城南的项目部,看了看新城建设进度,目前来看,还是比较满意。今年城内的人都可以分到新房。我要说的不是这个问题,而他们搬走之后的问题。”

“嗯?搬走之后的问题?这有什么问题?”

“所有人都搬走之后,那旧城必然空出大量的房屋,我是想旧城的改造也要提上日程了。等到房子空出来后,就着手改造。”

“噢,明白了,当时没动工之前我倒是听你大概说过旧城的用途主要用于京城今后的旅游业,但是具体如何改,你给我详细的说说。”

刘旭赶紧将那张规划图拿了出来,摊开来,摆在了桌子上。

“好的,你看这里,整个旧区我计划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外观是动的,整体情况是增加穿城地铁和给排水系统、供暖系统、燃气系统、电力系统等,当然这些东西都在地下。”

“城内外观上看起来是不变的,只是多增加一些行道树和绿植,这所有城内街道路面我计划用青石板铺装,石板表面以手凿竖纹增加防滑性能。”

“而整个城区的功能这块主要集中在各种文物展示,住宿、餐饮、会议、小型纪念品零售、影视拍摄等方面。”

“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围绕着我们这五千年来的文物为基础展开的。以后这座旧京城可就是我国最大的历史的博物馆了。”

少山先生听到刘旭的话后也不由的大吃一惊,实在是这个构想太宏大了。改造整座城啊?

“这,你这,你知道整个京城有多少条街多少个胡同吗?又有多少个院子啊?再说你有那么多文物填满整个四九城啊?”

“呵呵,您别急啊,我大概还是知道的,胡同大概有2千条,院子可能不到20万套,至于文物,嘿嘿,我这不是找您来了吗。”

“这件工作可是从我回来以后就一直没有停过,民间的文物我一直在收着,但是并有放开了收,这次我准备多找一些人,放开手脚来收。”

“多找些人?要按你的意思恐怕得建立一个专业的团队专门干这个事情。文物经过几百上千年的腐蚀,你这个团队不但要收集起来,而且还要有懂得修复的人才才行。”

“啊,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我计划再成立一个旅游公司来专业管理这个事情。到时候为一件展品都单独制作一个展柜,并且将里的空气抽走,再充入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以隔绝空气,这样就可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你这可是大手笔啊,不过这确实是一好事,就是投入有点太大了。”

少山先生听完后,嘴里喃喃的说道,心里却在思考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刘旭这时开口道:

“我听说,咱们解放湾岛时,运回来不少文物?”

“是,一共有2792箱,光书画就有5400多件,青铜器4300多件,瓷器2万多件、玉器5万多件、文献古籍有40多万件。”

“什么?这么多吗?”

刘旭听到后是两眼放光啊?差点口水都流下来,真是不能比啊,自己让老袁辛苦收集了两年还不到人家的零头。

“那,要不给我得了。”

少山先生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早就交给故宫博物院了。”

“啊......”

刘旭这个郁闷啊,自己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儿都给忘了,该早点下手,现在悔之晚矣。不过他随口说道:

“要不把故宫博物院也给我得了,你看养个博物馆还是很费钱的,再说就故宫那点地方哪放的下这么多文物吗,展示不开吗。”

少山先生都气乐了,笑着用手指着他:

“哈哈,你小子,倒是真敢想,这件事都不用问别人,我都不同意。”

“啊?这有啥的。”

“行了,你赶紧走吧,你再在这里,我都让你气死了。这件事你先别急,我找首长汇报一下,下来咱们再说。”

“噢。”

刘旭没得到明确的答复有点不情不愿的离开了,不过他想到自己不能白来一趟啊,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

干脆去找梁教授商量一下,这回可是该他出力了。

“顺子,去清华。”

刘旭的车队出来后,在出阜城门的时候居然堵车了,刘旭看着来来往往车辆,不由的无语起来。

历史上这个时期,也只有毛熊等国有少量的汽车进口,还不以前的时候呢,但是在这个位面,刘旭倒腾过来海量的汽车,卖的也不贵,所以民间的汽车来源就一直没断过。

在各地的老城区堵车就成了常事儿,刘旭等了半个钟头才出来,这让他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顺着新修建的西土城路一直往北很快来到了清华园,在门口报备后就直接开了进去,刘旭是一路问人过来的,新林院8号。

刘旭看着这排小平房,这栋房子在后世还有保留,刘旭记的有一次进来参观的时候,这里好像改成了咖啡馆。

这时在屋里的林女士也看到了屋子外边的人,赶紧走了出来。

“啊,刘先生,真是稀客啊,您怎么到我们这儿来了。老梁去上课了,还没有回来。”

“哈哈,我这次是啊是真正麻烦你们来了。”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能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刘先生,你先到屋里坐,我看看找个学生去叫老梁回来。”

“林女士,我等会儿没关系的。”

这时正好有几个学生经过,好奇的看着这几辆车。

她赶紧过去叫住他们,交待了几句后,其中一个学生飞快的跑走了。

时间不长,就见梁教授快步赶了回来。

“梁教授,真是不好意思啊,打扰你上课了。”

“没关系,刘先生过来是有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