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解决难题促传承
晨光刚照到练功场的石阶,叶凌霄已经站在那里。他弯腰拔起插在石缝中的木剑,剑柄末端那个“愿”字清晰可见。他没多看,转身走向高台,把剑轻轻放在案上。
学员们陆续进场,站成三排。没人说话,气氛比昨日更紧。
叶凌霄开口:“从今天起,不教招式,也不讲境界。我们重新学呼吸。”
有人抬头,眼神里带着疑惑。
“你们练剑时,胸口发闷,手腕发酸,不是灵力不够,是气息没走对路。”他抬起手,示意众人跟着动作,“吸气时,肩膀不动,小腹微胀;呼气时,脊背挺直,舌尖轻抵上颚。来,试一次。”
全场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照做。这一次,没有人急着抬剑。
沈清璃站在阵法室门口,手里拿着一块玉简。她走进神器课的教室,将残镜碎片放在石台上,旁边摆好一支细笔和一张空白符纸。
“以前我让你们‘听’灵波,可听不清的人,就只能站着干等。”她说,“现在我不再让你们听,而是让你们看。”
她用指尖蘸了一点灵砂,在玉简上画出一道波纹。轻敲残镜,那波纹立刻亮起,像水面上的一圈涟漪缓缓扩散。
“这是最基础的频率,叫初触。”她指着波纹中心,“当它出现时,你的手掌心会微微发热。如果感觉不到,说明你还没接上。”
她又画了第二条线,颜色稍深。“这是偏差信号。一旦灵流偏离轨道,这条线就会闪黄光。看到它,立刻停下,调整姿势。”
最后一条是红色的,笔直如刀。“过载。谁碰谁伤。红光一起,马上撤手。”
一名学员小心翼翼伸手触碰台面。绿光亮了半息,随即转黄。他立刻缩回手,额头冒汗。
“很好。”沈清璃说,“你知道错了,就是进步。”
故人坐在符台旁,面前铺开一张大纸。纸上画着整齐的网格,每个交叉点都标了数字。他在第三格放了一枚符石,然后撒下一把银色灵砂。
灵砂落下后,并未散开,而是沿着特定路线流动,最终停在第七格。
“看到了吗?”他问围在一旁的五名学员,“这一枚符的作用,是引导能量向右偏移两个单位。”
有人举手:“那如果我把符移到第五格呢?”
“自己试。”故人递出一枚备用符。
那人接过,小心放在第五格。再撒灵砂,流动路线变了,直接冲向第九格,中途还激起一小团火花。
“这就是后果。”故人指着第九格边缘烧焦的痕迹,“位置差一点,结果完全不同。所以别死记站位,要明白每一步为什么这么走。”
另一名学员低声问:“那……能不能先少设几个符,看看变化?”
故人点头:“可以。明天开始,你们每人每天只布一符,观察三天后再加第二枚。”
中午过后,三人聚在学堂后院。
叶凌霄拿出一本新册子,封面写着《基础剑式三阶手册》。里面是他一夜整理的内容:每一式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再分三步动作,配上简单的口诀。
“观形、摹动、悟意。”他翻到第一页,“第一阶段,先学会看标准动作。第二阶段,模仿肌肉发力顺序。第三阶段,才谈体会剑意。”
沈清璃打开自己的玉简,投影出动态图谱。她已经把初触频率分成五个小节,每一节都有对应的体感提示和反馈信号。
“我现在能控制输出强度。”她说,“可以让它慢慢来,让他们一点点适应。”
故人摊开他的沙盘图,上面不仅有能量流向箭头,还有错误路径的模拟推演。
“我已经做了十种常见失误模型。”他说,“明天上课时,让他们先看错的,再对比正确的。”
叶凌霄看着两人的成果,沉默了一会。
“我们以前总觉得,修行靠的是坚持和顿悟。”他说,“但现在我知道,有些人连门槛都没摸到,就已经放弃了。”
沈清璃低头看着玉简上的光点,轻声说:“那个留下木剑的人,也许只是需要一句话,告诉他哪里出了问题。”
故人合上图纸:“那就从这句话开始。”
下午最后一堂课,叶凌霄召集所有学员到练功场。
他站在中央,手中拿着那本新手册。
“接下来十天,我们只做三件事。”他说,“第一,学会正确呼吸。第二,看懂灵波变化。第三,理解每一笔符的意义。”
他翻开手册第一页,贴在公告板上。
“每天早上,我会演示一遍标准动作。你们录下来,回去对照。每天晚上,交一份练习记录,写清楚哪一步卡住了,我就回复你。”
有人举起手:“前辈,要是我还是学不会呢?”
叶凌霄看着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转身走到高台边缘,拿起那把刻着“愿”的木剑。
“这把剑的主人走了。”他说,“但他留下了名字。说明他真的想学会。”
他把剑放回案上,正面朝上。
“我不想再看到空着的石阶。”他说,“只要你还在这里,我们就教到你会为止。”
人群安静了很久。
有个少年低着头,手指紧紧抓着木剑剑柄。
傍晚风起,吹动了公告板上的纸页。
沈清璃回到神器室,开始绘制第二阶段图谱。她改用了更细的笔尖,把频率波动分成更小的段落。每一段旁边都标注了身体反应和应对方法。
她试了三次,才让投影稳定显示前两节内容。
窗外传来脚步声,是故人走过长廊。他手里抱着一叠新纸,上面是刚刚完成的错误路径模拟图。他停下来,抬头看了眼夜空,月亮还没升起来。
叶凌霄仍在练功场。
他把新手册的前三页重新抄写了一遍,换掉几个难懂的词。写完后,他走到公告板前,取下旧纸,换上新的。
然后他站到高台边缘,看着下面空荡荡的石砖。
风吹过他的衣角。
他转身准备离开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轻响。
回头一看,那把刻着“愿”的木剑,不知何时被人拿了起来,端正地摆在了第一排的位置上。
剑身平放,剑尖对准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