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第1409章 巩固过程遇挑战

沈清璃的话在风里散开,叶凌霄没有立刻回答。他站在高台上,目光落在远处那面刚升起的旗帜上。浅青与银灰交织的颜色被风吹得鼓动起来,像一片未落定的云。

他记得五岁那年的事。荒村,大火,母亲把他推进井里后自己转身迎向刀光。后来是师傅找到了他,从井底拉出来时,他已经说不出话。

但现在不是回想的时候。

沈清璃的手指在残镜边缘轻敲了一下,屏幕亮起,几条红色标记跳了出来。她皱眉,把画面放大。

“三天内,三处边境发生冲突。”她说,“都是小规模打斗,但用上了禁制类法器。”

叶凌霄走回控制台前,盯着其中一条记录。东七区守卫队和南岭巡防起了争执,起因是水源调度延迟了两天。本该平息的小事,却演变成械斗,两人重伤。

“法器来源查了吗?”他问。

“查了。”沈清璃调出一段影像,“武器是从境外流入的。这个人在交接现场出现过两次,穿黑袍,戴遮面环。”

画面模糊,那人站在废屋门口,背对着镜头,右手抬起做了个手势。沈清璃暂停画面,将手势放大。

故人凑近看了一眼,低声说:“这是旧日祭司的传令符。”

“他们不该还活着。”叶凌霄声音压低。

“也许不是原来的那些人。”沈清璃关掉影像,“更像是模仿者。但他们知道怎么用残阵引动地脉波动,这不是普通人能掌握的东西。”

故人坐到一旁的案几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两处地名。一处是北原十三村,另一处是西谷隘口。这两地至今没有签署《和平共守约》。

“有人在散播消息。”他说,“说联防是强者吞并弱者的手段。还说我们立碑的地方,将来会建监塔。”

叶凌霄沉默片刻,转身走到沙盘前。十二个光点依旧闪烁,但有三个区域的颜色变暗了。

“巡查队出发了吗?”他问。

“第一批已经到了东七区。”沈清璃说,“但那边的情况变了。原本对立的两支队伍现在都开始质疑联防的决定,说资源分配不公。”

叶凌霄抓起一块石子,放在北原位置上。

“我们给了他们自主权。”他说,“每个区域自己上报需求,我们也按比例调配物资。哪里出了问题?”

“问题不在调配。”故人抬头,“而在信任。他们不信我们会一直公平下去。”

叶凌霄没说话。他知道这话没错。战场上赢了,不代表人心就稳了。

沈清璃突然站起身,手指快速滑过残镜。新的画面弹出——一名巡查队员带回的实时影像。一个村落里,地上还有血迹,几间屋子烧了一半。两个守卫队长面对面站着,中间横着一根断裂的长枪。

有个黑袍人站在旁边,正对两人说话。他的声音没录清楚,但动作很明确:一只手搭在一人肩上,另一只手指向远方的高地。

“他在说我们。”沈清璃放慢播放速度,“看他的嘴型,说的是‘上面的人不会管你们’。”

叶凌霄盯着那个身影,拳头慢慢收紧。

“不能再等了。”他说,“如果让他们继续这样下去,联防还没建成就会自己崩掉。”

当天下午,核心守护者们聚集在议事厅。叶凌霄把情况讲了一遍。

“我的建议是派兵进驻争议区。”一名年轻守护者站起来说,“先把闹事的抓起来,杀几个立威,其他人就不敢动了。”

“不行。”叶凌霄直接拒绝。

“可现在各地都在看着,如果我们不出手,别人会觉得我们软弱!”

“我们不是来立威的。”叶凌霄看着他,“我们是来守护的。动武只会让事情更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一名老守护者开口:“我也反对出兵。但现在什么都不做也不行。万一真的打起来,死的还是百姓。”

屋里安静下来。

沈清璃这时说道:“我有个办法。开启匿名反馈通道,让各地的人可以直接把问题报到中枢。不用经过地方头领,避免信息被压下来。”

“他们会信吗?”有人问。

“试试才知道。”她说,“至少比我们瞎猜强。”

故人一直在纸上写写画画。这时他停下笔,把纸推到桌中央。

上面写着八个字:根在不公,祸由外引。

叶凌霄看了很久,点点头。

“我们不能只坐在这里发命令。”他说,“我要去一趟北原。那里最早爆发冲突,也是谣言传得最凶的地方。”

“我也去。”沈清璃收起残镜,“我可以接入他们的本地监控,看看有没有外部信号干扰。”

“我留在中枢。”故人说,“一旦你们出发,我会启动密令系统,防止有人趁机搞乱其他区域。”

会议结束后,叶凌霄回到营帐。他检查了自己的剑带,把木铁剑重新绑紧。这把剑陪了他十几年,剑柄上的布条换了好几次,每次都是沈清璃亲手缠的。

外面传来脚步声,沈清璃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一个小玉匣。

“这是我整理的第一批数据。”她说,“包括东七区的能量波动记录和人员行动轨迹。你路上可以看。”

叶凌霄接过玉匣,放进怀里。

“你真觉得能谈下来?”她问。

“不知道。”他说,“但必须试。如果我们连谈都不谈,那就跟那些用刀说话的人没区别。”

沈清璃点头,转身要走,又停下。

“你还记得静思阵里的那些人吗?”她说,“有几个到现在都不敢进去。不是因为伤没好,是因为怕再听到喊杀声。”

“我知道。”叶凌霄握紧剑柄,“所以我们更要让他们知道,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第二天清晨,巡查队集结完毕。叶凌霄带着五名随行守护者准备出发。沈清璃也换上了轻便装束,背着残镜匣子跟在他身后。

故人送他们到营门。他手里拿着一个新的卷轴,封在玉匣里。

“这是警示令。”他说,“如果哪一方拒绝沟通,你可以当众打开它。里面写了他们祖先签过的旧盟约条款。”

叶凌霄接过玉匣,挂在腰侧。

马蹄声响起,队伍缓缓启动。风再次吹起旗帜,叶凌霄回头看了最后一眼。

沈清璃骑在马上,手指轻轻抚过残镜边缘。她的目光扫过远处山脊,忽然眯起眼。

山腰处有一块岩石,形状像倒置的碗。刚才明明没人,现在那里站着一个黑点。

她抬手示意队伍停下。

叶凌霄顺着她视线望过去。

那个人影没有动,也没有靠近。只是站在那里,像是在等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