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初临困境
两人寒暄几句,周国平介绍了身后的一众县委常委和副县长。
众人一一上前与肖北握手,说着“欢迎县长”之类的客气话。
肖北一一回应,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试图从中读出些什么。
简单的迎接仪式后,周国平对肖北说:
“肖县长,上车吧,咱们先去县委大院,班子成员开个简短的见面会。”
“好,听周书记安排。”
车队再次启动,向着县城方向驶去。肖北和周国平同乘一车。
车上,周国平主动介绍起情况,语气颇为沉重:
“肖县长,不瞒你说,咱们凌云现在的日子不好过啊。财政捉襟见肘,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几个在建的重点项目也因为资金问题处于半停工状态,难啊!”
肖北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具体情况,还请周书记多多指导,我刚来,很多情况都不熟悉,以后的工作,还要靠班长你把舵定向啊。”
“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
周国平摆摆手,“你是市里下来的骨干,眼界宽,办法多,以后政府这边的工作,你就大胆放手去干,县委一定全力支持!”
周国平表态干脆,旋即话锋一转,透着几分无奈,“不过,咱们凌云底子薄,历史欠账多,很多问题积重难返。就像那个经开区,规划了好几年,投入也不少,可现在还是没什么起色,成了个烫手的山芋。”
肖北心中一动,看来经开区是个焦点问题。
“经开区的问题,我也略有耳闻,到底卡在什么地方?”
周国平叹了口气:
“原因多方面,土地征拆阻力大,配套基础设施跟不上,招商引资更是困难重重……引进来的几个项目,要么半途而废,要么成了‘僵尸企业’,占着地盘不产出。”
他指了指车窗外的景象,“你看,这一片,原本都是良田,现在荒的荒,摆的摆,老百姓有意见,上面的批评也没少挨。前任李县长,很大一部分精力就耗在这上面了,最后还是……”他没有说完,只是摇了摇头。
肖北默默记下。
经开区,看来是他必须要啃的第一块硬骨头。
车子驶入县委县政府大院。
院子有些年头了,办公楼显得陈旧,但还算整洁。
干部职工们似乎早已得到消息,不少人站在窗户后面或走廊上,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新来的年轻县长。
简短的面子上的见面会后,肖北在常务副县长刘志军和府办主任的陪同下,来到了自已的办公室。
办公室面积适中,陈设简单,一张办公桌,一套会客沙发,书柜里空空荡荡。
“肖县长,条件简陋了些,您看还有什么需要的,我马上安排人去办。”
府办主任殷勤地说。
“这样就挺好。”
肖北不在意地摆摆手,“麻烦你把近期县政府相关的文件、工作报告,特别是关于经济运行、财政状况和经开区情况的材料,都拿给我看看。”
“好的,我马上去准备。”
府办主任离开后,常务副县长刘志军留了下来。
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有些沉闷,话不多。
“肖县长,您先休息一下,熟悉熟悉环境,下午要不要安排去
肖北想了想:
“不急,志军同志,你先跟我大致说说,眼下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刘志军搓了搓手,显得有些为难:
“这个……要说最紧迫的,一个是钱,财政缺口很大;另一个就是经开区,现在就是个烂摊子,里面牵扯的关系也很复杂。”
肖北示意他坐下说:
“怎么个复杂法?”
刘志军压低声音:“经开区前期投入很大,光是基础设施建设就花了几个亿,大部分是银行贷款和平台融资。现在收入远远覆盖不了利息,形成了恶性循环。还有就是……”
他迟疑了一下,看了看门口,才继续说:
“经开区里有几家企业的征地补偿款,一直拖着没能完全兑付。村民们隔三差五就来闹一次,信访压力非常大。”
正说着,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喧哗声,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哭喊。
肖北眉头一皱:
“怎么回事?”
刘志军的脸色也变得有些不自然:
“可能……可能就是经开区那边的群众,又来反映问题了。”
肖北站起身:“走,下去看看。”
刘志军连忙劝阻:
“肖县长,您刚来,还不了解情况,这些人……不太好沟通,还是让信访局的同志先去处理吧。”
肖北走到窗边,向下望去。只见大院门口聚集了二三十个村民,男女老少都有,拉着白色的横幅,上面写着黑字:
“还我土地,补我血汗钱!”
“黑心开发商,政府不作为!”
场面一度有些混乱,保安和信访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尽力安抚、劝阻。
肖北沉声问道: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吗?”
刘志军苦笑道:
“差不多……每个月都得有那么一两回。”
肖北看着楼下群情激愤的村民,对刘志军说:
“躲是躲不掉的,问题不解决,他们就会一直来。”
他转身拿起桌上的座机电话,直接拨通了府办主任的手机:
“我是肖北,你通知信访局、经开区管委会、国土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半小时后到县政府第二会议室开会。
另外,请这些村民选派三五个代表,也到会议室来。告诉他们,新来的县长要亲自听他们讲。”
刘志军一惊:
“肖县长,这……是不是太急了?情况还没弄清楚,万一……”
“正因为不清楚,才要去听。”
肖北的语气不容置疑,“我这个县长,不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吗?总不能第一天上班,就把老百姓挡在大门外。”
刘志军见状,也不再劝说,只是低声补充了一句:
“肖县长,这里面……可能涉及到之前的一些承诺和政策,处理起来很棘手。”
肖北一边整理了下衣服,一边向外走去:
“走吧,志军同志,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永远是直面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