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伞破网现

几天后,巡视组指挥中心。

白板上关于“梧桐巷”旧改案的脉络已经清晰,赵德柱、林维政、孙福贵的名字上被打上了红叉。

而黄哲远的名字虽然还在,但旁边已经标注了“接受审查调查”的字样。

陈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陷进椅子里:

“好家伙……这条线上的蚂蚱,算是揪出来一串。从流氓商人到区局副职,再到副秘书长……这保护伞,够高的。”

王磊推了推眼镜:

“从数据模型分析,这个利益网络呈现典型的金字塔结构,黄哲远位于顶端,享受着最大份额的“红利”,却也自认为身处最安全的阴影之下。”

李铮整理着厚厚的卷宗:

“根据现有证据,黄哲远涉嫌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滥用职权、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多项罪名。”

张艺宁看着疲惫但眼神明亮的团队成员,总结道:

“‘梧桐巷’案,暴露的是旧城改造领域中,权力、资本乃至黑恶势力的深度勾结。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程序复杂以及普通民众的弱势地位,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压榨百姓利益,性质极其恶劣。”

肖北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上:

“又是一个窝案,触及到了市级领导层面。这说明,越是关乎重大民生和利益的领域,腐败的风险就越高,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监督和查处。”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案子虽然破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更多。如何从根本上遏制这种系统性腐败?”

陈墨嘿嘿一笑:

“老大,别想那么长远了,眼下总算是能喘口气了吧?小核桃该不认得你这个爹了。”

肖北脸上露出一抹真实的笑容,带着父亲的温柔:

“是啊,该回家看看了。”

......

肖北家中,灯火温馨。

小核桃肖然在地毯上爬得不亦乐乎,嘴里咿咿呀呀。

白允墨接过肖北的外套,轻声问:

“黄哲远……他承认了吗?”

肖北抱起儿子,感受着那小身体的温暖和活力,心中的阴霾被驱散了不少。

“还没有完全松口。”

肖北轻轻晃着儿子,“他是个老江湖,知道有些事认了就是万劫不复。”

张艺宁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清冷的眼神中也带上了一丝暖意。

王磊习惯性地又开始分析:

“从行为学角度看,亲子互动能有效缓解……”

李铮这次眼疾手快,直接把一个剥好的橘子塞进了他嘴里。

众人都笑了起来。

然而,肖北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屏幕,再次不合时宜地亮起,是郑昱峰发来的信息:

「肖组,黄哲远在接受调查时,反复强调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顺应发展大势’,‘为了城市整体利益’。”

白允墨握住肖北的手,柔声道:

“至少这一仗,你们又赢了。”

肖北点了点头,亲了亲儿子的额头,没有说话。

他知道,正如这雨过天晴只是暂时的宁静,在这座城市的表象之下,还有更多未被揭露的暗流。

战斗远未结束,只是转入了新的阵地。

他抱紧了妻儿,目光却不自觉地再次投向窗外那片深邃的夜空。

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照亮了归家的路,也必将照亮那些仍在黑暗中亟待清扫的角落......

黄哲远被省纪委带走调查后,在沧澜市引发了持续数月的地震。

牵连其中的各级干部多达二十余人,以赵德柱为首的黑恶势力团伙也被连根拔起。

“梧桐巷”项目被责令重启,由市里组建新的工作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平原则推进。

在这场风暴中,作为揭开盖子、主导调查的核心人物,肖北的名字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焦点。

他的能力、魄力,以及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直捣黄龙的作风,不仅在市里赢得了声誉,也引起了省委相关领导的注意。

关于市纪委副书记空缺人选的讨论,在一定的圈层内悄然进行。

提名、考察、评议……一系列组织程序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稳步推进。

关于肖北可能被破格提拔的消息,也开始在小范围内流传。

这天,肖北被秦若溪叫到了办公室。

不同于往常谈工作的简练,秦若溪让他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水,语气平和地开了口:

“肖北,关于你的工作变动,组织上已经有了初步意向。”

肖北心中一凛,坐直了身体:

“市长,我听从组织安排。”

秦若溪看着他,目光中有审视,也有期许:

“市纪委副书记的位置空出来了,常委会上,有领导提名了你。”

肖北没有立刻接话,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秦若溪继续说道:

“你的能力和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梧桐巷’案中,你表现出的担当和智慧,很难得。”

她话锋一转,“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你年纪尚轻,资历相对较浅,担心你压不住阵脚。”

“我理解。”

肖北点头,“担任这个职务,确实责任重大,对我的能力和党性都是考验。”

“没错。”

秦若溪颔首,“纪委工作是得罪人的工作,副书记更是处在风口浪尖,不仅要能查案,还要善于协调关系,把握分寸。这比你在巡视组时,面对的局势要复杂得多。”

她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为郑重:

“我现在代表组织,正式征求你个人的意见,如果任命你为市纪委副书记,你有什么想法?”

肖北沉默了片刻,没有虚伪的谦让,而是坦诚地看着秦若溪:

“感谢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如果组织决定把这个担子交给我,我绝不会辜负这份信任。我会尽快适应新角色,在市委和市纪委常委会的领导下,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