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们44
宜修见他们两兄弟离开,才暗暗松了口气。
这些年府上没有孩子出生,最大的功臣当然是李侧福晋,多亏了她一直得宠。
于此同时,其他格格与侍妾当然就是默默无名的,连着监督后院地四个嬷嬷,不论是兰栖还是四阿哥找回府里的那三个,也不免忽视了那些人。
几双眼睛只顾盯着李侧福晋看,她掉根头发丝都比死个人更重要。
这样倒是方便了宜修对那些人下手。
至于李静言也一直没有怀孕,是宜修没有想到的,不过这样的局面才是正好。
宜修没把握对李侧福晋下手,她的手伸不进宁瑞居,即使宁瑞居的主子是个彻头彻尾的笨蛋。
但笨蛋身边有的是能人,最主要四爷护着她,而且在宜修看来,四爷对李侧福晋的感情比起一开始还要更深许多。
她也曾经想过在请安时动些手脚,李氏对她没有防备,坐的垫子,喝的茶都能下手,可到底还是放弃了,李侧福晋的平安脉一旬一次,用不了几天就会被发现。
最终宜修也只能是随缘了。
可能是因为弘时已经被生下来了的缘故,接受李静言生第二个孩子比其他女人生下第一个孩子来的简单得多。
这些年四阿哥没有动过求子的心思,只是一心扑在弘时身上,宜修也放松了警惕。
方才看见四阿哥眼中浅淡的羡慕,这才一个激灵出了一身的冷汗。
毕竟她做贼心虚,万一四阿哥起了疑心,开始追查,宜修也不能说自己一定可以逃过那三个嬷嬷的眼睛。
乌雅成璧见她恍惚的模样,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弘时都五岁了,还这样得阿玛喜欢,更何况李侧福晋也是府上独一份儿的宠爱,松松手,让地位低下还不得宠的女子再生个孩子出来又有什么不好的。
能接受弘时还接受不了其他孩子了?
要她说,还是当年老四的承诺不作数,宜修心中的不安感太过强烈,如今做什么都非要一个万无一失才好,故而不允许另一个阿哥出现,跟她看中的弘时争抢。
若是弘时是她自己,未来不知哪个孩子是柔则,那就糟糕了,她已经下了注,耗费的成本已经太多,没办法也舍不得下船了。
这几年过去,当日在弘时满月宴上改善的名声又跌回去了。
乌雅成璧揉揉额角,吩咐道:“十四家的,你有孕在身,去偏殿歇息吧。”
完颜氏不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对着四嫂有几分打怵也有几分看不起,一听便起身随着竹息姑姑离开了。
几个孩子也被抱下去,到另一个屋子里去玩耍。
乌雅成璧已经有好几年不曾这么严肃地对着宜修说教了。
但如今太子储位不稳是前朝后宫都能看得出来的,自己膝下有两个儿子。
最好的情况就是十四当上下一任皇帝,故而每日每夜德妃都在为皇上虔诚地祝祷,希望他能活得更久一些。
再等等十四,让他再长大一些,手里的势力也更大一些。
但人的寿命只有天定的份儿,要是皇上这几年就没了,那老四登基总好过其他不是自己生的皇子上位。
那么,既然老四也有这份心思,后院就不能乱,不能藏污纳秽!
她再一次告诫宜修,让她要安分再安分。
————————————————————————————
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一同说道:“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应道:“起来吧,难得见你们一道来。”
虽然都是德妃生的孩子,但他们哥俩并不很亲近,康熙是知道的,老四和十三更要好些,十四呢,最近跟老八走得近些,但要说和老九老十比起来,又不像他们那样彻底把老八当成了领头人。
论起在皇阿玛跟前撒娇,四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不输给旁人的,只是四阿哥闷骚点儿,十四则是外露一点儿。
于是,四阿哥一个不妨,就被十四抢走了话头:“今日四哥带了侄儿进宫,儿臣也是,刚放在永和宫额娘那儿了,所以才一道来的。”
他比划着说道:“皇阿玛不知道,四哥看小侄子可紧了,如今都学上四书五经了呢,武艺也没落下,前儿还在耍鞭子,听说四哥还定了套小弓箭给侄儿。”
康熙:……
这也太不会养孩子了,这不是纯揠苗助长吗?
拢共就这么一根独苗,还这么折腾,真是……
老四从小就是这个脾气,急得很,从前被他说过了之后,面上倒是能稳重点儿了,现在看来私底下还是急。
他问道:“四书五经?会背哪些了?”
胤禛不由露出了一个微笑,说道:“弘时更偏爱《诗经》一些,儿臣得空也常去为弘时上课,解释诗句的含义。”
小孩子本就会更爱朗朗上口的诗词一些,康熙本还在点头微笑,听到后半句又皱起了眉头,说道:“这样小的孩子哪里能懂那些佶屈聱牙的东西,过早学了,只怕反而会在心底留下不爱学的影子。”
对皇阿玛的养孩子经验,胤禛还是信服的,便沉思回忆起来。
康熙又指点道:“解释含义为时尚早,读个一百二十遍也就是了。”
他摸摸胡子,觉得自己真是个体贴孙儿的好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