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麦子熟了

青州的麦田铺成了金色的海洋。陆曦牵着马走在田埂上,蓝妙姬并肩随行,素色衣裙的下摆扫过沾着晨露的麦芒,留下细碎的水珠。风里满是新麦的清香,远处传来农户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像揉碎了的阳光洒在田野上。

“去年送来的麦种,果然没让人失望。” 蓝妙姬停下脚步,望着眼前沉甸甸的麦穗,指尖轻轻拂过饱满的麦粒,“在边境看惯了黄沙,倒忘了人间还有这样的好景致。”

陆曦笑着从马背上取下布囊,拿出一把小巧的镰刀:“要不要试试割麦?李阿公说,亲手割过的麦子,吃起来才香。” 他手把手教她握镰的姿势,“手腕要稳,贴着麦秆根部下刀,别伤了麦茬,明年还能再长。”

蓝妙姬学得认真,起初动作还有些生疏,镰刀偶尔会勾住麦芒,随着陆曦在一旁指点,渐渐熟练起来。金黄的麦秆在她手中整齐倒下,额角渗出细密的汗,她却浑然不觉,眼中满是新奇 —— 这是她第一次放下刀剑,拿起农具,感受土地与收成的重量。

“陆大人!蓝将军!” 远处传来李阿公的呼喊,老人扛着麦捆快步走来,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快歇歇!老婆子在家煮了麦仁粥,就等着你们来尝鲜呢!”

跟着李阿公回到农舍,院落里晒着新割的麦子,竹匾里摊着刚脱粒的麦粒,金灿灿的晃人眼。李阿婆端来两碗麦仁粥,热气腾腾的粥里浮着几颗红枣,香气扑鼻。“尝尝,用今年的新麦煮的,比去年的更糯。” 李阿婆笑着,又递来两个麦饼,“刚烙好的,就着粥吃正好。”

蓝妙姬接过粥,小口喝着,新麦的清甜混着红枣的香甜,暖得胃里熨帖。她看着院外忙碌的农户,有的在脱粒,有的在晒麦,孩子们围着麦堆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忽然明白陆曦为何总说 “民生是根基”—— 这满院的烟火气,这百姓脸上的笑容,才是家国安稳最坚实的底气。

“去年蝗灾过后,俺们都以为要饿肚子了,” 李阿公坐在门槛上,吧嗒着旱烟,“多亏陆大人送来新麦种,又派农技官来教俺们防虫,不然哪有今年的好收成!俺们商量着,等秋收了,给京城的启蒙堂送些新麦,让孩子们也尝尝青州的麦子。”

陆曦点头:“好啊,启蒙堂的孩子们正学‘粒粒皆辛苦’,让他们看看新麦,才知粮食来得不易。” 他转头看向蓝妙姬,“下次咱们带安乐公主的孩子来,让他也学学割麦,别总待在京城里,忘了田间的辛苦。”

午后,两人跟着李阿公去查看麦仓。新建的麦仓用青砖砌成,屋顶铺着琉璃瓦,防潮的草木灰垫在仓底,角落里还放着海灵族送来的灵泉晶,泛着淡蓝的光。“这麦仓能装五千石麦子,” 李阿公拍着仓壁,“俺们村再也不用怕麦子发霉了,明年还能多多种两亩!”

蓝妙姬绕着麦仓走了一圈,指着通风口道:“这里可以再装个木格栅,既能通风,又能防老鼠。我让军营的工匠来帮忙,明日就能做好。” 陆曦笑着点头,他总爱这样,见不得百姓有难处,哪怕是个小小的通风口,也会记在心里。

夕阳西下时,两人准备离开。李阿公和村民们送了他们满满一袋新麦,还有李阿婆烙的麦饼。“下次来,俺们给你们煮新麦饭!” 李阿公挥着手,声音在田野里回荡。

骑马走在田埂上,蓝妙姬忽然道:“以前在边境,总觉得守住防线就是守住家国,今日才知,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比打胜仗更重要。” 陆曦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 —— 那是握剑和割麦留下的痕迹,“咱们分工不同,你守疆土,我护民生,本就是一体。”

月光升起时,两人回到驿站。陆曦在灯下整理青州的民生奏报,蓝妙姬坐在一旁,帮他分拣新麦样本,偶尔递过一杯热茶。“下个月灵植园的新茶该采了,” 蓝妙姬忽然开口,“青青传讯说,今年的雨前龙井长得特别好,咱们去看看?” 陆曦抬头,眼中满是笑意:“好,等我把青州的奏报呈上去,咱们就去西山。”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奏报和麦样上,温柔而明亮。蓝妙姬看着陆曦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比在军营更让人心安 —— 没有刀剑相向,没有烽火狼烟,只有百姓的收成,和身边人的陪伴。

第二章 边仓护粮

入秋后的第一场暴雨,来得猝不及防。边境的雨带着雪山的寒气,砸在粮仓的琉璃瓦上,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蓝妙姬站在镇西大营的粮仓前,眉头紧锁 —— 最西侧的粮仓通风口被雨水冲垮,仓内的麦子已经开始返潮,角落里的灵泉晶光芒也弱了几分。

“将军,海灵族的传讯符到了!” 士兵捧着符纸跑来,“珠娘族长说,灵泉晶在路上遇到风浪,要晚三日才能到!” 蓝妙姬接过符纸,指尖泛凉 —— 若等灵泉晶送到,仓内的麦子怕是要发霉大半,这可是士兵们过冬的口粮。

她立刻捏了张传讯符,指尖凝聚灵力,写下:“边仓受潮,灵泉晶迟到,需速来支援。” 符纸化作流光,朝着京城的方向飞去。

陆曦收到传讯时,正在户部核对秋粮的调度清单。他抓起外套,匆匆交代副手:“青州的粮车按原计划出发,边境的事我去处理。” 刚出户部大门,就见陆明羽骑马赶来,手里提着个布包:“我听说边仓出事了,这是吏部刚调的防潮草木灰,你带上,能应急。”

两日后,陆曦的马车抵达镇西大营。刚下马车,就见蓝妙姬站在粮仓前,浑身湿透,银甲上沾着泥点,正指挥士兵用木板挡住漏雨的通风口。“你来了!” 她快步上前,伸手替他拂去肩上的雨水,“仓内已有三成麦子返潮,再等灵泉晶,怕是来不及了。”

陆曦跟着她走进粮仓,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他蹲下身,抓起一把返潮的麦子,指尖传来黏腻的触感:“用草木灰混合干燥的麦麸,铺在返潮的麦子上,能吸潮气。再让士兵们轮流用布巾擦拭灵泉晶,能暂时增强它的防潮效果。”

蓝妙姬立刻安排士兵行动。陆曦则走到粮仓中央,仔细查看仓顶的结构:“这里的梁木有些松动,得尽快加固,不然下暴雨时容易塌。我让人去附近的村落借些木料,再请军营的工匠来帮忙。”

正忙碌着,忽然有士兵来报:“将军,蛮族有小股骑兵在营外徘徊,像是在窥探粮仓!” 蓝妙姬眼中闪过厉色:“我去看看,你在这里盯着粮仓,别让麦子出问题。” 陆曦点头,从腰间取下护心玉,递到她手中:“小心些,有事立刻传讯。”

蓝妙姬接过护心玉,握紧长弓,快步走出粮仓。营外的蛮族骑兵约莫有五十人,骑着矮脚马,在营门不远处来回踱步,目光时不时望向粮仓的方向。“你们来此何事?” 蓝妙姬勒住马缰,声音清冷,银甲在雨中泛着冷光。

蛮族首领策马上前,操着生硬的汉话:“我们听说你们的粮仓受潮了,想来‘帮忙’—— 当然,若是你们愿意再借些粮食,我们可以帮你们守着粮仓,不让其他部落来抢。” 蓝妙姬冷笑:“不必费心,我们的粮仓,还轮不到外人来守。再不退去,休怪我不客气!”

首领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却也知道蓝妙姬的厉害,只好挥手:“撤!” 骑兵们渐渐远去,蓝妙姬却没有放松警惕 —— 她知道,蛮族定不会善罢甘休,怕是在等粮仓出问题,好趁机抢夺粮食。

回到粮仓时,陆曦正指挥士兵铺撒草木灰。见她回来,他连忙上前:“蛮族走了?” 蓝妙姬点头:“暂时走了,但他们肯定还会来。我已安排士兵加强巡逻,再在粮仓周围设下警戒阵,只要他们靠近,就能立刻察觉。”

夜幕降临时,雨势渐渐变小。陆曦和蓝妙姬坐在粮仓旁的小帐里,就着油灯吃着干粮。“灵泉晶明日应该能到,” 陆曦看着帐外的雨丝,“等防潮的事解决了,咱们得在粮仓周围挖条排水沟,下次再下暴雨,就不怕雨水淹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