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娶我女儿可好
从王府出来时,夜色已浓得化不开。秦管家安排的两个卫兵提着灯笼走在前面,橘色的光团在雪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陆曦揣着那封沉甸甸的信走在中间,指尖能摸到信纸边缘被体温焐软的褶皱,陆明羽和李佑安跟在后面,靴底踩过积雪,发出 “咯吱咯吱” 的轻响 —— 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衬得通往皇宫的路愈发肃穆。
离皇宫还有半里地,就先看到了那道朱红宫墙。墙身足有两丈高,像是从夜色里拔地而起的巨障,墙头覆盖着层薄雪,压得琉璃瓦泛着淡淡的青金色光泽,偶尔有积雪从瓦檐滑落,“簌簌” 落在墙根下。宫门前立着八名穿银白色铠甲的卫兵,甲片在灯笼光下闪着冷光,手里的长枪斜指地面,枪尖映着宫墙的红,透着股生人勿近的威严。
“奉素王妃之命,带樊镶郡举子陆曦、陆明羽,及侍从李佑安,面见摄政亲王。” 领头的卫兵上前一步,双手递出王府的黑色令牌,声音洪亮得打破了夜的安静。
宫门前的卫兵接过令牌,凑到灯笼下仔细看了看,又抬头扫了陆曦三人一眼 —— 目光在陆明羽脸上顿了一瞬,那眼神和秦管家、素王妃的有些像,像是在确认什么,却快得让人抓不住,随即又恢复了严肃,侧身让开:“随我来,亲王在御书房议事,你们先去东偏殿等候。”
跟着宫卫往里走,才知皇宫的大远超想象。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宫道,扫得干干净净,只留着几缕被风吹来的雪沫子。道旁每隔几步就挂着一盏红灯笼,灯笼穗子在风里轻轻晃,映得两侧的汉白玉栏杆泛着暖光。偶尔能看到巡逻的卫兵列队走过,甲片碰撞的 “叮当” 声远远传来,又很快消失在夜色里,只剩下他们几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
李佑安 13 岁的年纪,正是好奇的时候,走几步就忍不住抬头看 —— 看飞檐上翘的角楼,看挂在廊下的宫灯,看远处影影绰绰的宫殿轮廓,小声对陆明羽说:“哥,你看那楼,比咱们郡里的塔还高,上面是不是有卫兵站岗?”
陆明羽也跟着抬头,却只看到一团黑漆漆的影子,笑道:“说不定有,皇宫这么大,肯定要好多人守着。”
陆曦没说话,只是默默记着路。他心里还想着刚才在王府的事 —— 素王妃提到 “别跟其他王妃说” 时的语气,秦管家看陆明羽时的眼神,还有那封没拆开的信里,李炎到底写了什么,能让素王妃特意安排他们深夜入宫。这些疑问像一团乱线,绕在心里,却又理不出头绪,只能暂时压下。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工夫,终于到了东偏殿。宫卫推开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殿里生着一盆炭火,火光明亮得映在墙上,把整个偏殿都烘得暖融融的。“你们在这里等,亲王议事结束会过来。” 宫卫说完,便转身带上门,脚步声渐渐远去。
陆曦率先走进殿内,目光扫过四周 —— 偏殿不大,靠墙摆着一张红木长桌,桌上堆着几册线装书,还有一叠写满字的公文,墨香混着炭火的味道,闻着格外安心。桌旁放着三把梨花木椅子,椅垫是深蓝色的锦缎,看着有些年头,却洗得干干净净。墙上挂着一幅《春耕图》,画里的农户牵着牛耕地,田埂上还站着个挎着篮子的妇人,笔触细腻,像是亲眼见过农家生活的人画的。
“终于能暖和会儿了。” 陆明羽搓着手走到炭盆边,伸出手烤火,刚才在外面走了一路,指尖都冻得发僵。李佑安也凑过来,把冻得通红的手放在炭火边,小脸上很快泛起红晕。
陆曦走到长桌前,拿起最上面的一册书翻看 —— 是《北境农事录》,里面记着北境的气候、土壤,还有适合种植的庄稼,书页边缘有不少批注,用的是朱笔,字迹工整,写着 “此处需增灌溉之法”“麦种可试种南境新品种”。他心里一动,今年会试新增了 “实务策论”,若是考农事,这些内容说不定能用上,便忍不住多翻了几页。
“哥,你看啥呢?” 陆明羽凑过来,见是农事录,撇了撇嘴,“我最烦这些了,算学还没弄明白,又来农事,这会试可真难。”
陆曦合上书,放回桌上,笑着说:“难才好,难才能分出高低。你忘了贺大人说的?实务策论要结合民生,这些农事就是民生的根本,多看看没坏处。”
“可我记不住啊。” 陆明羽挠了挠头,坐在椅子上,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 —— 是他用来记考点的,纸页都快翻烂了,“你看,算学的税率公式我记了三遍,还是会混;义理的‘仙凡共治’,我也只懂个皮毛,真要是考了,肯定得不了几分。”
李佑安听了,放下烤火的手,认真道:“明羽哥,我帮你抄考点吧,我写字快,把这些农事录里的重点抄下来,你路上看。”
陆明羽笑了,揉了揉李佑安的头:“还是你懂事,不像你哥,就知道说我。”
陆曦没反驳,只是走到窗边,撩开窗帘往外看。夜色里的皇宫静悄悄的,只有远处御书房的方向还亮着灯,橘色的光透过窗纸,在夜色里显得格外醒目。他心里琢磨着,摄政亲王是朝廷重臣,肯定很忙,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见到。要是等太久,回去就没时间整理考点了,魏庆远他们还等着一起对北境流民的案例呢 —— 哦,不对,王乾说不让提魏庆远,便赶紧把这念头压下去。
“哥,你说王爷会不会忘了我们啊?” 陆明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点焦虑,“这都等了快半个时辰了,要是一直等下去,咱们今晚还能回客栈吗?”
陆曦转过身,走到他身边坐下:“不会忘的,素王妃特意安排的,王爷肯定知道我们来。再等等,说不定这会儿议事快结束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也别着急,正好趁这工夫,咱们再对对策论的思路。要是考农事,你就结合咱们村里的情况说 —— 比如咱们村去年种了新的麦种,收成比往年多了两成,要是北境也推广,就能解决流民的吃饭问题,这样写就实在。”
陆明羽点点头,掏出小本子记下来:“对哦,我怎么没想到?咱们村的事我最熟了,这样写肯定不会空泛。”
李佑安也凑过来,指着桌上的《北境农事录》说:“曦哥,这里写北境冬天冷,庄稼长不好,咱们村冬天会给麦子盖草席,是不是也能写进去?”
“当然能。” 陆曦笑着点头,“佑安这个主意好,实务策论就需要这种具体的法子,不是光说大道理。”
三人就着炭火的光,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了备考的事。陆明羽说着自己算学的难点,比如税率计算总是分不清 “农税” 和 “商税” 的区别;陆曦就帮他梳理,说 “农税看收成,商税看利润,记清楚这两点就不会混”;李佑安则在一旁记笔记,把重点都抄在小本子上,偶尔还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 “流民可以去开垦荒地,官府给种子,这样既解决了流民安置,又增加了耕地”。
聊得入神,不知不觉又过了半个时辰。炭盆里的木柴烧得 “噼啪” 响,偶尔有火星溅出来,落在炭盆边的青砖上,很快就灭了。陆明羽看了看窗外,夜色还是那么浓,忍不住又叹道:“怎么还没来啊?再等下去,天都要亮了。”
陆曦也有些着急,却还是安慰道:“再等等,说不定快了。你看御书房的灯还亮着,王爷肯定还在忙,咱们别催。” 他心里却在想别的 —— 刚才在王府,素王妃说 “王爷在皇宫忙”,现在看来,确实忙得很。只是一封普通的信,为什么非要深夜送来?李炎在信里到底写了什么,让素王妃这么重视?
还有陆明羽 —— 从王府到皇宫,秦管家、素王妃,甚至宫门前的卫兵,看陆明羽的眼神都透着点奇怪。陆明羽自己没察觉,可陆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知道陆明羽的身世 —— 陆明羽的爹娘在他小时候就没了,是跟着陆曦的爹娘长大的,从来没提过有什么亲戚在京城。可这些人的眼神,像是认识陆明羽,又像是在隐瞒什么。难道陆明羽的身世,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地方?
正想着,突然听到殿外传来脚步声,还有侍从的通报声:“亲王到 ——”
陆曦三人连忙站起来,心里都有些紧张。陆明羽下意识地把小本子揣进怀里,李佑安也站得笔直,眼睛盯着门口。殿门被推开,一个身穿藏青色亲王朝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衣摆上绣着金线祥云纹,腰间系着玉带,玉带上挂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他身材高大,面容方正,颌下留着短须,眼神锐利却不威严,反而透着股温和的气息,正是摄政亲王。
“草民陆曦、陆明羽、李佑安,见过王爷。” 三人连忙躬身行礼,声音都有些发紧 ——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官,心里难免有些怯。
摄政亲王摆了摆手,声音沉稳得像冬日里的暖阳:“免礼,都坐吧。外面冷,在殿里待了这么久,冻着了吧?”
三人谢过,小心翼翼地坐下。陆明羽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李佑安也低着头,不敢看亲王。只有陆曦稍微镇定些,抬起头,看着亲王,轻声道:“多谢王爷挂心,殿里有炭火,不冷。”
摄政亲王走到长桌前坐下,目光扫过桌上的《北境农事录》,又看向陆曦,笑道:“看来你们在这儿也没闲着,还在看农事的书?是为了会试做准备?”
“是。” 陆曦点头,“今年会试新增了实务策论,我们想着多看看农事、民生的内容,考试时能答得实在些。”
“想法不错。” 摄政亲王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实务策论就该这样,不做空泛的文章,要结合实际。你们来自乡下,见过农家的苦,知道百姓的需求,这就是你们的优势,要好好把握。”
陆曦连忙道谢:“多谢王爷指点,草民记住了。”
摄政亲王又看向陆明羽,笑着问:“你就是陆明羽?听李炎说,你家里开着布匹店?生意怎么样?”
陆明羽没想到王爷会问自己,愣了一下,才连忙回答:“回王爷,生意还行,就是乡下百姓大多自己纺线织布,买布的少些。不过今年官府给贫困户发了布票,不少人来店里扯布做棉衣。”
“嗯,这样就好。” 摄政亲王点点头,没再多问,转而对陆曦道,“李炎托你们送的信呢?拿来我看看。”
陆曦连忙从怀里掏出信,双手递了过去。摄政亲王接过信,拆开来看,殿里静悄悄的,只有炭火的 “噼啪” 声和亲王翻信纸的轻微动静。陆曦三人都屏住呼吸,不敢说话,生怕打扰了亲王。
过了一会儿,摄政亲王把信折好,放在桌上,对陆曦道:“信我看过了,辛苦你们了,这么晚还特意跑一趟。”
“不辛苦,这是草民应该做的。” 陆曦连忙回答。
摄政亲王笑了笑,对门外喊道:“来人。”
一个侍从连忙走进来,躬身道:“王爷。”
“安排三匹马来,送这三位公子回客栈。” 摄政亲王吩咐道,“路上小心些,别让他们冻着。”
“是。” 侍从应了声,转身出去安排。
摄政亲王又看向陆曦三人,温和道:“时间不早了,你们也该回去休息了,明天还要备考。会试虽难,但只要你们用心,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定能有好结果。”
“多谢王爷吉言,草民定当尽力。” 陆曦三人连忙起身道谢。
摄政亲王摆了摆手:“去吧,路上注意安全。若是备考遇到什么难处,只要是民生、农事方面的,也可以让人来王府说一声,能帮的,我会帮你们。”
“多谢王爷体恤。” 三人再次道谢,才跟着侍从往外走。
走出偏殿时,夜色依旧浓,宫道上的灯笼却像是比刚才更亮了些。陆明羽小声对陆曦说:“王爷人真好,一点都不凶。”
陆曦点点头,心里却还想着刚才亲王看陆明羽的眼神 —— 那眼神里的温和,似乎比看自己时多了几分不一样的东西,像是关切,又像是别的什么。只是现在没时间细想,侍从已经牵着马来了,三人翻身上马,往皇宫外走去。
马蹄踏过雪路,身后的皇宫渐渐远去,陆曦回头看了一眼那道朱红宫墙,心里的疑问依旧在 —— 那封信里到底写了什么?陆明羽的身世又藏着什么秘密?这些答案,或许要等会试结束后,才能慢慢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