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砂遗楼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第922章 应对复杂时空异常的策略制定

时空监测网络运行半年后,一场前所未有的复杂时空异常突然爆发——数据处理中心的警报声急促响起,主控屏幕上,1938年与1967连时空交界的“黑石山区域”出现大片红色预警区,监测数据显示该区域的时空能量频率在19.5赫兹与22.3赫兹之间剧烈波动,且出现“双重时空信号”,初步判断为时空重叠现象。江浅看着屏幕上相互交织的时空轨迹图,脸色凝重:“这是我们首次遇到跨时空重叠异常,两个时空的场景交织,一旦失控,可能引发大范围时空紊乱,必须立刻召集全员制定应对策略!”

十分钟后,各时空团队的核心成员通过时空通讯器齐聚虚拟会议大厅。1938年的陆峥团队率先汇报现场情况:“黑石山区域原本是战场遗迹的边缘地带,今早巡逻队员发现,那里的战壕突然与一片1967年的工厂厂房重叠——士兵们看到厂房的机器在战壕里运转,而1967年的工人则看到战壕里的士兵在厂房内走动,双方都陷入恐慌,已有两名工人因误入重叠区域导致短暂意识混乱。”

1967年的苏蔓团队则补充了监测数据:“我们的卫星监测显示,重叠区域以每小时1公里的速度扩大,目前已覆盖2平方公里范围。重叠区域内的时空能量极不稳定,时砂脉冲信号出现‘双频共振’,常规的能量调节方法可能无法起效。”

会议陷入短暂的沉默,所有人都在思考应对之策。老林突然开口:“1913年的巫葬文献中记载过‘时空交叠’的现象,古人会通过‘地脉锚定仪式’,用青铜符牌与祭祀贡品稳定地脉能量,将交叠的时空‘分离’。或许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古老仪式,结合现代技术使用。”

苏蔓立刻响应:“这个思路可行!但需要先精准确定重叠区域的地脉节点位置,否则仪式无法精准作用。1967年的时空定位技术可以派上用场——我们研发的‘时空坐标扫描仪’,能通过捕捉不同时空的能量特征,绘制出重叠区域的三维坐标图,确定地脉节点的准确位置。”

江浅结合两人的想法,提出初步策略框架:“第一步,由1967年团队使用时空坐标扫描仪,在2小时内完成重叠区域的定位,确定地脉核心节点与重叠边界;第二步,1938年团队负责疏散重叠区域及周边的人员,设置多层警戒带,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第三步,1913年的守护者团队携带青铜符牌、祭祀贡品前往地脉核心节点,举行地脉锚定仪式,稳定能量;第四步,1967年团队同步启动时砂能量增幅装置,向仪式区域注入稳定能量,增强仪式效果;全程由现代团队实时监测能量变化,根据数据调整策略。”

为确保策略可行,各团队针对细节展开讨论。陆峥提出:“疏散工作难度较大,1938年的士兵与1967年的工人语言习惯不同,需要配备双语联络员,同时要向双方解释清楚异常情况,避免引发更大恐慌。”苏蔓则补充:“时空坐标扫描仪需要在重叠区域边缘操作,那里的能量波动可能影响设备精度,我们会在扫描仪上加装‘双频滤波模块’,过滤干扰信号,确保定位auracy达到98%以上。”

老林还详细说明了地脉锚定仪式的要求:“仪式需要在地脉核心节点摆放3块青铜符牌,呈三角形分布,中间放置用谷物、丝绸制成的贡品,由守护者念诵锚定口诀,念诵过程中需持续向符牌注入时砂能量,直到符牌发出‘三光共振’(蓝、红、金三色光芒),代表地脉能量稳定,时空开始分离。”

会议结束后,各团队立刻行动。1967年的苏蔓团队带着时空坐标扫描仪,通过时空穿梭装置抵达黑石山区域边缘。工程师们迅速搭建设备,启动双频滤波模块,扫描仪的屏幕上很快出现重叠区域的三维图像——红色代表1938年时空,蓝色代表1967年时空,两者交织的区域呈现紫色,地脉核心节点则以黄色亮点标注在图像中央,位于黑石山山顶的一块巨石下。“定位完成!核心节点坐标(x:38.25,y:116.78,z:521),重叠边界已标记,共发现3个次级地脉节点,需在仪式中同步锚定。”苏蔓通过通讯器向各团队通报结果。

1938年的陆峥团队则分为两组:一组由赵刚带领,疏散1938年一侧的士兵与村民,用扩音喇叭向大家解释:“目前出现的异常是时空正常波动,我们正在采取措施处理,大家只需配合疏散到安全区域,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另一组由孙磊带领,与1967年的工厂管理人员对接,协助疏散工人,在工厂与战壕之间设置由石砂能量构成的“隐形屏障”,防止双方误入重叠区域。

与此同时,老林与陈曦带着10块青铜符牌、祭祀贡品,以及50克时砂,赶往黑石山山顶的地脉核心节点。山路崎岖,且部分路段已出现轻微重叠——他们在路上看到1967炼工厂的管道从山体中穿过,还听到远处传来1967年的机器轰鸣声。“加快速度!重叠区域还在扩大,我们必须在1小时内赶到核心节点。”老林手持青铜符牌,符牌的震动越来越强烈,指引着他们向核心节点靠近。

当老林团队抵达山顶巨石下时,1967年的苏蔓团队也已带着时砂能量增幅装置赶到。工程师们将3台增幅装置围绕巨石摆放,与老林的青铜符牌形成呼应。“仪式准备开始!增幅装置能量强度设定为15单位,同步注入核心节点。”苏蔓向老林点头示意。

老林将3块青铜符牌按三角形摆放在巨石前,中间放上谷物与丝绸贡品,然后取出时砂,均匀撒在符牌周围。他深吸一口气,双手结印,开始念诵锚定口诀:“地脉为根,时空为脉,以符为引,以砂为定,归位——”随着口诀的念诵,青铜符牌开始泛出淡蓝色光芒,时砂也释放出柔和的能量,融入符牌之中。

苏蔓立刻启动增幅装置,3道能量光束精准注入符牌,符牌的光芒瞬间增强,从蓝色逐渐变为红色。老林继续念诵口诀,声音越来越洪亮:“双时交叠,以锚分离,地脉稳固,时空归序——”当口诀念完最后一句时,符牌突然发出金色光芒,蓝、红、金三色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能量光柱,直冲云霄。

现代团队的监测屏幕上,重叠区域的能量频率开始从混乱的双频波动,逐渐向12.3赫兹的正常频率靠近,红色预警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15分钟后,监测数据显示时空重叠现象完全消失,黑石山区域的时空能量恢复稳定。

此时,黑石山山顶的光柱渐渐散去,青铜符牌的光芒恢复柔和,巨石周围的重叠景象已完全消失——1938年的战壕与1967年的工厂各自回到原本的时空,不再交织。老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欣慰地说:“成功了!地脉能量已稳定,时空分离完成。”

苏蔓团队的工程师检查监测数据后,补充道:“为防止异常再次发生,我们会在核心节点周边安装3台‘时空稳定器’,持续释放时砂能量,同时加强该区域的卫星监测,一旦出现能量波动,立刻预警。”

后续的复盘会议上,江浅总结道:“这次应对复杂时空异常的成功,证明了‘古老智慧+现代技术’结合的有效性。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整理各时空的历史文献与技术成果,建立‘复杂异常应对知识库’,为应对更多未知异常做好准备。”

夕阳下,黑石山区域的警戒带逐渐拆除,1938年的士兵与1967年的工人回到各自的工作生活中,只有山顶的时空稳定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默默守护着这片刚恢复平静的土地。守护团队的成员们看着恢复正常的时空,心中更加坚定——无论遇到何种复杂异常,只要各时空团队携手,融合智慧与技术,就一定能守护好每一个时空的稳定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