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砂遗楼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第935章 能量核心的研究与保护措施制定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抵达钟楼底部,江浅就带着科研团队和几位钟楼守护者来到了通往能量核心的洞口前。昨日发现能量核心的兴奋尚未褪去,今日的他们更多了几分严谨与专注——确定能量核心位置只是第一步,深入研究其特性、制定周全的保护措施,才能真正守护好这座时空稳定器的“心脏”。

“在进入地下空间前,我再强调一次纪律。”江浅站在洞口边,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科研人员负责记录数据、分析晶体特性,严禁直接触碰能量核心;守护者负责现场安全,密切关注周围环境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程序。所有人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受到能量辐射的影响。”

众人齐声应下,依次穿戴好特制的防护服和防护面罩,拿着设备有序进入洞口。沿着熟悉的阶梯向下走,墙壁上发光矿石的蓝光愈发明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能量波动,让人既紧张又期待。抵达地下空间后,那个悬浮在中央的淡蓝色球体依旧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表面银色纹路缓缓流动,仿佛在向众人展示着它的神秘。

“先从晶体成分分析开始。”江浅对负责材料研究的张教授说,“用激光采样仪提取微量晶体粉末,注意控制激光强度,不能对能量核心造成任何损伤。”

张教授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激光采样仪对准能量核心。一道微弱的红色激光从仪器中射出,落在晶体表面,瞬间提取出一丝几乎看不见的粉末。粉末被吸入仪器后,屏幕上很快显示出成分分析结果。张教授盯着屏幕,眼神逐渐变得震惊:“这……这太不可思议了!这个晶体的成分中,除了我们之前发现的未知金属元素,还含有一种从未在地球上发现过的晶体结构,这种结构能够自发吸收并转化能量,而且转化效率高达百分之百,完全没有能量损耗!”

江浅凑到屏幕前,仔细查看分析数据:“也就是说,这个晶体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能量转换器?它能将从地下获取的能量,毫无损耗地转化为时空能量,为钟楼提供动力?”

“不仅如此。”张教授继续说道,“这种晶体结构还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我们在实验室模拟晶体受损情况时发现,只要有能量供给,受损的晶体结构就能在短时间内自动恢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能量核心能运行数百年而不出现故障——它拥有强大的自我维护能力。”

负责能量研究的刘博士这时已经打开了时空能量分析仪,仪器屏幕上显示着能量核心释放能量的实时数据。“江老师,能量核心释放的时空能量非常稳定,频率始终保持在432赫兹,这与我们之前检测到的钟楼时空稳定频率完全一致。而且能量输出功率恒定,不会因为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波动,这种稳定性是我们目前的技术完全无法达到的。”

江浅走到能量核心附近,感受着周围温和的能量波动,若有所思地说:“这种稳定的能量输出,是钟楼能够精准调节时空秩序的关键。如果能量出现波动,不仅会影响时空稳定功能,还可能导致防御法阵失效。所以,我们在研究的同时,必须尽快制定保护措施,确保能量核心不受任何外界干扰。”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围绕保护措施展开讨论。守护者队长老陈率先开口:“从安全角度出发,首先要在地下空间设置物理防护屏障。可以用高强度合金制作一个透明防护罩,将能量核心和基座完全罩住,防护罩上安装指纹和虹膜识别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开启。同时,在防护罩周围安装红外感应装置,一旦有未授权人员靠近,立即触发警报。”

“这个建议很有必要。”江浅赞同道,“物理防护是基础,但仅仅有物理屏障还不够。能量核心本身蕴含着强大的时空能量,如果有人试图用能量武器攻击,物理屏障可能无法完全抵御。我们还需要设置能量护盾,利用钟楼自身的防御法阵技术,在物理屏障外再形成一层能量防护层。”

周明远这时补充道:“能量护盾的技术可以借鉴防御法阵的原理。我们可以在地下空间的墙壁上,重新激活之前发现的防御符号,通过能量传输通道连接到能量核心,利用能量核心的部分能量生成护盾。这样既不需要额外的能量供给,又能与钟楼的防御系统形成联动,一旦有攻击发生,护盾和地面防御法阵能同时启动,形成多重保护。”

小林立刻拿出设计图纸,根据众人的建议绘制防护装置的初步方案:“我会在图纸上标注出防护罩的尺寸、能量护盾的覆盖范围,以及红外感应装置和警报系统的安装位置。另外,还需要在地下空间入口处设置多重门禁,除了指纹和虹膜识别,还要增加密码验证,确保只有核心团队成员才能进入。”

“除了设备防护,人员值守也至关重要。”老陈继续说道,“我建议安排守护者团队24小时日夜值守,分为三班,每班两人,一组在地下空间入口处值守,另一组在钟楼地面巡逻,密切关注周围动静。同时,在地下空间和钟楼周围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监控数据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方便我们随时查看。”

江浅对老陈的建议表示认可:“人员值守和设备监控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另外,我们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万一出现防护装置故障或有人入侵的情况,要能在最短时间内采取应对措施。比如,预设能量护盾的紧急增强程序,一旦遭遇强攻击,能瞬间提升护盾强度;安排应急小组随时待命,接到警报后十分钟内必须抵达现场。”

刘博士这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能量核心需要从地下获取能量,如果有人破坏能量核心下方的能量通道,会不会影响能量供给?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地下通道也进行探测和保护?”

江浅眼前一亮:“你提醒得很重要!之前的探测显示,能量核心基座下方有一条延伸到地下未知区域的通道,那很可能就是能量获取的关键通道。我们需要用1967年的探测设备对这条通道进行详细扫描,确定通道的走向和长度,然后在通道入口处设置防护装置,防止有人破坏。同时,定期对通道进行检测,确保能量传输畅通无阻。”

经过一整天的讨论,保护措施的框架逐渐清晰:以物理防护屏障和能量护盾为核心,配合红外感应、高清监控、多重门禁等设备防护,再加上24小时人员值守和应急预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体系。科研团队则继续留在地下空间,对能量核心的晶体结构和能量传输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后续的维护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夕阳西下时,江浅带着众人走出洞口,看着重新盖好的石板,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拿出手机,拨通了文物保护部门的电话,申请专项经费用于保护装置的制作和安装。“能量核心是钟楼的心脏,也是守护时空秩序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它,让它继续为这片土地保驾护航。”江浅对身边的人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接下来的几天里,团队各司其职,科研人员继续深入研究能量核心的特性,守护者们则开始清理地下空间,为防护装置的安装做准备。制作防护罩的高强度合金、激活能量护盾所需的设备陆续运到,施工人员在专业指导下,小心翼翼地进行安装。当透明的防护罩将能量核心罩住,墙壁上的符号重新亮起,形成一层淡蓝色的能量护盾时,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今天起,能量核心的保护体系正式启动。”江浅站在地下空间,看着运行正常的防护装置,对众人说,“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后续还要定期对防护装置和能量核心进行检测和维护,不断完善保护措施。只有持之以恒地守护,才能确保能量核心永远安全,钟楼永远稳定。”

夜色渐深,地下空间的防护装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与能量核心的光芒交相辉映。江浅和团队成员缓缓走出洞口,值守的守护者已经到位,开始了第一班值守。月光下,钟楼静静矗立,地下深处的能量核心在多重保护下,依旧稳定地释放着时空能量,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时空秩序,而江浅和她的团队,也将继续坚守在守护的岗位上,书写着与钟楼、与时空守护相关的新故事。